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 |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为大肠癌高发人群

文 / 厚朴方舟出国看病
2017-07-04 17:42

近20年来,结直肠癌在我国大成城市居民人群中发病率明显上升。在发病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常常没有什么不适感,就诊时多数病变已至中晚期,手术、化疗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生理、心理创伤。

遗憾的是,结直肠癌病的病因并不明确。那我们老百姓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高发人群呢?应该怎么预防结直肠癌呢?

年龄与性别

根据已有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据,年轻的结直肠癌患者中以男性患者为多,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步上升,我国以40~50岁发病率最高,比国外提早10~15岁。“发病早”是我国结直肠癌的一个主要特点。因此,人到中年的男性同胞在这方面要多多留意了。

家族遗传

结直肠癌患者家族成员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3~4倍。因此,仔细了解您家人的病史是评估您患病危险性的重要一环。

日常饮食跟结直肠癌有关系吗?

结直肠癌的危险性与红肉、高胆固醇的摄入关系密切,常吃油炸、烟熏、腌晒及盐渍食品的人群发生结直肠癌风险较高。这是因为油炸、烟熏食品中含有多种杂环类化合物,腌晒及盐渍食品中含有较多的亚硝胺类,它们可诱发肠道黏膜细胞癌变。

哪些病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患有肠息肉、慢性结肠炎、高酯血症、肥胖、糖尿病的患者日后患结直肠癌的危险性比健康人高许多。

精神因素对大肠癌的发生也有重大影响

有资料报道肿瘤的发生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不能自我调节情绪,人际关系差,工作失意,婚姻不和谐,精神长期受压抑等精神紊乱可通过影响机体免疫系统,进而增加肿瘤的发病风险。

应该如何预防呢?

值得您注意的是,多食用蔬菜、水果、谷物和豆类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蔬菜、水果中的纤维素可以使粪便含水量增加,可能能起到稀释结直肠内致癌因子的作用。

补充钙、硒和镁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A、C、E对大肠癌的发生可起到预防作用。这些微量元素可保护肠黏膜,抑制癌细胞的增殖,维生素可使已经有癌变倾向的细胞扭转为正常细胞。

早发现、早诊断大肠癌的重要治疗原则。因此,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朋友们宜积极定期体检,主动自我筛查,把大肠癌“扼杀在摇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