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癌症中的“王中王” 多数患者由饮食而得

文 / BTV健康
2018-09-20 16:20
有两种体积小却危害大的“异物”,在您的某个器官中如果待久了,再加上众多危险因素的“雪上加霜”,就可能发生癌变,而且走向的是一种被腹部外科专家们称为癌症“王中王”的癌!这种癌早期症状不明显,生长得极为隐匿,中日友好医院普外科副主任谭海东指出其凶险程度比胰腺癌更甚,五年生存率仅为5%-10%!要想预防它的发生,就要格外警惕两种小“异物”。


胆囊癌为何被称为癌中的王中王?

众所周知,胰腺癌被称作癌王,谭主任则表示,胆囊癌属于癌王中的王中之王,因为它比胰腺癌的预后还糟糕。胆囊癌的五年生存期仅仅在10%以内,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到6倍。


胆结石与胆囊癌的关系

第一类容易诱发胆囊癌的“异物”,就是人群发生率几乎达十分之一的胆结石。中日友好医院普外科副主任谭海东介绍,胆囊结石病程长,结石容易掉入胆管,引发胆管结石。同时,胆囊结石病程长诱发胆囊癌变的几率也会变高。

谭主任告诉我们,胆结石是否容易癌变,主要与位置有关,胆囊壁上的结石往往比较危险,泥沙样结石更容易脱落。胆囊内的结石如果超过三公分,无论性质如何,癌变几率也将增大九倍!

1、胆结石是怎么长出来的?

胆囊内储存了人体每天分泌合成的胆汁,胆汁在里面进行储存和浓缩,由于胆汁在胆囊里进行浓缩,在某种因素下面胆固醇的成分过饱和,就容易析出而形成结晶。形成结晶以后逐渐像积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形成胆固醇结石。

胆色素如果与胆固醇和卵磷脂之间的平衡关系被打破,胆色素也可以游离出来和钙离子结合,而形成胆色素结石。两种结石在胆囊里都有可能产生,也可能产生两者的混合结石。

2、不同位置的胆结石危害不同

结石堵在胆囊口会形成胆囊炎、胆绞痛,进入胆管会引起胆管梗阻。

急性胆囊炎症状:右上腹进食油腻或饱餐后绞疼。胆绞痛疼的时候伴随肩背部放射痛,有时候会伴随恶心、呕吐、发热的消化道症状。

胆管梗阻容易引起胆管炎,会出现黄疸。严重的感染还会出现比胆囊炎更严重的高热或寒战。由于胆管的开口和胰腺的开口是汇合的,胆管结石也会引起胰腺开口的堵塞,引起更严重的胰腺炎。


胆囊息肉有真假两种

第二类会诱发胆囊癌变的“异物”是胆囊息肉。专家指出,胆囊息肉大多时候是没有症状的,更容易被大家忽略,一部分胆囊息肉的癌变率是非常高的。

不过专家表示,胆囊息肉有两种,一种为胆固醇息肉,不是真正的息肉,是胆固醇附着在胆囊上的结晶,是息肉样的改变,为假性息肉,这种息肉一般不会癌变。

另外一种真正的息肉是指腺瘤,这种腺瘤若超过一公分,癌变率可达到30%。


铲除胆囊癌变的方法

1、手术摘除胆囊

谭主任称,第一种方法就是进行手术摘除胆囊。胆囊是人体的消化器官,是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地方,如果被摘除,在进食脂肪类食物时,胆汁就会不足,因不消化引起脂肪腹泻。对人身体有一定的影响。

不过专家表示,人体是个奇妙的器官,胆囊被摘除后,肝脏会自动调节其分泌胆汁的节奏,同时胆管也会增宽,起到一部分储存胆汁的代偿作用。胆囊摘除后一部分患者会过渡到一个正常的生活状态。

2、饮食

专家指出,胆囊结石形成的因素里面,最主要的是饮食相关的问题。过多脂肪类食物的摄入,会引起胆固醇过多的摄入,诱发胆固醇过饱和而产生胆囊结石。

同样,躺着吃东西,影响胆汁的排泌。胆汁最主要的功能是溶解胆固醇的,如果胆汁不能正常工作,容易导致胆固醇不被很好的溶解和降解,而导致胆结石的产生。

长期不吃早晨,爱吃偏辣的刺激性食物,加之饭后久坐,消化功能一旦紊乱,肠道菌群失调,这种细菌的感染也是引起胆色素结石的相关原因。

因此,预防胆结石,一定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编辑:京视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