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天坛医院孙胜军: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影像学诊断 | 天坛中枢淋巴瘤专栏第2期

文 / 神外前沿
2018-07-27 09:07

天坛中枢淋巴瘤专栏

第2期 之演讲整理

神外前沿讯,由北京天坛医院血液科主办的2018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治进展多学科论坛于7月7日-8日在京举行。目前,原发性中枢神经淋巴瘤的治疗模式早已发生巨大转变,联合化疗是首选治疗手段,相关内容详见[会议纪要]2018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治进展多学科论坛举行

在本次会议上,北京天坛医院神经放射科孙胜军教授做学术报告《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影像学诊断》 ,发言要点:近十年高度恶性的中枢淋巴瘤呈增长趋势,总体来看中枢淋巴瘤的单发常见,平均发病年龄55岁。不典型的中枢淋巴瘤,要和胶质瘤和肿块脱髓鞘去鉴别,一般要去做病理穿刺。肿块脱髓鞘是鉴别的重点,淋巴瘤成熟阶段容易鉴别,但不成熟时就是不典型的,鉴别难度大。

演讲PPT及要点:(已获发言者审核)

概述

脑原发恶性淋巴瘤发病机制不详,可能来源于网状细胞、小胶质细胞或血管间叶细胞,也有人认为是淋巴细胞浸润脑细胞,总之,认为是肿瘤细胞来源于中胚层组织。

免疫正常与免疫抑制人群中发病率均逐年增加,总体约占颅内原发肿瘤的1-6%。Nuchols等研究发现75%CNS原发淋巴瘤有免疫损害,且检测出EB病毒并与免疫缺陷相关。

回顾约15年前,我院PCNSL影像病例资料,数量较少,而现在几乎每周均有新发淋巴瘤病例,从远程会诊的经验来看,不仅是天坛医院单中心,全国整体的发病率都是有所增加的,和国际文献报道一致。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病理

Bailey于1929年首次报告“血管周围肉瘤”,20世纪70年代Yulie确认为恶性淋巴瘤,Non-Hodgkin,B细胞为主90%以上,T细胞罕见。肿瘤细胞常在Virchow-Robin间隙内聚集,呈多层环状向心性排列,并向脑实质内浸润。原发CNS淋巴瘤细胞弥漫密集,核大,染色颗粒粗。

除了发病率的变化,近十年内,CNS淋巴瘤高度恶性型增加,中度恶性型减少。2016WHO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分类中,大多数均为恶性肿瘤,仅淋巴瘤样肉芽肿这一种被归为生物学行为未确定的分类。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特点

单发常见,男性多于女性,平均年龄55岁,30~40%呈多发,AIDS多发常见,平均年龄31岁。肿瘤可通过自身免疫调节缩小、甚或消失,对皮质类固醇及放疗治疗敏感,但可复发。颅压增高、颅神经症状常见,癫痫、精神错乱、痴呆、乏力、共济失调等也可见,与肿瘤发生部位相关。脑脊液可查出瘤细胞。

CT影像表现

可发生于任何脑叶、室管膜、可累及灰质并侵及脑膜。

· CT扫描呈等或稍高密度肿块影、结节状影,密度均匀,可单发或多发,周围水肿程度轻重不一。CT呈稍高密度是基于淋巴瘤富于细胞成分,肿瘤组织间质成分少,细胞核大、染色质数量多。增强扫描强化明显,是由于BBB破坏、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呈袖套样浸润。

· 位于室管膜病灶可呈匍匐状生长

· 肿瘤可出现坏死囊变

· 脑膜瘤样病灶可累及脑实质、骨板向颅外生长

· 肿瘤内有丰富的网状纤维分布,主要为胶原蛋白,水分少

· 损伤血管内皮紧密连接

· 肿瘤内新生血管少,肿瘤供血血管受压

· CTP检查:rCBF、rCBV降低

MR影像检查

除了常规序列,也有很多功能性检查,值得多加利用,可以更好衡量肿瘤组织病理生理改变,更好地评估肿瘤,进行预测性的诊断,辅助治疗选择。

MR常规检查:T1WI、T2WI、T1WI增强扫描

MR功能检查:观察脑实质内细微解剖结构,脑组织的病理生理改变导致的细胞内、外氢质子含量变化…PWI、DWI、DTI、MRS、SWI、fMRI…

常规MR检查影像表现:

MR检查:等或略低T1WI、等或略低T2WI

DWI呈高信号,ADC值图信号减低:弥散受限

注药后:多呈均匀明显强化,免疫缺陷患者因肿瘤内坏死而环状强化

胼胝体压部肿瘤,打药后呈蝴蝶样强化。

右侧基底节,CT呈稍高密度,MRI示肿瘤周围水肿明显,打药后明显均匀强化。

鞍区淋巴瘤,左下角DWI显示弥散受限。

对于表现不典型的淋巴瘤,不能盲目进行激素冲击治疗,应及时进行穿刺活检。

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除了颅内占位,也存在全身病灶,DWI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不同,弥散不受限且为低信号。

MR功能检查:

