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世界里的“福尔摩斯”——记海南省肿瘤医院专家于丽娟教授

文 / 海南省肿瘤医院服务号
2018-05-23 21:07

她是国内顶级的肿瘤影像专家,30多年的影像从业经历,10万多例的影像经验,炼就肿瘤影像诊断的“火眼金睛”。她是国内率先开展PET/CT诊断的领路人,坚守医疗前线,深耕医大讲坛,主编国家首部本科教材《PET/CT诊断学》,桃李满园。为了实现梦想,她放弃家乡的一切来到海南,只愿用毕生所学造福琼州百姓。她,就是国内著名的小病灶专家、海南省肿瘤医院影像中心及核医学科主任于丽娟教授。近日,海南省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在海口成立,于丽娟教授当选为首任主任委员。

于丽娟教授正在阅片

立志从医 情定影像当“侦探”

于丽娟教授立志从医要追溯到1976年的那场重病,13岁的她被确诊为急性黄疸性肝炎,40天的住院经历和1年的休学养病让她深切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从那时起,一颗立志学医的种子就这样埋下了。

高考时,她如愿考取了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实习期间,她幸运地遇到了一位有放射科从业经验的内科教授,在查房时拿着X线片出神入化地讲解放射征象以及如何根据这些征象诊断疾病,这让她感到非常震惊。在与片子打交道的过程中,她发现了真正的乐趣。“我擅长逻辑推理,我发现看片子就像侦探破案一样,从片子中找寻蛛丝马迹,确定病因,我喜欢这种当侦探的感觉。”于丽娟教授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科毕业后,品学兼优的她果断选择了当时并不热门的放射科。

“只要是我认准的事,会想方设法把它做好。”勤奋刻苦、遵从内心是于丽娟教授身上最显著的标签。当时,她工作的哈医大三附院有一个片库,里面存放了几千例影像病例,她白天上班,晚上坚持看几十份片子,反复比较,不懂就问,使她积攒下了人生第一手阅片经验。

对于丽娟教授来说,影像技术不进则退,只有吐故纳新,才能让学术保持顶尖。1990年,她考取哈医大放射诊断专业研究生,进行小肺癌课题的研究。她跟踪三十余个病例,在术前进行薄层CT扫描、分析影像特征,手术时与外科大夫一同肉眼判断肿瘤性质,术后与病理科沟通做大切片与CT比对……在研究生课题结束后,她一直延续小肺癌方向,经过十年的跟踪随访,病例由当时的近40例增加到近200例,正是兴趣滋养下的一份恒久的坚持,让她在难之又难的小肺癌和早期肺癌诊断上具有独特技能,被同行誉为“小病灶专家”。

2001年,38岁的她考取了广州第一军医大学,攻读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读博期间在南方医院有幸接触到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查癌神器”PET/CT,为日后从事PET/CT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博士毕业后,她回乡亲手组建了PET/CT中心,凭借过人的胆识和多年的临床积累,短短几年她在国内PET/CT领域声名鹊起,中心年接诊量最高达4000例。2005年,于丽娟获得主任医师职称和硕士导师资格,2012年又获得博士导师资格,目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0名,博士研究生5名,在读博士9人。

十万案例 炼就火眼金睛

于教授使许多患者获得了治愈的机会而备受患者信赖。据了解,经她诊断的早期肺癌,最小直径只有5mm。2011年,年近60的患者老王体检做肺CT时发现一个很小的结节,他和家人跑了很多家医院都无法确诊,患者及家属慕名找到了于丽娟教授诊断,经她分析考虑为早期肺癌,建议立即手术。由于结节太小,于教授与胸外科主刀专家仔细分析结节位置,最终顺利切除。病理结果证实于教授判断。因发现及时,患者获得了治愈。

