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生“小马哥” 挑战手缝蛋膜 董卿为他变“表情包”
扬子晚报网1月22日讯(通讯员 杨晨 记者 杨彦)狮心、鹰眼、妇人手,钳子、镊子、手术刀,解放军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医生马驰原“刀尖起舞”,在3000次心跳的时间里,成功挑战蛋膜移植精细缝合。在央视《挑战不可能》栏目21日的节目里,马医生“手缝蛋膜”的技术震惊了一众评委、观众!
鸽子蛋、鸡蛋的蛋膜有多薄,大家都有大概的印象,马驰原医生在央视节目中的挑战,模拟的是脑科手术的过程,但是难度却高多了。他要在40分钟时间内,在不损伤蛋膜的情况下磨破鸽子蛋蛋壳,再用手术刀取出一块蛋膜来形成缺口。然后用敲开蛋壳取出一块鸡蛋的蛋膜来,缝合“移植”到鸽子蛋的蛋膜上。最后倒置鸽子蛋,蛋液10秒没有流出才算“手术成功”。
让我们来看看这场“手术”全过程
1,成功分离出鸽子蛋蛋膜
2,“植皮”缝合开始,第一针
3,第二针
3,第三针
4,第四针
如此精细的手术有多难?看看嘉宾们都成了“表情包”
钻刀每分钟5万转,磨蛋壳一点不能着急;蛋膜薄如蝉翼又不耐拉扯,能承受的力量只有人脑膜的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缝针比头发还细,任何手抖都可能扯碎蛋膜……在最后的30秒,马驰原医生举手示意“手术”完成,倒置鸽子蛋后,观众齐声倒数计时10秒,手术成功!
挑战选用鸡蛋和鸽子蛋,这是为什么呢?马驰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拿出了一个3D打印的人脑训练模型。模型没有“头盖骨‘”,可以看见模拟的视神经、血管等,放入模型内的鸽子蛋模拟的就是人脑内的肿瘤。医生要操作器械通过鼻腔进入“人脑”, 避开神经和血管,将“肿瘤”切除。鸽子蛋的外壳代表人薄薄的颅骨,蛋膜就是脑膜,蛋白是肿瘤,而蛋黄是正常脑组织。医生就要把蛋壳磨开,把蛋膜切开,把蛋白吸掉,而不能动蛋黄。
医生在练习时从严要求,难度大于正常手术,那么在面对真正患者时才能更游刃有余。
站在《挑战不可能》的舞台上,面对着操作设备从容淡定,他是《挑战不可能》首位外科医生,患者心中“难得的好医生”,同事亲切的称为“小马哥”,曾获得“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年度奖”青年奖,明明可以靠颜值,却非要靠才华。
工作照也帅气
瞧瞧这一水儿的好评
扬子晚报也曾经不止一次报道过他的手术。2016年11月,马驰原为一名脑中长肿瘤压迫到语言中枢的患者做手术。以前这样的手术,医生只能模糊定位,即便最后肿瘤切除了,患者术后也极有可能变成了哑巴或瘫痪。所以,马驰原为王平进行了“术中唤醒”,在开颅的情况下,将患者唤醒,通过和患者“聊天”配合电极刺激,确定正常语言功能区的定位,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又能保留语言功能。
而在另外一场手术中,马驰原主任联合妇产科麻醉科一起,为一名通过试管婴儿怀孕三个月的女士取出了脑中肿瘤。为了尽量减少对胎儿影响,原本至少一个半小时的手术被压缩到40分钟内顺利完成,出血量只有十几毫升,保住了患者肚中的双胞胎。
大家可劲儿夸他,人家的画风是...
图片均由“”白衣战士南总人”微信公众账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