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肿瘤专家的自述:我和肺癌斗了六十年,谁也没输
引言:
·如果癌症是一头狼,那么对于死亡的恐惧就是最锋利的獠牙。
·100年前,癌症之于人类,如无边无际却又无比凶险的混沌世界,医生们手持柳叶刀,却四处茫然;60年前,人类发明了放疗,面对癌症,拥有了长矛;50年前,人类发明了放疗,面对癌症,拥有了手枪;30年前,人类发明了靶向药物,面对癌症,拥有了狙击步枪;如今,人类发明了免疫疗法,面对癌症,拥有了炮弹。
正文:
癌症亮出了它的獠牙,而医生手中,不止有柳叶刀。
廖美琳1957年毕业,成为呼吸科医生,1970年开始研究肺癌至今,和癌症打了一辈子交道,如今已经84岁的她早已满头华发,却依旧精神矍铄,乐观豁达,与癌症的战争不仅未让她现出疲态,反而愈战愈勇。
“在与肺癌做抗争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荆棘、坎坷,但是我们在步履蹒跚中应该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不抛弃不放弃。” 上海胸科医院首席专家廖美琳教授坦言。
她见证了人类与癌症战争中的数次伟大进步。
六十年代:放、化疗
廖美琳刚刚参加工作时,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就是放疗。这种治疗手段最早起始于40年代,主要依靠放射线杀死癌细胞使肿瘤缩小或消失来治疗肿瘤。
放疗的目的是尽最大的努力杀死癌细胞,同时保护正常组织。目前的统计表明,约7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放疗控制,但对于一个具体的患者而言,是否采用放疗则应按照肿瘤的规范化治疗原则、肿瘤的发展期别及患者的身体状况而定。
但这在癌症面前远远不够……
“70年代,所有医生面对癌症总是手足无措。医生跟患者一样痛苦:面对患者,一个劲儿安慰他们要如何乐观,殊不知,除了如此我们别无他法,因为我们的武器太少了。单就化疗药物而言,仅有环磷酰胺和五氟脲酰胺,但因其疗效低,副作用大,患者往往难以完成治疗。
“相比其他,环磷酰胺毒性反应低、效果好,但使用后,患者还是会出现呕吐、掉发症状。而患者白细胞指数一旦降低,我们便会手足无措,”在回忆当时的治疗现状时,廖美琳无奈的摇头,“治疗效果也不理想。所以,当时,无论是患者、患者家属,还是医生,在情绪以及观念上都是悲观的。”
事实也是如此,患者在疑似患癌时,更多的会选择自我躲避,将自己归为异类。在目睹身边人化疗的痛苦时,更会选择排斥、退缩、自暴自弃,甚至等死。
廖美琳清楚的记得,每当有患者来找她,总会面戴口罩,头戴渔夫帽。在他们看来,他们与别人不同,身上被贴有标签。“同事们只要看到戴帽子的患者,鬼鬼祟祟的在诊室外走来走去时,总会打趣道:这是廖美琳的人。”廖美琳教授笑谈道。
八九十年代:多学科治疗
在廖美琳看来,八九十年代的患者明显幸运很多。各种不同作用机理新药的涌现,使肿瘤化疗更为丰富多彩。与此同时,化疗能根治部分肿瘤的概念已被普遍接受,人们不再把化疗看成为晚期癌症的姑息治疗手段,而是当作进攻癌症的主要方式。
“有没有好药真的很重要,这就好比战士上战场,光靠肉搏不行,需要有好武器,对肺癌治疗而言,药品就是最强大的武器。”
80年代以后,公众对肺癌及治疗药物的认知逐渐提升,加之药品增多,化疗效果有了质的飞跃。可以延长几个月,甚至几年的生存期,40%左右的患者对于化疗的副作用得到缓解,另一部分患者在治疗后病情也会保持相对稳定。肺癌患者进入稳定期。
“药厂在药品药效提升上具有重大作用。一直以来,我们也非常重视药物试验,尤其是创新药物临床实验。只有不断的创新,提高疗效减轻副反应,才能真正的提升患者的生存治疗。”
无论是药性,还是副作用都是八九十年代关注的重点。在90年代以后,随着紫杉类、长春瑞宾、吉西他滨等(三代药)药物逐渐上市及相关临床试验研究证实这些药物与铂类药物联合,较以往化疗方案治疗肺癌显示出:疗效越来越好,毒副反应越来越轻,进而改善了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了生存时间,患者的生存率与70年代相比,提高了至少两倍。这也确立了化学药物在治疗肺癌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肺癌开启了药物治疗时代。
与此同时,在这一阶段,外科也在进一步发展。在此之前,患者开始治疗时找的是哪一科医生,决定了下一步的治疗该怎么走,至于是不是最优方案,这取决于医生的水平和学科。