MRS:鉴别肿瘤与非肿瘤,原发与转移,评价疗效

DWI+ADC:鉴别肿瘤与非肿瘤,肿瘤分级,评价疗效

DTI:活检引导,功能区手术计划

SWI:鉴别诊断,辅助肿瘤分级

PWI:鉴别肿瘤与非肿瘤,原发与转移,肿瘤分级,疗效评价,假性进展

BOLD:观察神经元活动,手术计划

MRS序列:

提供脑组织的代谢信息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H1、Na23、P13、F9);

NAA(N-acetylaspartate):N-乙酰天冬氨酸盐,神经元为主也包含化合物中存在的物质;

Cho(Choline):脑组织中的总胆碱储存,包括乙酰胆碱、磷酸胆碱、以及卵磷脂膜,与细胞膜代谢相关;

Cr(Creatine/phosphocreatine):肌酸/磷酸肌酸,提供磷酸转化ADP为ATP;

Ml(Myo-inositol):磷酸肌醇,可能是传递激素物质的储存形式;

Lactate/Lip:葡萄糖的终末产物/脂质坏死;

Glutamate谷氨酸盐,Glutamine谷氨酰胺,Glucose;

局限性:代谢物质聚集量低、对磁场的微小变化敏感。

淋巴瘤MRS表现

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中应特别关注NAA、Cho、Lip

Cho升高:与肿瘤细胞增殖细胞膜上磷酸胆碱酯酶升高密切相关

NAA中度降低:与单位体积内神经元减少有关

Lac升高:与肿瘤局部低灌注无氧代谢有关

Lip升高:可能与肿瘤富含脂质及局部小坏死有关

MRS评价指标的准确性:

典型淋巴瘤MRS,Lip峰明显增高;Lip峰诊断淋巴瘤的敏感性略低,但特异性很高,可达95.2%(76.2,99.9)。

DWI序列、ADC值图

DWI序列:检测人体组织中水分子扩散运动(水分子的布朗运动)的一种MR检查技术,水分子弥散程度决定信号强度,弥散受限可通过表观弥散系数(ADC)测量。

ADC(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表观弥散系数:自由水ADC值2.5x10-3mm2/S,正常脑组织ADC值0.7-0.9x10-3mm2/S;脑组织急性病变ADC值多降低,慢性病变ADC值多升高;ADC异常变化波动于0.4x10-3mm2/S至2.5x10-3mm2/S。该值的出现使得弥散受限程度得以量化。文献报道,ADC值越低,PCNSL越易复发,传统化疗药物不敏感。

灌注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需注射对比剂)

DCE(Dynamic Contrast Enhancement)

DSC(Dynamic Suseptibility Contrast Enhancement)

动脉自旋标记(不需注射对比剂)Artery Spin Labeling

DCE灌注参数

近年来,DCE灌注参数逐渐在肿瘤治疗领域引起了大家的重视。Ktrans值高,毛细血管通透性高,药物更容易通过血管间隙。在鉴别诊断和药物代谢上均可应用。

PCNSL鉴别诊断—肿块样脱髓鞘是难点和重点

肿瘤样脱髓鞘病(Tumorfactive Demyelinating Lesions,TDLs)

MRS:TDLs患者β,γ-谷氨酸峰值升高,而在高分化脑肿瘤中却少见;当胆碱/肌酐比值>2.58,胆碱/NAA比值>1.73更倾向于PCNSL。

DWI:PCNSL在DWI上为高信号,增强见中心型强化。TDLs早期可表现为在强化出现前的DWI高信号,随后的影像表现为DWI高信号逐渐减弱,增强扫描上逐渐出现强化病灶。

DTI:Toh等发现与高级别胶质瘤相比,TDLs患者在DTI时病灶中心区的高信号发生率相对较高,病灶周边的高信号发生率相对较低;在病灶周边的增强区和周围水肿带FA值均降低,

另外,临床上的动态观察也非常重要,如果患者通过激素冲击治疗后病情反复或者加重,应警惕PCNSL。

总结

• 神经影像已从单一的解剖图像向融合了形态学、病理、生理、细胞外运动、细胞内代谢及血液动力平衡的综合影像转化,并对诊断-指导临床治疗-评估疗效起着重要作用;

• 淋巴瘤的影像表现与WHO分类一样存在不同的亚型,需要不断积累 ;

• MDT多学科团队合作,可以明显改善诊疗流程,推进实现精准治疗。

演讲者简介

孙胜军,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

研究方向: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

《中国卒中杂志》,《实用放射学杂志》,《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编委;近五年来,参与国家自然基金两项,国家科技部“十二五”重点支撑项目科研工作,作为分课题负责人参与北京市科委重大科研项目一项;以第一负责人在研北京市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一项,首都发展专项基金一项。

近五年来,发表SCI论文10余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

联系我们

天坛中枢淋巴瘤

[演讲]天坛医院刘元波: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化疗与靶向治疗 | 天坛中枢淋巴瘤专栏第1期

相关报道:

[会议日程]北京-2018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治进展多学科论坛

《天坛中枢淋巴瘤专栏》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血液内科与神外前沿新媒体共同采写制作,天坛医院血液内科是国内规模上最大的中枢淋巴瘤诊疗中心之一;转载需注明出处并保障文章的完整性,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