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这两种成分的感冒药千万别乱吃,真的会死人!这个错误你也犯过~

文 / 江苏省中医院杏林省中
2018-09-12 18:20

良药苦口利于病,这是很多人的共识。特别是对于感冒这种“小毛病”,很多人“久病成医”,习惯于自己买药自己治。

可是感冒药真的这么“安全”吗!?

南京27岁的研究生小张(化名),近期一次感冒自行购买了几种感冒药服用,结果竟然导致肌肉溶解、凝血功能障碍、多器官衰竭...

两家三甲医院,数十名医护人员,动用了最先进的措施和设备,依然没能挽救回他的生命,从入院到去世仅7天。

小张的故事不是个例,这样的悲剧时有发生!“感冒”应该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疾病了,然而如此常见的小病,却经常有人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究其主要原因就是擅自滥用感冒药!

含有这两种成分的感冒药别乱吃

0 1

镇咳药——可待因!

可待因是一种作用于中枢的镇咳成分,相较于其他镇咳成分,它临床疗效更好,所以经常用于不明原因的顽固性咳嗽、肺癌引发的咳嗽。

9月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禁止18岁以下青少年使用含可待因的感冒药药品。

此前,可待因的感冒药禁用于12岁以下儿童,而此次修改将年龄限制提高到了18岁。

为什么含可待因的药物儿童不能用

这是因为,可待因是一种“鸦片类药物”,有些成年人甚至因此大量购买止咳药物,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就更大。

另外,可待因还可能导致极度嗜睡、呼吸抑制、意识混乱等不良反应,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并且,未成年人的咳嗽大多是由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等原因导致的,顽固性的咳嗽比较少见,因此儿科临床上很少给儿童使用含可待因的止咳药物。

哪些常用药物含有可待因?

如果家长经常自行购药,请务必在购买时仔细查看说明书,一般含有可待因的药物都会明确标注。

但有些药物标注的是罂粟壳、复方樟脑酊等成分,这里面也可能含有可待因或类似成分。

0 2

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也称扑热息痛,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认为,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可能导致严重的肝脏损害,甚至导致肝功能衰竭乃至死亡。

一般来说,成人一次摄入的对乙酰氨基酚不应超过500mg,两次用药间隔时间不宜低于6小时,每日摄入最大量不应超过2000mg,用于解热不应超过3天。

感冒药千万别加量

在治疗感冒这件事上,很多人都尝试过“加量服用”甚至是“多药并服”,这真是大错特错。

要知道,多吃点饭可以长得好,多吃点药可不会好的快!因为,市面上的感冒药,80%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

以常见的“感冒灵颗粒”为例,一袋含对乙酰氨基酚200mg。如果一次冲3-4包,一天吃3次,很容易就超过每日相对安全摄入量了。

另外,若是多种药混着吃,很有可能会超量用药,严重的话可以导致肝肾功能受损,甚至危及造血系统!

消炎药,不一定有效!

感冒嗓子发炎了?吃点阿莫西林吧,消炎的。咳嗽不止?吃点头孢吧,消炎的。在中国,大多数人可能都是这样处理感冒的。

炎症本身并不是坏事,它是人体的免疫系统为了清除外来有害刺激或病原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

大多数的消炎药,它只针对细菌或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引起的炎症才有效。

而感冒初期多数是病毒感染,使用这些消炎药基本没有效果,反而有害健康。

生病吃药,这逻辑没毛病,可生病了乱吃药,吃错药就问题了!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大家谨记以上注意事项,避开吃药误区!

END

转载:养生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