“90年代,多学科治疗(MDT)开始进入大众视野,这意味着,与肺癌作斗争我们不再孤军作战。在治疗开始前,外科、内科、放化疗、影像科、内镜中心、核医学等多学科医生组成的团队打破门户成见,集思广益,多种思维碰撞,为病人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虽然随着新药物的问世,治疗方式的不断进步,患者一边化疗一边呕吐的情况已经走入历史,但这好像还是远远不够。
2000年:靶向治疗
2000年以后,廖美琳对于癌症的认知更为透彻,而此时,靶向药的出现也使得肿瘤治疗步入下一个飞跃时代。
“关于靶向治疗的研究在七八十年代就已经开始进行,当时,就已经发现癌是有靶点的。肿瘤缩小、副反应小、疗效大……但这在很多专家包括我都觉得,太神奇了,因此,心里不免有些怀疑。”
廖美琳对靶向治疗的肯定最初来源于她的朋友。
她介绍,当时,朋友不幸罹患肺癌,检查结果发现,已出现骨转移、脑转移、肝转移。“当时我去看他,他的脑神经已经受损,不能吞咽鸡蛋,只能把蛋白捣碎了才能吞不下去。”
“过了几天,朋友他儿子去香港买了易瑞沙。打电话给我,说母亲今晚六点,已经可以吃鸡蛋了。当时,我暗自猜测这肯定是心理作用。”
“又过了几天,朋友的儿子再次给我打电话:现在母亲的情况更好了,已经可以起床外出。太神奇了!”廖美琳激动的说道。
原本,廖美琳对易瑞沙并不抱有希望,但事实证明,它的确比化疗神奇。
据39健康网了解,廖美琳所说的易瑞沙,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从此,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正式进入靶向治疗时代。
十多年来,中国晚期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增加2.4倍,从此前的14.1个月延长至33.5个月;五年生存率从8%增长到18%。同时,靶向药物较小的副作用也受到患者认可,在提升生存期限的同时生活质量得以改善。
10年来,无数患者受益于靶向药物,下一个10年,依然有更多肺癌患者渴望得到规范、保时、保量的靶向治疗。
然而,尽管靶向药物在疾病治疗上有着诸多优势,但费用较高一直是绕不过的门槛。由于靶向药大多由跨国药企研制,而跨国药企研发、营销成本较高,靶向药物售价明显高出常规药物,治疗费用每个月动辄上万,一般中国家庭难以承受。
最新:免疫治疗
无论疾病如何凶猛,一个甲子的岁月,与癌症斗智斗勇,廖美琳已满头华发,却激情不减,高超的医术,乐观的态度,她将一生都拿来对抗癌症。
如今,在她已经84岁高龄的时候,让她兴奋的是,免疫治疗作为一种创新治疗方式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可以为患者带去新的治疗选择。
廖美琳介绍,所谓肿瘤的免疫治疗,就是利用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与传统的治疗方式不同,它并不直接针对肿瘤,而是动员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参与攻击。
据39健康网了解,目前在某些国家特定的癌症类型中,肿瘤免疫治疗已经成为和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并重的一种治疗方式,有望不断提升难治癌症的生存期预期,并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就肺癌而言,被批准的药物是在治疗转移性鳞状细胞非小细胞肺癌方面。”廖美琳教授表示,“免疫治疗一旦有效,持续时间很长。这是目前我们所有的现代治疗所达不到的,一旦产生效果,将会有20%的人活过10年。而活过10年对一个转移性肿瘤患者来讲,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今后免疫治疗也是前途光明,不单单是抗PD-1,今后还会进一步,随着技术的加强,未来与生物学的结合会愈发紧密,治疗方式也会更上一层楼。”
下一步:路在何方?
在廖美琳看来,继往走过的路虽然坎坷,但都值得。对于肺癌患者及家属而言,多活一个月都难能可贵。过往肺癌大部分确诊时即是晚期,而对于晚期患者,各种新疗法,包括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进步,将使治疗更精准高效,并且低毒,未来晚期肺癌可能成为一种慢性疾病。
“现在光是肺癌的治疗方法有五种: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未来也有可能会出现细胞治疗。但无论是哪种治疗,都应该将所有治疗方式联合起来进行考虑,也可以说是,无论技术怎么发展,化疗、放疗不能放弃,化放疗不能断。”廖美琳教授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