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疾病的“灾后心理重建”——记杜洺君老师的心理舒缓辅导培训
1/N:我是心理治疗学派的一种
N+1:加入自己,为心理治疗多一种可能
——杜洺君
个人简介
社会职务:
*湖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 理事
*武汉大学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心 讲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肿瘤中心护理部 心理舒缓小组 组长
专业资质: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家庭系统治疗师
*企业培训策划人
公司职务:
* 武汉市梧桐心理科学研究院 法人
*武汉市[梧桐基金]发起人
注:[梧桐基金]是专项资助肿瘤贫困患者,为每位受助者提供每月500元,为期6个月,共计3000元的生活资助。资金来源是朋友圈定期捐助,学员捐助;2014年至今每月资助2-4名患者,传递温暖,传播爱的力量。
当杜洺君脚踩细跟高跟鞋、披着一头乌黑秀发袅袅走进学术报告厅的时候,全场学员“好奇的”盯着这个看似外表纤弱又气质斐然的女老师,而她开口的第一句是“接受是疗愈的开始,我曾经也是乳腺癌患者”。心理咨询师和乳腺癌患者的组合,让大家“更为不解”。杜老师莞尔一笑,云淡风轻的又是一句,“不知道大家有无看过朱德庸的漫画——《每个人都有病》?”
2014年,杜洺君因为生病开始和武汉协和医院肿瘤医院“结缘”。生病让她思考“疾病对于个人的意义”,在阅读了大量的心理学理论后,她把这些书本的知识往自己身上“套用” ,学习怎么用心理学疗愈自己。而“推己及人”,她尝试探索“疾病对每个人的意义是什么”,带着“这一生我为何而来”的使命感,和“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多人文关怀”的心愿,她加入协和医院肿瘤中心舒缓疗护小组。
协和医院肿瘤中心舒缓疗护项目于2015年11月开展,在院领导和护理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前瞻指导下,从危重病人的临终辅导开始一步步探索,到现在做到对于入组项目的患者,从患者初入医院的开始,到整个治疗期间,专家一对一辅导,专人一对一评估,在家疗养期间,定期定人电话回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致力于为患者提供科学、专业、周到、细致的医疗服务。
自担任心理舒缓小组的心理咨询师以来,杜洺君每周四开展一天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个案辅导2-3名,团体辅导10-20人左右。截至2017年9月,杜洺君开展了260多个个案心理辅导,积累了丰富的心理治疗经验。
在3月14日上午时长两个小时的培训课程中,面向在场的六七十名专业医护人员,杜洺君老师以《肿瘤患者心理舒缓辅导概要》为主题框架,围绕心理疗护的原理和目标、心理治疗的评估及操作控制技术、评估心理辅导的效果和界限等几个方面,结合咨询案例进行详细阐述。
就像“从汪洋大海里鞠一捧水”,我们也只能从杜老师的精彩讲述中截取片段,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医护工作人员,共勉!
