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与健康

文 / 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
2018-03-31 21:13

快乐与健康

文丨吴育雄

一、一个真实的故事(引用)

有一位香港的女士,婚后育有一儿一女,而且一直都跟公公,婆婆住在一起,虽然丈夫一家对她还不错,但她非常希望能够有自己的空间,跟丈夫提过几次想搬出公婆的家都遭拒绝。后来她也慢慢不再提这件事了,去年她突然得了肺癌,检查出来的时候都已经是晚期了,两次化疗之后,她住进了特护病房,因为家庭经济情况较好,她的房间是一个三十多平方的套房,有一个小的会客室,从卧室的窗口可以看到外面的草坪。

除了接受西医的治疗外,她的家人还帮她找了一位著名的心理治疗师。面对一切的治疗她都显得很平静,家人问她需要什么,她只说希望丈夫,儿女每天都来看看她,事实上她丈夫基本上晚晚都睡在小会客室陪她。当心理治疗师在一次催眠治疗中问她,这辈子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我希望有一个自己的家,跟丈夫,儿女在一起,有自己的房子,不用很大,几十平方也可以,可以看到外面绿色的植物。”

——“那你希望住多久?”治疗师问。

——“不用很久,几个月就好。”她平静地说出自己的心愿,嘴角滑过一抹连她自己都没有察觉的微笑。

二、哀伤容易得肺癌

我们身体绝大部分的疾病是由我们的负面思想和情绪积累产生的,而不同的身体位置储存不同的情绪,我国中医的古老智慧早就说过,肾主恐惧,肝储愤怒,肺藏哀伤……

我们的思想可以欺骗自己,但身体是不会说谎的,它忠实地帮我们贮存所有的情绪,提醒我们要去真实地面对自己真正的需求,让我们好好地去处理。

身体的不适和病症只是我们内心的呼喊和求救,它只是火警钟。只可惜大部分的人没有真正理解这些讯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想办法把这个火警灯切除掉,其后果必然是悲剧性的。

这位患肺癌的女士内心充满了不能拥有一个独立家庭的哀伤,可是她用忙碌,不去想等方式去避免接触自己真实感觉的时候,她的潜意识就用身体的病症帮助她实现了最大的心愿,但代价竟是宝贵的生命。看来裴多菲的那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深深道出了我们人类最深层的渴求。

在这个几十平方的特护病房,有她的丈夫和儿女,公婆不会在这里住,窗外是绿色的草地,用这种方式,她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而她的要求不高,只需要几个月,那恰好是她生命最后的一段日子。这是让人不胜希嘘的一个故事,其实许多人跟这位女士一样,直到生命结束都没有觉察到火警钟背后的真正源头。

三、快乐是防治肺癌的好办法

正面的心理状态与各种生理疾病的缓解和预防有着非常强烈的关联。杜克大学心理学理查曼博士发现,抱持较高希望与好奇心的人罹患糖尿病、高血压、和呼吸道感染的几率较低。结论:正面性情绪可以在疾病形成前扮演保卫者角色。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理查.大卫森在研究对象身上采集的血液样本显示,跟正面情绪有关的脑部左前额叶活动很旺盛的人,其可的松(肾上腺在反应压力时自然分泌出来的荷尔蒙)分泌程度相对较低。而由于可的松通常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因此,我们可以说,认为较有自信、较快乐、较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跟拥有强壮、健康的免疫系统之间有着某种关联性。相反,大体上感到不快乐、失控,或必须依赖外在条件的人,可的松的分泌通常比较高,这样就会削弱免疫系统,使我们容易被各种生理疾病侵袭。

四、什么是快乐

1.快乐的生化机制,快乐在于身体血清素、多巴胺和催产素的浓度。

2.心理和社会因素,快乐在于觉得生命有意义。

五、快乐不常有

虽然我们总是想在人间创造出快乐的天堂,但是人体的内部生化系统似乎就是对快乐多有限制,只会维持在恒定的水平。快乐这件事不适用于自然选择的原则,快乐在演化过程中作用就只在于鼓励生存和繁衍。人类演化的结果就是不会太快乐,也不会太痛苦。