患者张先生的经历更是一波三折,多亏于教授的“火眼金睛”才让他免遭手术之苦。56岁的张先生在外院体检时发现肺部肿块,消炎治疗后,肿块未见缩小,高度怀疑肺癌,建议手术切除。“听说于丽娟教授是肺部小结节诊断方面的专家,我就又专程找到她帮我看片。”张先生说,于教授凭经验判断不像肺癌,疑似球形肺炎。由于先前消炎效果不佳,她建议张先生到上海专科医院更换消炎药治疗。张先生遵医嘱奔赴上海,半个月后炎症明显缩小,待两个月后再复查,肺部病变完全消失。“看片子我就信于教授。”张先生把对于丽娟教授的感激化作了行动,他以后经常介绍家人、朋友找于教授看片诊断,于教授的好口碑就是这样在患者们中间一传十,十传百……

“影像是为临床服务的,它必须紧密结合临床,不了解患者病史,一味从影论影,方向偏差,结论就会出错。”于丽娟表示,她在本科时期拥有扎实的临床基础,临床医生的身份让她在影像诊断上大受裨益。她不但熟练掌握普放、CT、MR、PET/CT及PET/CT-MRI的诊断,还会积极参加临床科室的学术会议,了解临床医疗前沿信息。她接诊患者时会详细问诊,了解病史;结合不同影像技术的特点取长补短,有的放矢,为患者选择合理恰当的影像检查。

在30年的职业生涯中,10万多例影像的储备,使她具备了丰富的综合影像诊断和疑难病症解决能力,也使她成为国内著名影像诊断专家。

结缘海南 造福琼州两岸

作为北方人,于丽娟教授对南方有很深的情结。为了实现到南方工作生活的愿望,于教授又“任性”了一把,于2017年5月正式来到海南省肿瘤医院工作。

凭借她多年的影像核医学技能和管理经验,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完成了MRI、SPECT/CT、PET/CT等设备的安装培训,同时组建了一支具有CT、MRI、PET/CT多种影像技术和核素治疗的优秀团队,成为海南唯一拥有SPECT/CT、PET/CT、MRI、回旋加速器和核素治疗的最先进的多模态分子影像中心,集影像检查和核素治疗于一身。舒适的检查环境、高度的诊断准确率很快赢得了患者和临床医生的认可。

一年来,在海南所开展的肺结节薄层CT扫描重建项目已成功诊断了许多小结节肺癌。2017年9月,于丽娟教授成功利用CT三维重建,为海口患者诊断出直径6mm早期肺癌,手术病理证实为原位腺癌,因为发现及时,切除后患者可以百分之百治愈。此外所开展的PET/CT检查,发现了临床和其他影像检查难以发现的原发灶或转移灶,为临床提供了精准的术前分期,成功鉴别了术后瘢痕和复发病灶,为临床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提供了精准依据。

于丽娟教授在赢得越来越多海南本地患者信赖的同时,还有很多的岛外患者不远千里“追”着名医到海南。2014年初,55岁的患者周先生自查颈部淋巴结增大,慕名找到于丽娟教授做PET/CT检查,被确诊为淋巴瘤。经过一定疗程的放化疗,PET/CT检查显示肿瘤病灶消失。每隔一段时间,周先生总要找她拍片复查。“于教授到海南,我就追到海南。”当被告知于教授已经到海南省肿瘤医院工作时,2017年11月,他借着到广州办事的空挡,果断前往海口“追”名医。

“我特别信赖于主任,她说没事我才放心,要不心里老犯嘀咕。”周先生说,因为出差时间很赶,当天找到于教授做完PET/CT他就赶飞机回哈尔滨了,检查报告次日才出结果。“于教授特意打电话告诉我复查结果很理想,还帮我把报告寄回来,真的很贴心。”

作为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业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于丽娟教授来海南后深知使命重大,积极联系海南核医学同仁,倡导成立专业学会。2018年4月28日,海南省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海口举行,于丽娟教授当选为第一届主任委员。

海南的肿瘤诊断和治疗起步晚些,海南省肿瘤医院为于丽娟教授这样的肿瘤诊治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于教授表示,在抗癌协会这个大平台上,她将带领肿瘤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开展肿瘤学术交流、科研、继续教育等活动,整合全省资源。她愿奉献毕生所学,为海南百姓的健康护航,为提高海南省肿瘤诊治水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贾慧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