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故事,你有眼泪么?他从几万癌症患者中脱颖而出

文 / 就医八点整
2018-01-02 13:16

我有故事,你有眼泪么?他从几万癌症患者中脱颖而出

(前排左一为国家卫计委疾病控制局毛群安局长,前排中间男士为陈洪广)

“抗癌没有诀窍,只需要记住两点:一正确认识癌症,思想不要悲观;二千万不要乱投医。”上周六,全国抗癌优秀故事颁奖活动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来自武汉的抗癌明星家庭获得者陈洪广说。

1

安排好家里的事

陈洪广是黄石阳新人,还有两个月,就满72岁,2012年5月,单位例行体检的时候,检查出有肺癌。而就在前一天,他还带着他的退休人员组成的篮球队,在外面打比赛。

体检时,医生告诉陈洪广,把领导叫过来看结果。陈洪广心里咯噔了一下,他知道肯定是自己的检查有问题。当了一辈子的领导,曾经也帮很多同事来看过检查结果。他告诉医生,自己曾经就是单位的领导,可以承受住。医生说,他的肺部片子有个阴影,可能是肿瘤,建议进一步做CT确诊。

陈洪广回家后,对照着2011年12月份才拍的片子,发现果然多了一块阴影。因为工作的原因,陈洪广一直在阳新,而他的爱人在武汉。

把阳新家里的所有事情安排好,他给爱人打了一个电话。他对爱人说:“告诉你个不好的消息,我肺部有问题。”爱人鼓励他,还没有最后确诊,千万不要害怕。还帮他联系了武汉的医生。去的第一家医院是梨园医院,因为刚好有亲戚在那上班。老教授看了片子,建议他去同济。陈洪广心里想,自己住在马房山,要是去同济医院看,多不方便呀,于是就选择了广州军区总医院。

2

听医生的话治疗

医院给陈洪广安排了PET全身检查,确定是肺癌。6月9日,又通过病理检查,确定是小细胞肺癌。小细胞癌是肺癌中最凶险的一种,病情易变化,还容易转移到大脑。

陈洪广跟主治医生讲了自己的三个治疗原则:1、一切都听你的;2,治疗过程中有什么问题,都和自己商量,不需要找他的家人;3,药品不论贵还便宜,只要合理都可以用。而医生也向他表态,会用最好的办法来为他治疗。

一切都是按部就班。陈洪广回忆,从2012年6月到2013年元月份,他都是独自在医院治疗,因为他不想把自己当病人。

大女儿从深圳特意赶回来照顾他,被他赶回家了:“你们工作那么忙,我的病,自己完全可以应对。”

他告诉爱人,你不用每天都来医院看我,也从来没有让爱人在医院住过。

他每天5点多起床,坚持每天在医院内锻炼。他每天都自己去医院食堂买饭,偶尔让爱人送些汤。甚至在化疗的时候,都是自己边吃饭边打针。第4个疗程的化疗时,副反应很大,总是吐。可每次吐完,他都是涑下口,再继续吃。因为他明白,不吃东西自己就没有营养,就不能抵抗化疗副反应。

我有故事,你有眼泪么?他从几万癌症患者中脱颖而出

3

出现天大喜讯

化疗久了,陈洪广的头发都掉光了。到第八个疗程时,因为白细胞过低,终止了化疗,而癌还没有完全消失。

出院后,去湖北省肿瘤医院找陈延昌教授开了一个方子,就再也没有去大医院。每次就在阳新中医院开药。

没事,他还到图书城去看关于肺癌的书,几年下来,他看的书不下于30本。听人说郭林气功对肺癌的康复作用非常好,他实地考察后,一直坚持练习,最近还有开班教郭林气功的想法。

每年陈洪广都会做2次检查。而从去年开始,出现了一个喜讯,结果显示癌细胞没有了。今年做了两次检查,依然没有癌细胞。

4

榜样的力量

我有故事,你有眼泪么?他从几万癌症患者中脱颖而出

12月9日,全国抗癌优秀故事颁奖活动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召开了总结表彰大会。陈洪广随身携带着近两年的检查报告上京领奖。“感谢家人对我的理解和付出,感谢麦特家园的病友们的相互支持和鼓励。”陈洪广说。

全国抗癌优秀故事评选活动于2017年6月25日,在北京鸟巢国家体育中心正式启动。在线收集579份作品,期间线上评选平台共吸引公众投票点赞150万次,总浏览量累计高达500万次,所有作品通过综合社会投票以及专家评审团进行审查和初选,最终加权评选出“抗癌明星家庭”“抗癌明星患者”“抗癌明星医生”“抗癌明星组织”4类大奖,177个获奖个人和团体奖项。

“一家十人得癌,我就不信我战胜不了命运,我一定要抗癌胜利。”来自杭州的抗癌明星家庭获得者章继红说。

“都说卵巢癌愈后很差,可我复发了6次,每次都挺了过来。不仅如此,我还义务教大家郭林气功,带着大家群体抗癌。”同样来自杭州的全国抗癌明星陈永敏说。

40岁高龄才产子,42岁患上大肠癌,先后四次原位癌复发,来自上海的全国抗癌明星朱仲英说:“每次手术,我都用意念告诉自己,伤口一定要快点长好,病情一定要快点好。”

5

专家的点评

专家评审团支修益教授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活动传递国家对于癌症群体“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和“要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摆在首要位置”的决心,树立癌症患者积极,阳光向上的品质,号召更多社会资源和力量关注癌症防治,支持癌症患者积极抗击疾病,走向康复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