演化把快感当成奖赏,鼓励男性和女性发生性行为将自己的基因传下去。如果性交没有高潮,大概很多男性也不那么热衷。但同时,演化也确保高潮得迅速退去。不然,男性沉缅于其中,不去觅食,最终饿死,而且也不会有兴趣继续性交,因为一次性交怀孕概率极低,那么人类就会灭亡。

生活有意义,就算在困境中也能甘之如饴,生活无意义,就算在顺境中也度日如年。快乐很可能只是让个人对意义的错觉和现行的集体错觉同步而己。从我们所知的纯粹科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只是没有特定目标的演化过程中盲目产生的结果,所以,人类的生命本来就完全没有意义。

但是,只要我自己的想法能和身边人的想法达成一致,我就能说服自己、觉得自己的生命有意义,而且也能从这个信念中得到快乐。

总结:

如果快乐在于感受快感,想要更快乐,就得操纵我们的生化系统。

如果快乐是在于觉得生命有意义,想要更快乐,就得要骗自己骗得更彻底。

DNA最大的任务是拷贝自己,最大限度的拷贝自己,雄性动物争夺交配权就是充分体现。它会操纵我们,让我们为了它这个目的付出一切。 弗洛伊德认为一般人并不知道真实的自我,也因此很可能忽略了真正的快乐。

达尔文和道金斯(英国演化生物学家)也认为主观感受不该是最重要的,人类在自然选择的影响下,就算对个人不利,他们也会让基因继续传下去。

比如大多数男人一生劳苦、终日烦忧、含辛茹苦也要生孩子。

佛教认为,快乐既不是主观感受到愉悦,也不是主观觉得生命有意义,反而是在于放下追求主观感受这件事。

这就涉及到佛教里“我能”和“我所”的核心内容。 大多数人认为身体、感觉组成了自己,但是,在佛教里面这是根本错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如是说,所以,我们身体感觉到的快感和思想上感觉到生命有意义都是虚幻的,所以,基于此的快乐也是短暂的,如梦幻泡影。而对于所谓快乐的感受追求反而会成为“苦”的根源。

六、怎样获得快乐

在关于脑部的比喻当中,最有趣的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神经科学系系主任罗伯特·李文斯顿医生(Robert B,Livingston,M.D.)所提出的。他在1987年“心与生命学会”首次研讨会中,把脑比喻为“一个和谐且纪律良好的交响乐团”。他解释道,脑就像交响乐团,由许多组的演奏者构成,通过共同合作而产生特定的结果,例如动作、想法、情绪、记忆和生理感受等。当你看到别人打哈欠、眨眼、打喷嚏,甚至只是举起手臂,尽管这些动作看起来似乎相当简单,但这些简单动作所涉及的参与者数量,以及参与者之间的各种互动,却形成异常复杂的画面。

没有佛教背景的人,如果对李文斯顿医生所说的“演奏者”角色和本质有基本的认识,也能了解佛教禅修技巧如何与为什么能在生理层次产生作用。

让我们再回头看看脑部。用非常基本的“一般人”说法,大部分的脑部活动似乎是由一群很特别的细胞所构成,这群细胞被称为“神经元”。神经元是非常喜欢交际的细胞,很爱传话。

就某方面而言,它们很像顽皮的学生,总是不停地在传纸条、说悄悄话,只不过神经元之间的秘密对话,主要是关于感官知觉、动作、解决问题、创造记忆、产生念头和情绪等。

这些爱传话的细胞看起来很像树,主干被称为“轴突”,分支则向外延伸,向遍布于肌肉、皮肤组织、重要器官与感觉器官的其他分支及神经细胞传送信息,并接收它们传来的信息。神经细胞通过与邻近枝干之间的空隙传递信息,这些空隙则被称为“突触”。这些信息以被称为神经传导素的化学分子形式负载穿流于这些空隙之间,产生了脑电波扫描器(EEG,或称为脑电图仪)能测量到的电子信号。有些神经传导素现在已广为人知,例如对忧郁有影响作用的血清素,跟愉悦感有关的多巴胺,以及面对压力、焦虑和恐惧时就会分泌的肾上腺素(它也和专注力与警戒性有重大关系)。神经元之间电子化学信号传输的科学专有名词是“动作电位”。

