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联手,为肠造口患者保驾护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造口门诊升级为医护联合门诊

文 / 北大肿瘤医院
2017-07-04 17:41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以手术为核心的综合治疗,仍是结直肠癌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其中约30%~60%的直肠癌患者需要接受永久性肠造口或临时性回肠造口。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因结肠、直肠肿瘤或外伤、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等原因我国肠造口患者总数已经超过100 万,且还在以每年10 万例的速度增长。

随着结直肠癌治疗效果的不断提高,很多肠造口患者能够得到长期生存。而在保留造口期间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造口脱垂、造口息肉、造口旁疝等造口相关的一些并发症。目前造口问题在国内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中心三病区作为全国最早成立的大肠癌诊疗专科,在全国率先推广结直肠癌综合诊治,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作为结直肠癌全程治疗的一部分,肠造口的相关治疗在这里越来越受到重视。2010年,该病区开设了造口门诊,年门诊量达到4000多人。并于2015年10月成立了全国首家造口病房。最近,为了更好的实现肠癌患者的全程管理,病区将造口门诊升级为医护联合门诊,由国际造口师张洁护士长和病区专门负责造口专业的张晓主治医师共同出诊。而他们背后是由武爱文主任领衔的强大的造口诊疗团队。他们的目标上是将造口门诊打造成集造口护理、治疗、随访于一体的一站式平台和窗口,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造口门诊时间:周二、周五下午

医护联合出诊:

张洁,国际造口师(胃肠肿瘤中心三病区护士长)

张晓,主治医师(胃肠肿瘤中心三病区)

诊疗团队介绍:

武爱文,主任医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三病区主任、结直肠专业学术带头人。1997年山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获临床医学学士学位,2002年北京大学医学部肿瘤外科专业博士毕业留院工作至今,2008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博士学位。2010年-2011年先后在美国斯隆凯特琳癌症纪念医院(MSKCC)和日本国立癌中心中央病院访问交流,着重于胃癌、结直肠肿瘤的手术及综合治疗。2013年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和堪萨斯医学中心参观交流。2015年7月担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三病区(原结直肠病区)主任,9月担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造口病区主任。长期从事胃肠道肿瘤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始终坚持工作在临床一线,在胃肠道肿瘤的诊疗具有丰富经验。作为大会秘书长连续承办和即将承办五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和2017年国际胃癌大会。在国内倡导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个体化综合治疗,积极推动保障疗效前提下的保肛及非手术治疗理念。作为主要研究者组织开展多项前瞻性临床及转化研究。作为主要执行人之一组织承担国家五癌筛查、两癌筛查及医院癌症体检中心的建设,也是中国胃肠肿瘤联盟结直肠肿瘤部分负责人。承担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张洁,国际造口师(ET)。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护士长,中华护理学会造口伤口失禁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编写《中国造口护理指南》等专科护理著作,负责北京地区造口探访者项目工作。2000年开始负责造口护理,疑难伤口处理,担任北京癌症康复会阳光俱乐部负责人,2010年开设造口门诊。

张晓,主治医师,就职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三病区。兼任《医学参考报-肿瘤医学频道》特约编辑。在胃肠肿瘤的规范化诊疗及造口相关治疗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关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订阅号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