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年体检,还是查出了癌症?难道体检不管用了?

文 / 京东中美医院
2018-02-28 09:22

有些人为什么每年体检都正常,但还是会被查出癌症呢?甚至到了癌症晚期了?不是坚持有规律的体检是早期发现疾病的重要手段吗?

然而,很多肿瘤的早期病灶较难被发现;此外,有些癌症从发现到病人死亡可能只有几个月。不过,下面这些本能够避免的情况,也往往能够导致“年年都正常,突然被查出肿瘤”的情况发生:

一、为省钱一些检查没有选

与肿瘤等有关的项目选择的很多,如胃镜、彩超、外科检查等。其中彩超检查率很高,达96.5%以上。可见,人们对这项检查认可度高。

此外,据市场调查显示,各个体检中心在体检套餐中,选择肿瘤标志物这一项的,并非全部覆盖。需要大众了解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有AFP(甲胎蛋白)、CEA(癌胚抗原)、CA125(癌抗原125)、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GPT(谷丙转氨酶)等。

AFP对肝癌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PS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糖链抗原类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CA153等,对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乳腺肿瘤的检测,均有重要意义。

二、 怕痛苦一些项目不敢查

1、胃镜

“在健康体检中,不足1%的人会选择胃肠镜。”专家指出,大众之所以逃避胃肠镜检查,一是因为准备起来较麻烦,二来是因为检查者怕痛苦。

胃癌的早期表现非常隐秘,目前的CT、彩超等技术无法法捕捉到如此细小的变化,因为早期胃癌仅有胃镜下胃粘膜的改变,在CT或者彩超上几乎难以分辨,只有在肿瘤发展到中晚期,形成较大肿块或者形成淋巴结转移后在CT上才能见到肿块。胃内的病变一般最多、最先发生于胃粘膜,因此胃镜是检查胃部疾病的首选。

胃癌高发的日本,政府把胃镜检查纳入免费体检中,提倡国民40岁以后每两年至少做一次。

专家建议:普通人群可每五年做一次胃镜,做了胃镜发现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等胃癌的危险因素的人应结合医生建议进行复查。对于已有癌前病变的高危人群就需要每两年至少做一次胃镜了。”

2、肛门指检

肛门指检是筛查肛肠疾病最基本、有效的手段,有60%的直肠癌是可以通过它检查出来的。医生用一根手指伸进患者肛门进行触摸,不需任何辅助设备,是一种简便易行却非常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被戏称为「一指禅功」。

外科检查中,医生会要求触诊,但被很多人拒绝了。很多人认为,花了钱,不用仪器,只是用手摸,没意义。很多人放弃,认为是一项“酷刑”,又难受又难为情。

而实际上,小到息肉、痔疮,大到癌症等疾病,都可以通过直肠指检来发现。另外,通过直肠指检,可触到男性检查者的前列腺,帮助发现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癌;可通过触及女性检查者的子宫,发现有无子宫后倾、子宫颈肿瘤、附件肿瘤或炎症等。

3、大便常规检查

至于留大便,很多人表示太麻烦又嫌脏,认为自己年纪轻轻,上厕所很正常也很规律,不会有大问题。然而,大便常规是临床三大常规之一,主要包括大便颜色、形态、细胞、潜血,对消化系统疾病、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大便常规一般能查出的常见疾病有:炎症性肠病、肠癌、溃疡、肝硬化、息肉、胆道疾病引起的出血等。

此外,医生问诊,会问是不是有肿瘤家族史,很多人可能会不假思索地答:“没有。”

“有时候,只是被检者不愿意说。其实,如果医生知道你有相关疾病的家族史,会告诉你很多注意事项。”有研究认为,有肿瘤家族史的人患癌几率,比其他人要高6~12倍。

三:不重视一些建议被忽视

因为当事人的不重视,导致许多早期病变的征兆尽管在体检中被查出,但却被遗漏掉。

很多女性的体检报告上都有“纤维瘤”、“乳腺结节”、“小叶增生”等字样,医生大多会写上“建议门诊进一步检查或随访”。不过,真正根据这些建议,专门去门诊复查的患者可谓凤毛麟角。原因之一是大家对这些问题不太重视———因为这样的病看起来“太常见了”。

针对上述情况,癌变的几率的确很小,几百个乳腺结节或纤维瘤的患者里面可能还没有一个人会癌变,但这些异常确实是最常见的早期病变的症状之一,如果引起重视,就能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