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对癌症的无知

文 / 新周刊
2018-04-11 12:11

许多人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对癌症的无知

许多人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对癌症的无知

我们该如何面对癌症?图/AFP

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说过:“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很多年轻人总以为年轻就是资本,殊不知,透支身体、熬夜、吸烟、不健康又缺乏营养的饮食习惯都在拉近他们和癌症的距离。

——————

“为什么是我?”

这可能是每一个被确诊癌症的患者都会问的问题。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可能患上癌症。

喝咖啡会致癌、酸性食物会导致癌症、糖会滋养癌细胞、小苏打可以治疗癌症……似乎每隔一段时间,有关癌症的谣言都会在社交网络刷屏。而这些轻易流传的谣言背后,是大众对癌症的恐惧和焦虑,也源于大众对癌症的一知半解

许多人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对癌症的无知

近日,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最新一期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平均每分钟7人确诊患癌,其中肺癌居首。

原癌基因存在于每一个人的体内,人体细胞发生癌变是由于突变累积,遗传、病毒、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都可能成为细胞突变的诱因。此外,老龄化也是癌症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癌症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升高。

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提供的《2014年最新研究解析中国肿瘤流行病谱》,如果按照74岁的平均寿命来计算,每个人一生中患恶性肿瘤的几率是22%

美国医生悉多达·穆克吉在《众病之王·癌症传》一书中大胆指出:“癌症,就是人类的新正常态!”他还在书的最后写道:“问题不再是我们在生命中是否会遇到这种永恒的疾病,而是我们何时会遇到它。”

我们该如何面对癌症?这似乎成为了每个人不得不思考的沉重课题。

许多人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对癌症的无知

每个人都有可能患上癌症。

我们真的害怕癌症吗?

——————

然而,让人觉得吊诡的是,“谈癌色变”的我们,似乎并不害怕癌症。

在不少癌症患者的经历里,常常能发现类似的情节:身体已出现轻微疼痛,但因为工作忙没有在意,当疼到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去医院检查才发现得了恶性肿瘤。

一般而言,患癌几率会随着年龄增长呈指数式增加。但近年来,癌症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2016年,年仅22岁的魏则西因滑膜肉瘤病逝;2015年,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年仅33岁就离开这个世界……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2000 年到 2013 年间,年轻人癌症病发率从 39.22/10 万增至70.01/10 万,数据上升了近80%

许多人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对癌症的无知

年轻人总以为年轻就是资本,想当然地认为类似癌症这种重疾不会落到自己头上,还是努力工作、多赚点钱、享受生活比较重要。

殊不知,透支身体、熬夜、吸烟、不健康又缺乏营养的饮食习惯都在拉近他们和癌症的距离

当然,大部分不注重保健的人还是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里有数”的。于是,他们逃避体检,或者把每年一次的体检当成“走过场”,并不会认真遵照医嘱去进行相关复检,能听从医生提出的健康管理建议的人就更少了。

白纸黑字的诊断让人恐慌,侥幸心理才能暂时让人心安。然而,这份短暂的心安很可能带来疾病的偷偷恶化。

许多人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对癌症的无知

虽然常规的体检并不包括肿瘤筛查,但如果在常规体检中发现甲状腺、乳腺的结节、肝功能异常、血象异常等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癌症高危人群定期做有针对性的癌症筛查,的确能对部分癌症做到及早发现、及早干预。即便真的不幸患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的几率也会更大。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在2017年发布的《癌症数据调查报告》,在1975年至2013年,近40年间,美国的结直肠癌发病率以每年3%的速度稳步下降,主要原因就在于癌症筛查的普及。美国的癌症筛查指南推荐,50岁以上的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这一举措得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美国的肠镜筛查比例从2000年的21%上升到2015年的60%,美国的结直肠癌发病率也稳步下降。

德国前卫生部长德烈埃·费舍尔曾说过:“一个世纪来,体检让德国人多活了25年。”不想抽到癌症这手“烂牌”,就得勤翻体检的“牌子”,及早排查重疾。

许多人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对癌症的无知

勤体检,防癌症。图/视觉中国

理性选择癌症疗法,摒弃“旁门左道”

——————

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说过:“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

虽然癌症成为了全世界的一个主要死因,但随着癌症诊断、治疗技术的进步,大部分癌症已经不再等同于“死亡通知书”,而逐渐成为了“可控制的慢性病”。

世界卫生组织早已公开宣布: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三分之一可以根治,三分之一经过治疗后可以长期生存。

