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重磅发布

文 / 医学界肿瘤频道mp
2017-07-04 17:41

CSCO第二个肿瘤临床诊治指南——《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正式与全国临床肿瘤学工作者见面。

来源:CCMTV-临床频道

继《CSCO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2016年发布之后,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第二个肿瘤临床诊治指南——《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发布会于2016年12月18日在上海召开,《指南》正式与全国临床肿瘤学工作者见面。

该《指南》汇集了我国结直肠癌领域众多专家的力量,反映了目前结直肠癌循证医学证据和先进的规范化治疗理念,将对我国结直肠癌规范化治疗起到重要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位列消化道肿瘤的第一位,因此结直肠癌的治疗已经成为我国肿瘤治疗领域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发布会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专家组共同讨论了国内外结直肠癌的诊疗现状。

秦叔逵教授介绍:“此次中国《指南》的发布将有效提高行业内医生对结直肠癌标准化治疗的认识,对规范各地医疗机构医生在结直肠癌标准化治疗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将会进一步提升我国结直肠癌领域的标准化诊疗水平,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肿瘤领域迈进了规范化诊疗的新纪元。”

李进教授指出:“《指南》是由国内结直肠肿瘤领域专家切实基于我国结直肠癌领域诊疗现状与患者治疗过程中实际需求,结合各地区结直肠癌发病情况及多年临床诊疗经验联合撰写,给国内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提供了更具价值的指导意见。”

张苏展教授介绍:“标准化诊疗方案和MDT联动一直是国际肿瘤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也就是说,在标准化辅助治疗同时,应采用MDT多学科会诊方式,对不同患者制定针对性治疗评估是否可进除转移灶行切。”

沈琳教授指出:“标准化诊疗方案和MDT联动一直是国际肿瘤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我们在《指南》中将MDT模式放在推荐的重要位置。我们认为,在患者就医的过程中,始终要贯彻MDT的理念。”

《指南》共分为五大部分

1、结直肠癌治疗总则

2、结直肠癌的诊断原则

3、结肠癌的治疗原则

4、直肠癌的治疗原则

5、遗传性结直肠癌的筛查和基因诊断原则

每部分内容又分为:基本策略和可选策略。

基本策略是临床上最基本的要求,必须考虑高级证据级别和可及性;可选策略是高级选择,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疗单位的医生可以自主选择。

《指南》工作组成员

组长:李进、张苏展、蔡三军

秘书:陈功、王晰程

专家组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序)(*为执笔人)

陈 功*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

蔡三军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

蔡木炎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

高远红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

来茂德 浙江大学医学院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系

李桂超*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

李 进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内科

李心翔*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

梁后杰 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

南克俊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

任 黎*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

盛伟琪*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

王晰程* 北京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

王 屹*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袁 瑛* 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肿瘤内科

张苏展 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肿瘤外科

章 真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

周爱萍* 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指南》修订工作历程

2016.03.25:北京 –CSCO在北京召开常见癌种指南修订动员大会、传达总体宗旨、要求 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癌症诊疗指南:基本策略、可选策略 –结直肠癌指南工作组成立,召开第一次会议,确定指南基本框架结构、完成编写大纲,明确分工——各章节执笔人、审稿人,制定初稿完成时间

2016.08.25:上海 –第一次指南审稿会,第一稿集体全部审阅,明确格式、要求

2016.09.22:厦门 –第二次指南审稿会

2016.11.12:北京 –第三次指南审稿会,第二稿集体全部审阅,调整框架/不符合稿件重写

2016.12.01:电话视频会议 –第四次指南审稿会,第三稿集体全部审阅,查缺补漏、完善

2016.12.10:交付专业公司校对、编辑、排版

投稿请发邮件至 zl@yxj.org.cn

投稿类型:肿瘤科临床经验,知识总结,医学科普,行医感悟等。

编辑微信y64688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