别再用癌症性格伤害癌症病人了!癌症跟性格无半毛钱关系

文 / 家庭医生在线
2018-10-17 19:15

即使不久前,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因为在肿瘤免疫领域做出的贡献,荣获 2018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目前万病之王癌症仍无法被治愈,在医学无法战胜疾病的情况下,部分懂得“自省”的国人开始企图在自己身上找“病因”,并且结论是:

大部位分的性格“不好”的人罹患癌症的概率高,并且还研发了“精神癌症治疗法”并扬言用此疗法可以战胜癌症。对此,小圈只能说:很好,诺贝尔奖应该给你。

“癌症性格”存在吗?

目前为止,癌症的主要诱因有3种

1、感染。例如:肝癌-肝炎病毒;胃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宫颈癌-HPV病毒。

2、基因。部分的癌症具有遗传性,比如BRCA1和BRCA2基因(最重要的两个乳腺肿瘤抑制基因)突变是乳腺癌的分子基础,具有很高的“母女相传”倾向.

3、精神情绪问题。精神长期压抑、焦虑会导致神经、体液、内分泌、免疫调节系统出现异常,极易导致内环境紊乱,最终引发癌症等疾。

其中,精神情绪问题并不是所谓的“性格问题”,一个人的情绪是不断根据外界所发生的事不断变化的。

癌症性格不应被夸大

如果有一天,你跑到一名癌症患者面前说:你知道癌症性格吗?性格不好的人患癌率激增。那么你的下场可能会特别惨。

在癌症患者面前谈论“癌症性格”是对患者莫大的伤害,会给癌症患者带来罪恶感,误认为是自己性格差、没有爱才得癌。癌症患者也就更没必要为了改变个性。因此,小圈明确的告诉每一位癌症患者及其家人: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得了癌症与人的个性有关系,治疗癌症的预后,也与你的个性无关,癌症并不是你应得的。

要不要告诉癌症患者真相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个问题:当亲人得了癌症,是否要告诉他/她?

很多人癌症患者家属,在得知亲人得了癌症后的第一反应是隐瞒,担心病人接受不了结果反而简短寿命,而医生一般情况下在发现疑似癌症的病例时不会直接告知患者本人,而是要求先和家属沟通,骤然得知噩耗的家属根本没有正常思考的能力,往往第一反应是对患者隐瞒病情。

从某些角度来说,这种做法可以理解,抗癌所需的投入,足以颠覆一个家庭的正常轨迹,需要全体家人共同面对。

然而这又是一种非常残忍的做法,剥夺了患者本人的知情权,让患者无法对自己性命攸关的事情做出选择。关键的是,病人的求生意志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坚强。

对于是否需要在告诉癌症患者其罹患癌症的真相,不能一概论之下定论,而是视病人的状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