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难忘杏林伉俪的医者传奇——
大家好
欢迎收听
通大附院“声临其境”栏目
我是来自妇科的护师
吴延陵
今天是5.20
一个充满爱意的日子
下面
我想和大家分享的
是一段关于杏林伉俪的
传奇故事
“
2013年3月3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ICU病房里,一对携手走过60年风雨的老夫妻将在这里庆祝他们的“钻石婚”。他们分别是通大附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孟宪镛和血液内科的主任医师杨锦媛,二老都是医学界的权威专家。
病危中,孟老用颤抖的手写下坚定的“爱情真谛”,60多年的相濡以沫和鼓励陪伴是对爱情最好的诠释。
然而,令人动容的不仅仅是爱情,更有六十多年来两人对医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卓越贡献。今天我要讲述的就是这一段杏林伉俪的医者传奇。
他们是两棵茂盛的树,用力生长,彼此相望,彼此关怀;叶触碰着叶,根牵系着根,各自长出一个可以庇护他人的绿荫。
孟宪镛和杨锦媛自幼都在香港生活,又同时考入广州中山大学医疗本科,1952年7月分配至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之后,两人双双被挑选参加总后卫生部主办的内科高级师资培训班,并很快成为优秀的年轻医师。
1956年,两人在上海喜结连理。1958年7月,因海外关系问题,两人从第二军医大离开部队,到一江之隔的南通医学院任教。
离开的痛楚恰似黄浦江水上那片凄凉的残阳,当轮船驶离十六铺码头时,望着浩浩江水,他们对未来充满迷茫;南通的码头上,学校和医院领导正翘首江面,盼望着他们的到来,热情和微笑让孟杨二人心中暖了起来。
尽管南通与上海相比较为破败,但天生的拼搏和逆境中不屈服的意志让他们坚定了扎根南通的信念,匆匆投入工作。
生活中的相携和鼓励、领导的支持和肯定,让他们心中充满阳光,尽管医学院的两层小楼是陈旧不堪的,尽管医院内科医师老弱病残加起来不足十人,人物两缺,却斗志昂扬。
医院领导让孟宪镛对医教队伍进行调整,杨锦媛献计献策,健全医疗体制和规章制度,并提出大内科按照专业分科、高年资住院医师定向分专业,多方引进专业人才,设中心化验室,血液、消化、肾脏等设分科实验室,添置新设备,开展新技术。医院医疗秩序逐步走上正轨,医院同事戏称:建院改革中杨主其事、孟是高参。
1974年起,孟宪镛在省内和院内率先开展纤维胃镜检查,引进B超及介入治疗等新技术。医院消化内科诊治技术水平在省内名列前茅,苏中苏北地区民众慕名而来。二人虽在同一个医院上班,但是为了工作,却很少有时间聚在一起。
最好的相伴,是他展翅高飞,她亦紧紧相随,一起在更高的领域创新发展,开拓科研及对外交流的新篇章。
▷孟宪镛教授忙碌于教学科研工作
孟宪镛常说,科研是提高业务所必须的,是高校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从五十年代开始,孟宪镛就始终把科研贯穿在医教工作中。
20世纪60年代,苏北地区阿米巴流行,许多重症阿米巴肝脓肿穿破并发症的病人入院诊治。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他对此症进行系列研究。1965年起,孟老陆续总结发表了8篇关于阿米巴肝病的重要论文,并主编了《阿米巴肝病》一书。他深入细致的研究,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因而获得了1978年江苏省科学大会奖。
及至80年代,我国阿米巴肝病发病率下降,但国外仍有不少地区流行此病,孟宪镛关于此病的研究文章在美国《Southern Medical Journal》等杂志发表,美国、巴基斯坦、比利时、匈牙利等国学者纷纷来信索取单行本。
南通是肝癌高发地区,甲胎蛋白是诊断肝癌的“金标准”,但有假阳性和假阴性,孟宪镛带领徐克成、姚登福等研究了一系列新的肝癌标记,研究发现GGT-II对肝癌诊断有肯定价值,可以与甲胎蛋白互补诊断,有助于小肝癌和甲胎蛋白假阴性肝癌的诊断。
此研究成果在全国消化会议上报告,被国内外杂志转载报道,并列入医学院校教科书中。
孟宪镛为消化科确立了肝病酶学诊断的研究方向,与我国临床生化专家杨振华合作,组建酶学研究室,研究成果享誉全国,编著的《肝病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迄今仍然是国内许多医院实验室的手边参考书。
杨锦媛作为医院血液科主任,她筹建医院血液研究室,购置设备,引进人才,致力于研究出血性疾病和恶性血液病的诊治,取得不菲成果,先后获省、市、院级成果奖12项。