就痛苦或快乐的体验而言,认识神经元活动似乎是无甚紧要,但其中有几个细节却相当重要。神经元彼此联系时,会产生某种类似老朋友之间的连接;它们会养成彼此来回传达同类信息的习惯,就好像老朋友会强化彼此对人、事或经验的判断一样。

这样的连接就是所谓“心的习气”的生物基础,类似我们对某类型的人、事物或地方的自动或直接反应。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假设我小时候曾被狗吓倒,那么我脑中就会产生一组神经元连接,一方面出现恐惧感的生理感受,另一方面则出现“狗好可怕”的观念。下次我再看到狗的时候,同一组神经元就会开始交谈,提醒我:“狗好可怕。”这种状态每出现一次,神经元说话的声音就会愈大,而且愈来愈具说服力,直到这种状态成为一种惯性,让我只要一想到狗就会心跳加速、冷汗直流。

但是,假设有一天我到一位养狗的朋友家拜访。一开始敲门时听到狗在狂吠,接着看到它冲出来在我身上闻来闻去,我可能会感到非常害怕。但过了一会儿之后,这只狗习惯了我的存在,于是跑来坐在我脚边或腿上,甚至还开始舔我,快乐又热情到我简直不得不把它推开呢。

狗的反应是因为它脑中有一组神经元连接,把我的味道与它主人喜欢我的各种感受连接起来,而创造了相当于“嘿,这个人还不错咧!”的模式。同时,我脑中跟生理愉悦感相关的一组新的神经元连接,也开始互相交谈,于是我也开始想着“嘿,也许狗是和善的!”之后,每次我再去拜访这位朋友时,这个新模式就会增强,而旧的模式则会愈来愈微弱,直到最后我终于不再怕狗了。

以神经科学术语来说,这种以新模式取代旧模式的能力称为“神经可塑性”(能够以新神经元连接来取代旧神经元连接的能力。),藏文则称之为“雷苏容哇”(藏文,可塑性。),可译为“柔软性”。这两个术语都可以用,听起来也都很有学问。

总之,纯粹从细胞的层次来看,重复的经验能够改变脑的运作方式。这就是佛法“如何”能将造成痛苦的内在习性断除,及其背后“为什么”有效的原因。

从纯科学术语来说,大部分人误将那些“由习性造成、神经元构成”的自我形象,认做是真正的自己。这样的形象通常以二元的方式表现出来:自和他、痛苦和快乐、拥有和缺乏、吸引和排斥。但我也逐渐了解到,这些其实都是生存的最基本条件。

然而,当我们的心被这种二元观着染时,每一个经验——即使是喜悦和快乐,都会被某种有限感束缚,因为总是有个“但是”潜伏在背后。

1.希求有所“不同”的“但是”:“嗯,我的生日派对很棒,但是美中不足,生日蛋糕不是我喜欢的巧克力蛋糕,而是胡萝卜蛋糕。”

2.希求“更好”的“但是”:“我很喜欢我的新房子,但是我朋友约翰的房子比我的还大,采光也比我的好多了。”

3.“害怕”的“但是”:“我实在是受不了我的工作,但现在就业状况这么差,我怎么能找到其他工作呢?”

然而,事实证明自我的有限感是可以克服的,从客观的科学角度可以了解这些受限、焦虑、恐惧等感受,只不过是神经元在饶舌而已;在本质上,这些感受都只是习性,而习性是能够断除的。

根除习性的方法就是禅修,“禅修”的藏文是“gom”,字面意义是“逐渐熟悉”,佛法禅修就是逐渐去熟悉你的自心本性。

七、禅修的方法

佛陀纯净的教法归纳为:佛法僧,贪嗔痴,戒定慧,身口意,觉正净。

贪: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嗔: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痴:根本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嗔的反应。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

戒:道德的有规范无害他人的生活标准,对治过分的贪心。

定:对于内心的专注和耐心的培养,对治过分的暴躁和没有耐心引起的嗔恨。

慧:对生命和宇宙实相的如实了解,对治愚痴。

觉正净是用戒定慧根除了贪嗔痴之后净化好了身口意散发出来生命的光辉与尊严。

佛祖说禅修的方法有四万八千种,因人而异。

八、结论

禅修是获得快乐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