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婆婆30年得了3次癌症 80岁爷爷连续3天彻夜守候ICU外
下午4点,ICU(重症监护室)探视时间结束,80岁的魏爷爷跟着两个儿子回家。几个小时后,值班的护士看到魏爷爷回到ICU病房外,静静地坐着,把他劝回病房休息,他又继续坐一整宿。
ICU内,是魏爷爷75岁的妻子刘婆婆。自1988年开始,她已经与癌症斗争了三次。这次,魏爷爷背着家人,夜夜守候。“守到又看不到。”他的儿子觉得魏爷爷“有点老年痴呆”。
而魏爷爷表示,如果妻子突然离世,多少有个家人的陪伴。
75岁婆婆
30年得了3次癌症
30年,刘婆婆大病三场,都是癌症。
1988年,癌细胞第一次找上门来。刘婆婆曾经下乡,当了半辈子赤脚医生,对于病魔,她选择乐观对待。魏爷爷说:“她懂,心态最重要。”
1989年,刘婆婆直肠癌手术成功,从此与癌细胞相安无事24年。直到2013年,刘婆婆第二次抗癌成功,这次是卵巢肿瘤。
卵巢肿瘤手术后,刘婆婆的盆腔内被发现一个囊肿。手术才过没几天,难道癌细胞又来了?“只是一个水泡,没有影响。”医生告诉刘婆婆和家属,“当时听进去了。”刘婆婆的大儿子说,他们现在认为那个医生的判断是失误的。同时,因为刚刚经历完一场大手术,刘婆婆也怕自己“遭不住”,这一拖,就到了2017年。
2017年9月份,刘婆婆开始感到头晕、发吐、便秘、小便量变小。最明显的是,刘婆婆的肚子变大,“像五六个月的孕妇。”经医院检查,刘婆婆患上了腹膜内肿瘤,癌细胞第三次找上了她。
医院拒收
劝家人理性看待死亡
家人很着急,为刘婆婆找了一家当地知名的医院,但得到的结果却让人失望。医生告诉刘婆婆家人:“手术风险太大,不能做。”此时,刘婆婆还伴随着心梗、脑梗、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哪怕多个亲人在“免责协议”上签字,医生还是拒绝了手术。
刘婆婆的两个儿子不甘心,各处联系医院,却收到了一致的回复:“XX医院都不做,我们有啥办法?”医生劝家人:“要改变观念,理性看待死亡”。
刘婆婆得知这个消息后,觉得自己历经两次癌症,实在大限已到。此时,身体最明显的改变是肿胀,肿瘤压迫胃部让刘婆婆进食困难,只能喝水,她的脸部、腿部因此开始发肿。“手指按上去,就是一个窝,颜色还发乌,像泄了气的皮球。”刘婆婆说,这次她选择放弃。对于死亡,她说自己并不怕,“反正躲不过了”。
这一拖,就到了春节。“整个春节都过得不开心。”魏爷爷摇头,这几个月,虽然很难看到刘婆婆露出愁容,但也看不出开心。“她当过医生,晓得癌症要影响家庭,啥子都憋在心里。”
春节后,大儿子的朋友介绍刘婆婆去成都363医院试试,泌尿科的一名专家让医院多会诊几次,说不定能找到办法。一家人的希望,和刘婆婆的斗志,被重新点燃。
手术成功
切除肿瘤直径达16厘米
在泌尿外科住了一段时间,刘婆婆又被转到妇科,她的病情需要两个科室合力,再与多个科室合作,才有可能赢得生机。前前后后,涉及全院五个科室的专家们会诊4次,最终才敲定手术方案。
“她的病情的确很复杂,除了肿瘤,还有脑梗、心梗、高血压、冠心病,入院之前又患上尿路感染,加上两次癌症史,风险的确很大。”该院妇科主任王雪英说,为此,医生们为术前、术中、术后准备了多套应急预案,但依然无法保证手术成功。
这是唯一一家敢为刘婆婆手术的医院,留给她的选择不多。如果选择保守治疗,她可能还能活一两年,但刘婆婆决定相信医生。在她点头后,大儿子在免责协议上签了字,家人都希望医生和刘婆婆能够放手一搏。
3月20日,刘婆婆在全家人的守候中,被推进手术室。前后6个小时,手术成功,刘婆婆腹膜内的肿瘤被全部切除,医生一量,这个肿瘤的直径达到了16厘米。王雪英说,腹膜内肿瘤本就不多,长这么大的她第一次见。术后,刘婆婆被送往ICU观察。
80岁爷爷
ICU病房外彻夜守候
刘婆婆手术成功,魏爷爷终于安心了。手术第二天,ICU的探视时间是下午3点半,魏爷爷中午刚过就来到了ICU,期盼见她一面。
老两口1961年结婚,婚后魏爷爷一直在西藏工作,把整个家庭甩给了成都的刘婆婆。魏爷爷说,这么多年,他从未参加过两个儿子的家长会,他对刘婆婆和整个家庭都亏欠太多。
虽然下午可以与刘婆婆见半小时,但魏爷爷依然不放心。手术当天晚上,魏爷爷整夜没睡好。第二天晚上,魏爷爷背着两个儿子,独自步行两站路,来到医院ICU病房外静静坐着。
魏爷爷一直坐到凌晨,刘婆婆的主护杨惟怡看不下去,把他劝回病房休息,魏爷爷又在病房里坐了一宿,“哪里睡得着”。两个儿子说,平时又看不到,待在ICU外又没有意义,魏爷爷说,如果刘婆婆突然离世,也好有一个家人在身边。
坚持了三天,魏爷爷很固执,护士劝不动。儿子们说,魏爷爷的老年痴呆是真的,接受采访时,大儿子让魏爷爷不要插话,因为“尽是乱说”。
三天后,刘婆婆离开ICU住进普通病房,每次刘婆婆需要护士,魏爷爷都督促护士第一时间赶到。护士们照顾其他病人忙不过来,魏爷爷就一路跟在护士身后,各个病房串门,直到刘婆婆的病房。每当护士离开,魏爷爷又一个劲的夸护士很负责。
杨惟怡有些无法理解,魏爷爷对刘婆婆这么好,但老两口一说话,就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让谁,“他们的沟通方式就是吵架。”
本周内,刘婆婆就可以出院回家,当着记者的面,她自己起了身,说她已经可以简单走动。魏爷爷说,年轻时生活艰苦,他又在西藏,但现在生活好了,他要陪着刘婆婆多享享清福。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王拓
编辑 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