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疼痛不容忽视,长短痛均有药可止!

文 / jms养生君
2018-08-16 16:16

疼痛,是癌症病人常见的症状。对病人而言,罹患癌症本来就是要花很多心力跟病魔搏斗,还要饱受癌症疼痛带来的生理及心理折磨,无疑是雪上加霜。日本疼痛医学专科医生山田博士表示,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临牀上针对病人癌痛的治疗方案亦愈来愈多,只要病人积极抗病,癌痛亦不是那么令人害怕的。

山田博士指出,癌症病人的癌痛并不罕见,主要是因肿瘤本身对身体组织或器官的破坏,如骨转移之病理性骨折所引起的疼痛;又或是治疗癌症过程中引致的痛症,如化疗引致的神经线损害。例如,末期肺癌病人因肿瘤而令肋骨断裂,一伸展身体便感到疼痛,令他「郁都唔想郁、街都唔想出」,身心俱疲且痛;他的家人亦十分心疼,却甚麽也帮不上忙。

防不胜防的爆发性疼痛癌痛一般可分为持续性疼痛及爆发性疼痛,持续性疼痛一般持续不断,而爆发性疼痛则是指突发的剧痛,而且其痛楚程度比持续性疼痛严重。

相比起持续性疼痛,爆发性疼痛可以让病人防不胜防,而且疼痛程度更可达至巅峰。虽然疼痛位置可以相同,但爆发性疼痛可以是说来就来,虽然持续时间较短,但都足以令病人「痛不欲生」。而为有效控制癌痛的情况,医生会就病源、病人的疼痛感而决定治疗方案。

常见的止痛方案是使用止痛药物,那么控制持续性疼痛及爆发性疼痛的用药有否不同?山田博士表示,基本上医生会用不同药性的药物去控制两种不同的痛症。用来控制持续性疼痛的药效果会较长,但生效时间往往要等半小时至一小时,所以不适合以此来控制爆发性疼痛。

透过黏膜吸收药物要控制爆发性痛楚需要用一些吸收快的药物,目前有一些强力止痛药是透过口腔黏膜或鼻腔黏膜吸收,比较快速发挥药效,但药效较短,较适用作控制爆发性疼痛。

如果止痛药效果不理想,或病人不能承受止痛药的副作用,医生便会使用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利用微创方法,针对引起痛楚的神经,把其熔断。如果病症适合,效果会非常好,而且可持续半年至九个月。

面对癌痛,家人作为照顾者自然会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任何情况下亦应保持平常心,多点和医生商量怎样照顾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