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来袭,夜宵还会远吗?深夜宵夜有秘诀,专家支招拯救怕胖的你!

文 / 健康北京mp
2017-07-04 17:42

近日,各地气温开足马力,都卯足劲儿地往上升~

这不,北京市气象台于16日发布了高温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几天大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将达35℃以上。今天,气温更是攀升达36℃,只想静静......

有小伙伴觉得高温的夜晚携三五好友坐在路边大排档,放肆吃肉、撸串、喝啤酒很爽。

可你知道吗?网上关于“吃夜宵会引发糖尿病、胃癌”的说法层出不穷。同时,减肥的朋友也哭诉宵夜就是恶魔般的存在,让脂肪囤积、体重上身......

吃宵夜的后果有多大?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告诉你答案!

吃夜宵会记忆力下降?夜间进食会影响代谢

范志红指出,人的代谢过程很大程度上受到生物钟的调控。

比如肌肉的氧化代谢在进入夜晚后开始升高,脂肪组织的脂质分解代谢和瘦素分泌也开始增加,深夜时肝脏的糖异生、肝糖分解以及胰脏的胰高血糖素的分泌等过程开始活跃等。

由此,不难想象,当人体节律受到扰乱后,人的代谢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夜间进食影响睡眠的稳定性,而长期睡眠不好会影响记忆力。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夜间进食有损记忆力”有一定道理。

吃夜宵真的会导致胃癌吗?

微信朋友圈里流行一种说法:“经常在夜间进餐,会使胃黏膜得不到及时修复,甚至破坏胃黏膜。饮食不规律、经常吃夜宵的人患胃癌的概率要比不吃夜宵的人高四成左右。”

范志红表示在一些个例中“常吃夜宵”和“胃癌”先后出现,但这不能说明它们之间存在联系。

因为黏膜细胞更新换代的过程是持续进行的,并没有研究发现它与昼夜节律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流言中提到的胃黏膜要等到夜间休息时才能修复、夜间进食会阻碍修复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吃夜宵可能导致结石!

范志红认为人体的排钙高峰期在进餐后的4~5小时,若吃宵夜,当排钙高峰期到来时,人已上床入睡,尿液会滞留在输尿管、膀胱、尿道中,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使尿液中的钙不断增加,容易沉积下来形成晶体,久而久之就会逐渐扩大形成结石。

宵夜时间:最好不超过23点

人是一种有日节律的高级动物,每晚的睡眠时间主要是能量的转化,和对大脑的功能进行调整。

人体的胃除了消化外,还需要一两个小时进行扫除工作,很多人之所以吃完夜宵后第二天有消化不良的肿胀感,就是因为没有做好扫除工作的结果。

因此,如果你第二天会睡到早上8点,就往前推7小时的消化时间外加2小时的清除工作,所以吃宵夜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3点。

夜间进食如果过多,会使过多的营养物质充分吸收,使能量的消耗减少。经常处于此种情况下,就会逐渐产生肥胖。

晚上饿了应该吃些啥?

专家提醒夜间进食的原则是:不喝酒,吃低热量、易消化的食物

综合来说,建议吃宵夜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也可补充一些蛋白质、维生素等。可以选择粗粮制作的主食(玉米、土豆等)、无油或少油的蔬菜(煮毛豆、拌西红柿等),还有酸奶、豆浆、水果等。

最后需注意的是:进食量不宜多,吃完不要立刻睡觉。一般来说,消化一餐需要4个小时,建议最晚在睡前2小时进食完毕,以免增加身体负担。

采写:Chelsea

编辑:lynne、Chel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