疾病也许是人生的“512”,心理舒缓工作就是灾后重建。
在和患者的不断交流中,一次一次回到患病的起点,这种过程痛苦且艰辛,沉重而喜悦。患者会问“你也得过病,你怎么活成这样”,我想说的是,疾病疗愈的关键之处除了借助外界的帮助,更需要启动内在的力量去帮助自己。
2017年11月,我接触过一个73岁身患乳腺癌、直肠癌的老人,由于当时老人的状态、和家庭的关系都不是很好,所以他家人求助于舒缓疗护小组。我去见这老人的时候,前五分钟她都不讲话,我们之间没有任何语言上的交流。我只是半蹲着拉着老人的手,静静的看着她那双饱经岁月风霜的眼睛。“想回家是吗?”当我问出第一句话,老人的眼泪“刷的”一下就下来了,后面我们聊了三个多小时,结束后老人的女儿感激的抱住我。
故事的结局是,老人最后还是去世了。老人的家人说,很感谢我、感谢协和医院肿瘤中心舒缓疗护小组,让他们少了很多遗憾。——少点遗憾,多给世界留下美好,这也是我们工作存在的意义。
当下心理学有400多个疗派,我个人常用的疗法,更多导向是——从现在开始我往哪个方向走。接受疾病本身,多问“HOW”,少问“WHY”,真实、启动、重塑、新生,带TA看见残缺的自己和改变的可能性。
看见 觉:看见是最大的智慧,很多患者是逃避型的,分裂型的;语言是很有疗愈作用的,我会讲当时我生病时候的想法,“我得了我应该得的病”。
力量 信:在交流中我会问患者“你感觉你现在在哪里?泥土,地狱的多少层……现在有N条路,电梯、木板、遥控器”,患者就会顺着我思想往下想,这是语言的力量,也是道路的力量。
改变 程:辅导过程中我会讲解疾病产生的原理,改变对事情发生后的情绪反应。(“1开3”方法:1——发生的事情不会改变;3——我可以改变这件事引起的情绪和感受;我接受这件事情的发生;寻找这件事对我价值和意义,积累经验假如我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情会如何处理。)
智慧 式:在辅导中有人问我,“杜老师,我能化个妆吗?”我会这样答,“要的,每个人都有责任让这个世界更美好。”
心理评估的关键词
尊重:我们没有任何资格去悲悯任何一个人。
界限:患者(我)和心理咨询师(你)——我允许你跟我聊,我的情绪在“客厅”,我顺便把你的“洗手间”都扫一扫。对心理咨询师的建议:对方跟你不同步的情况下是感受不到你的;只在允许的范围内工作,并且全身而退。
专业:专业的评估技术和评估方法。
有限:有一次,约好对一个患者治疗,见面时两人互相注视后,他忽然说“对不起我今天不能和你谈”,我说“需要的时候你可以随时找到我”。——你会发现,面对有些人,你话说不出来,要承认自己有时是“有限的”。
肿瘤的印记——内核
☆ 爱与被爱
☆ 尊重与被尊重
☆ 接受与被接受
你有心理创伤吗?百分百的人都会有。
孩子的哭泣,老师的责骂,恋爱的分手……没有分辨觉知,身体会复制大脑的印记。
身体会记得所有发生的事情,大脑会选择性记忆,病变是有不断情绪的累积。
松动限制性认知
很多人认为,得了癌症一定离死不远。
在“白板实验”中,很多人会看到白板上的黑点,却看不到余留的一大片白;会看到五道题中的一道错题,却看不到其他正确的80%……
在我们过去接受的教育中,我们得到的是“标准化”的答案,看到的是“非黑即白”的世界,这会让我们的大脑会陷入惯性思维的模式,生病了也是如此,病人往往只看到病的负面影响,看不到它所带来的正面因素。
有个病人在接受了几次化疗、花了20万后,见不到治愈的效果要跳楼。这时我对TA说,金钱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你有能力为花费20万挺好的。——要学会看到事物的另一面,思考和解决问题时候允许更多的存在。
写给患者的心理处方
☆ 关系是双人舞,主动权在你手里。
☆ 把期待装换成一个小小的行动。
☆ 事情和事实背后是感受,你是勇敢的。
☆ 生活不易,生命崎岖,疾病是一个路牌,看到它朝着生的方向前行。
☆ 谢谢你来到的生命,对不起我的身体,我爱你,带着爱送你走。
心理辅导者的自我界定
☆ 我是有限的
☆ 感谢允许,角色交还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通过这两个小时的交流,大家对杜老师有一个立体、深刻、全面的认识。她是一个乳腺癌的康复患者,让身边患者看到了希望;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在她身上看不到奔五女性的年龄状态。她身上自然流露出来的优雅、乐观、向上精神,是我们每个人的学习榜样。
正如杜老师所说:“人类的起源有三百多万年的历史,总有一天我们的肉身会消亡;但活着的时候,要过好当下的每一刻。协和是我生命的起点,我爱这里,我爱自己所做的事情!我们共同的心愿是——让患者拥有更有尊严、更高品质的生活,取得这场人类与癌症大战真正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