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越早练太极,辅治效果越好!
通过百度学术检索发现,太极拳对肿瘤的相关论文有81篇,有5篇属于最新发表。它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肿瘤患者练太极后发生的多种变化,既有对肿瘤患者如肺癌,乳腺癌等具体病症的研究,也有对一般肿瘤病免疫功能、癌细胞等共性研究。由于太极拳是一项综合身心的运动,对一般癌患者共性研究的价值具有大众普适性。
肿瘤放疗患者癌因性疲劳(英文简称CRF)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除了肿瘤本身引起的患者生理、心理因素改变可导致CRF外,各种肿瘤治疗方法诸如放疗、化疗等均可加重患者疲劳程度,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更甚者导致死亡。因此也流传着肿瘤患者属于“累死”的说法。
研究显示,80%接受放疗的癌症患者可出现早期疲劳,而30%的患者在放疗结束后疲劳仍长期存在。在接受放疗2~5周的肿瘤患者中疲劳发生率为84.9%。由于放疗的相关疲劳常会使患者干扰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或停止接受治疗,从而严重影响癌症的治疗效果,甚至降低癌症治愈的可能性。因此,寻求有效的干预放疗疲劳的措施显得非常重要。(见参考文献)
虽然有多种干预措施,但太极拳可能是减缓衰老、解决癌症癌因性疲劳相关问题的最佳选择。(见参考文献)
由于癌症幸存者大多年老、不活跃,经常因为治疗的副作用而行动受限,他们需要安全实用且有效的运动形式。因此,运动舒缓,时刻注意心静体松的太极拳常是癌患者们的运动首选。(见参考文献)
一个人身体衰老,癌细胞聚积的主要原因是免疫功能退化,尤其是免疫细胞中起主导作用的T淋巴细胞的数量减少,活性下降较为明显,致使癌症患者很难走出癌因性疲劳的阴影。
由虞定海教授等研究者进行的研究证明,练太极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具有正面影响。太极拳练习组受试者进行16周太极拳练习。结果显示:16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太极拳练习可明显延缓淋巴细胞表面CD55蛋白表达的增加(p0.05),而对CD4:CD8比值及淋巴细胞表面CD59表达无显著影响,也有助于延缓淋巴细胞表面补体调节蛋白CD55表达的升高。
国内还有实验发现,练15分钟太极拳后,唾液中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可以增加10% mg ,这对癌患者康复无疑是一大好消息。据媒体报道,四川癌症康复会目前在册的会员已有3000多人,现在常年习练太极的已达到300人。(见于成都晚报记者孟武斌 )
然而,当前的现状表明,多数肿瘤患者对太极拳认知仅限于一般了解。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虽然患者太极拳知晓率为100%,但很多患者仅限于对太极拳这一名词概念的了解。大多数患者对太极拳的认知仅停留在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拳术这一层面上,而对其习练方法和健身原理并不知晓。
一般来说,一个人文化程度越高,对生活的感悟力就越强,因而,在面对生活中的重大负性事件(如罹患恶性肿瘤)时就能表现出较强的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本研究显示,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患者具有太极拳锻炼意愿的百分比显著高于文化程度为中学及以下的患者,这表明前者的生活态度更积极,更渴望能通过有效方法减轻放疗疲劳,提高生活质量。因此,能够对太极拳进行深入认识,这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但当癌症患者处于重度及以上疲劳程度的时候,练太极的意愿就会降低,根据运动生理学,这时也不宜进行运动练习,否则不但可能达不到锻炼效果,还容易运动出新问题来。因此,采用太极拳锻炼干预肿瘤癌因性疲劳应尽可能放在早期,也即在患者出现重度疲劳之前及早进行科学锻炼,这样辅治效果会更好,康复也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