但因为种种原因,一些患者会放弃现代医学疗法,而寄希望于一些更简单易行的“旁门左道”,成了各种“治癌传奇”的谣言滋生土壤。

2003年,被确诊患有胰岛细胞或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史蒂芬·乔布斯,并没有听取医生的建议立即进行手术,而是采用了“替代疗法”,如素食、针灸、草药治疗等,还求助过通灵师。

许多人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对癌症的无知

在生命的晚年,乔布斯因为癌症瘦到脱相。

显然,这些“替代疗法”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乔布斯在确诊9个月后才接受手术,术后发现癌细胞已扩散到肝脏。有研究员认为,如果乔布斯没有拖9个月,而是及时进行手术的话,应该能活得更久。

2016年,90后女演员徐婷被确诊患有淋巴癌,但她拒绝了几乎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化疗。

她选择了找易经专家改名、喝中药、背部刺血拔火罐、腹部扎针等“疗法”,但病情并没有好转。几个月后,她才开始接受化疗,但一切已经太晚了,徐婷最后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

癌症是一种需要综合性的长期治疗的复杂疾病,针对每一个患者的不同病症,采取的治疗方法可能完全不同,更需要患者相信现代医学,冷静、理性地选择治疗方案

许多人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对癌症的无知

演员徐婷患癌后采用中医疗法,耽误了治疗。

“一人患病,全家返贫”,

患癌民众需要制度性保障

————————

目前癌症的治疗方法有五种:外科手术、放射线治疗、生物疗法(包括激素治疗、细胞免疫治疗、标靶药物与疫苗等)、基因疗法及药物化学疗法。

新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已在临床使用的有标靶治疗、光动力疗法等。但对于部分晚期或罕见的癌症,目前并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只能采取姑息治疗,以缓解患者的痛苦,延长其生命。

虽说大部分癌症不再是“不治之症”,但当癌症真的来临,治还是不治,却是横亘在每一个患者面前的艰难选择

一方面,癌症的治疗方法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不少患者不愿让身体和精神承受双重痛苦。与其“不死也只剩半条命”,还不如“潇洒走一回”。

另一方面,高昂的治疗费用让不少患者“求生不得”,一套化疗动辄近十万元,一些新型的、更有针对性的疗法,费用就更高了。显然,“拿钱换命”的疗法并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受的经济重担,“一人患病、全家返贫”的并不鲜见

许多人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对癌症的无知

癌症治疗的费用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当癌症成为了大众“不能承受的重”,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一句话,让我们因重疾而悬着的心放下了一点:“我们已经在‘上天’‘下海’等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不俗进展,今后要努力攻克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难题。要集中更多科研力量和财力,尽早在这方面取得重点突破。”

今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时还表示:“一些市场热销的消费品,包括药品,特别是群众、患者急需的抗癌药品,我们要较大幅度地降低进口税率,对抗癌药品力争降到零税率。”

2017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提出了总体癌症的五年生存率要从30.9%,到2020年提高5%,至2025年提高10%的目标,积极的癌症防控政策出台值得期待。

许多人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对癌症的无知

中国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主要指标。

除了寄希望于国家力量的支持,对抗癌症最需要的是每个人对自己身体健康的重视,预防胜于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坚信,如果有合理的预防措施,40%的患者不会罹患癌症。很多癌症都有预防手段,其中最直接且高效的手段是疫苗。全世界有五分之一的癌症,为病毒感染引发。人乳头瘤病毒(HPV)导致宫颈癌、乙肝病毒引发肝癌,这两种癌症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

其实,真正的致癌物和有效的防癌措施,不在耸人听闻、故弄玄虚的谣言里,而就在我们听腻了的“妈妈的话”里

许多人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对癌症的无知

接种HPV疫苗可减少女性患宫颈癌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称,通过改变或避免以下主要危险因素,30%以上的癌症可以得到预防:烟草使用、体重超重或肥胖、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低、缺乏身体活动、酒精使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城市空气污染、家庭使用固体燃料产生的室内烟雾。

避免上述危险因素,针对人乳头瘤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接种疫苗,控制职业危害,减少暴露于阳光下的时间,可起到预防癌症的作用。

同时,定期进行检查,身体不适者及早就医,具有家族遗传史、患有慢性疾病或长期接触易触发癌症环境的人进行癌症定期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能有效的将癌症“关在门外”。

想远离癌症,就别再揶揄“养生朋克”了。听妈妈的话,早睡早起、少吃外卖、多吃青菜、不沾烟酒,一本正经地养生吧。

欢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

作者 | 钟坑 排版 | 渣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