文革结束,她顶住压力,在医院举办全国性血液病会议,郁知非、徐福燕、阮长耿等国内著名的血液病专家教授出席会议,推动了血液科的发展,提高了医院的知名度。她主编参编大型专著7部,发表论文80余篇。
两人的非凡成就赢得世界的关注,美国、日本等多所科研机构及大学院校邀请他们去讲学交流。在南通医学院与日本德岛大学建立友好校级关系的基础上,孟宪镛多方联系,让医院消化科与德岛大学第二内科建立了科研协作关系;并应邀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进行学术讲座;他的研究获得国际知名专家教授甚至是诺贝尔奖获得者Blumgerg的充分肯定。
在这些骄人的成绩面前,他们却虚怀若谷。孟宪镛说,医有医德,科研也要有“德”。科研首重诚信,要实事求是。科研要有引路人,但完成一项科研是集体行为,许多课题是徐克成、姚登福、倪润洲等及消化教研室全体成员协同完成的。
▷南通胃镜的“三驾马车”孟宪镛、徐克成(右一)、刘艳华在研究课题
孟杨两人从1979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子女,宽严相济,耐心细致。
作为教学医院,医生的另一神圣职责乃教书育人,培养医学人才。如何把生涩的医学知识讲得通俗易懂,是孟宪镛关注的重点,这不仅是学问的体现,更是艺术的表现形式。
上课时,他一般不看书本,黑板是他思维驰骋的天地,文字、图解加上生动幽默的语言,让学生们一致认为孟教授讲课易懂、易记、印象深刻。
孟宪镛认为,教学医院的病房查房还应具有教学性质,不仅解决诊疗问题,还要让实习医生和进修医生受益。他总是结合病情细加讲解,基础联系临床,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使之学到诊疗的活知识。
在科室,孟宪镛首创每日小小讲制度,查房后再一起总结当日查房的重要问题,并介绍有关新知识,深受大家欢迎。
1981年,受卫生部和交通部委托,孟宪镛主讲开办了一年制全国消化科医师进修班,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共举办20余期。一时间,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声名鹊起,各地信件纷飞至南通索取80万字的课件讲义《消化医师进修材料》。
如今,很多知名的消化专家提到孟宪镛,都会动情地说:“我们是读着孟宪镛教授的资料成长的。”
作为优秀硕士研究生导师,从1979年起,至2003年,两人共培养近五十名硕士研究生,可谓桃李满天下。一批优秀的消化病专家脱颖而出,他们带着对两位恩师的尊敬和推崇,引领着学科发展。
▷ 杨锦媛教授教学查房
2007年,两人举行从医执教55周年纪念活动,来自各地的百余名学生参加。孟杨都是医学的巨人,但对待学生,甘心做垫脚石和引路人,无悔付出,殚心竭虑;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两人虽已满头银发,但心中仍怀着大爱和挚爱,是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是赤子之心的无限忠诚。
文革时期,两人因海外关系受到多次审查和批斗,工作受到限制。作为纯粹的知识分子,他们对事业满怀追求,面对误解和委屈依然坚定初心。
1983年,交通部任命孟宪镛为南通医学院副院长,主管医学和教学。行政加上业务,“双肩挑”有艰苦也有收获。
孟杨二人最珍视的是国务院侨办和全国侨联联合颁发的“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归侨侨眷知识分子”的奖状,这是背负了太多委屈和辛酸的奖励,这是对他们海外关系问题下了结论并予以澄清,是对他们赤子之心的付出充分肯定。
作为优秀知识分子,他们的心依然深爱着脚下的这片土地。为了能够为祖国继续治病救人、教学研究,2004年,已经退休的他们决定放弃美国绿卡,回到祖国继续发挥余热。
医院的高级专家门诊里是他们在耐心细致的诊病,疑难重症床头是他们在详细讲解授课,虽已白发苍苍,但依然执着书写着医者传奇。
孟宪镛的父亲是个受人尊敬的牧师,受父亲的影响和教导,孟宪镛曾说:“我一旦归天家看见父亲时可以自豪地对父亲说,‘你所教导的我都遵行了,我一生选择最需要帮助的人群,毫不保留地一生为他们医病、教学,出版很多专论,将知识与爱心献给他们,那当跑的路我跑尽了,要守的道(爱人民、爱国家)我守住了。’” 这是医者的感言,这是赤子的情怀。
▷ 病房里的“钻石”之吻
”
如今
德高望重的
孟宪镛教授
已经离开我们
近五个年头
杨锦媛教授
依然矍铄
二人相濡以沫
六十载的爱情
没有海沽石烂的誓言
却留给我们
最真实的感动
今天
这个充满爱的日子
二位杏林伉俪的
钻石婚
仿佛就在昨天
祝愿杨教授
健康长寿
也祝福全天下的有情人
终成眷属
配音 | 吴延陵
供稿 | 晓晓
图片 | 傅轩
编辑 | 黄琳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