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34年:这辈子和肺癌摽上了——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肺癌学组组长支修益教授访谈

文 /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17-08-30 22:33
从医34年:这辈子和肺癌摽上了——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肺癌学组组长支修益教授访谈从医34年:这辈子和肺癌摽上了——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肺癌学组组长支修益教授访谈

支修益

记者 | 刘浩生

编辑 | 董杰

● ● ●

有这样一位教授,他从1983年到2017年,整整34年一直专注于肺癌防治工作;不论是早期在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医院,还是后来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他都一直致力于建立属于中国的肺癌预防及治疗体系;他经历了第一代肺癌化疗药物和传统开胸大创伤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因此一直致力于不断推动肺癌诊疗新技术新药物的引进及肺癌早诊早治理念的推广;他是我国控烟与肺癌防治领域的领军人物,也是我国胸外科肺癌诊疗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他就是“这辈子和肺癌摽上了”的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教授。采访中,支修益教授讲述了自己34年的临床工作,回顾了我国肺癌防治事业的发展轨迹。

住院医师阶段:夯实基础的第一个10年

1983年,支修益从北京第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前身)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市结核病肺部肿瘤研究所医院胸外科(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医院前身)。北京市结核病肺部肿瘤研究所医院地处北京通县(现通州区),是当时我国结核病肺部肿瘤的第一家专科医院,也是当时我国普胸外科最大的培训基地,仅胸外科的床位数就接近180张。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医院是我国胸外科发展的摇篮,为我国培养了大批胸外科的学科带头人。在这里支修益掌握了胸外科常见疾病特别是肺癌的诊断、治疗技术,结识了我国胸外科领域许多的老前辈和专家学者,也夯实了肺癌外科手术的基本技能。

在行医的第一个10年里,支修益从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成长为胸外科主治医师,通过进修普外、学术交流、理论学习、手术实践、管理患者等工作,奠定了其胸外科专业生涯的基础。支修益教授回忆说:“那时候我一个人就要管30多名患者,特别是在我刚刚参加工作的第一年,由于文革后恢复高考后的第二批毕业生还没有到来,几乎整个病房就只有我一个住院大夫来管理,每天都‘泡’在手术室,这在目前是很难想象的。当时我经常参与胸外科重大手术和抢救工作,积累了很多宝贵的临床经验。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期得到了非常宝贵的锻炼机会,对我掌握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外科手术基本操作都很有帮助。不仅如此,当时临床工作非常辛苦,一周要上6天班,周日早上查完房后才能回家,周日晚上还要赶回医院。那时严格的胸外科专科医师培养制度使我们这一代胸外科医生养成了严格自律的习惯。”

支修益最终聚焦肺癌防治领域与我国当时的疾病谱变化有关。他介绍,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我国结核病发病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以此同时,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到了90年代初期,北京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胸外科收治的患者50%以上为肺癌患者。同时,支修益还发现,多数肺癌患者是在出现临床症状后才来医院就诊,85%以上的患者确诊肺癌时都已经到了晚期或局部晚期,错过了外科手术根治性治疗的最佳机会。而那时肺癌的化疗(第一代细胞毒化疗药物)不仅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大,而且治疗效果也不佳,许多患者对化疗感到恐惧;传统开胸的肺癌外科手术创伤大,手术切口40~50 cm长,还会切断胸壁肌肉、切断1根肋骨,而且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高,同时由于早期肺癌所占的比例低,所以肺癌手术后的五年生存率低。支修益将众多肺癌患者的疾苦看在眼里,在结核病医院工作的他坚定了聚焦肺癌防治领域、专门从事肺癌诊疗和临床研究的决心。

为了提升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水平,80年代末期,在我国著名胸外科肺癌专家徐嘉彰教授的领导下,支修益参与了北京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胸外科肺癌化疗病房的建立,在我国率先开展了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和临床多中心研究。支修益教授介绍说:“我们制定了当时最新的胸外科肺癌诊疗常规和临床路径,邀请国家知名肺癌专家来胸外科肺癌化疗病房会诊。90年代初,我坚持每星期一上午到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出门诊,跟随我国著名胸外科前辈黄国俊、张大为教授出诊,从老前辈身上学到了许多肺癌诊疗新知识和宝贵临床经验。那个年代,在黄国俊教授、孙燕院士、殷蔚伯教授带领下,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就建立起肺癌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每星期都会安排有胸外科、肿瘤科、放疗科和肺癌相关学科医生参加的联合查房和病例讨论,可以说是我国肺癌MDT的倡导者和先驱者。”

主任医师阶段:锁定肺癌的第二个10年

第二个10年,支修益由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医院胸外科的一名主治医师成为副主任医师,由于他先后担任过胸外科团支部书记和医院团委副书记,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以后,当选为北京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府特约监察员,市卫生局、市委统战部和农工党北京市委领导一直想让他从事医院管理或行政管理或党派工作,支修益明均婉言谢绝并确表态将一直热衷于肺癌防治和胸外科临床工作,他一次又一次放弃了弃医从政走上领导岗位的机会。

支修益认为在副主任医师阶段一定要锁定一个亚专科专业作为学科发展方向,要在自已锁定的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的临床研究与探索。既然选择了普胸外科和肺癌防治专业作为发展方向,就一定要利用在民主党派、人大代表和学术团体中身兼多职的便利条件,多方面推动我国控烟与肺癌防治和肺癌规范化诊疗事业的发展。他是这样说的,也的确是这样做的。

支修益在回忆这段经历时深情地说:“在那段时间,作为北京市人大代表、市政府特约监察员和北京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常务副主任委员,我开始特别关注控烟与肺癌防治,积极推动肺癌规范化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在已经更名为北京市胸科医院领导和胸外科李世业主任的大力支持下,参与创建了胸科医院胸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初步勾画出肺癌外科围手术期管理的模式雏形,并在全国胸外科肺癌领域较早地开展了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和术前新辅助化疗临床多中心研究。这期间,在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李保荣理事长的大力支持下,将中国癌症基金会肺部肿瘤咨询中心挂靠在北京结核病研究所,团结北京、上海和广州胸外科和肺癌领域专家共同构建了我国肺癌规范化防治的技术平台。”

那时,支修益作为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青委会主任委员,作为北京市政府特约监察员和市人大代表,积极为北京市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谏言献策,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建议和议案。此外,他开始注重控烟与肺癌防治科普宣传工作,频繁走进电台电视台媒体访谈间,担任了北京市卫生行业和广播电视行业政风行风评议检查组组长,更是在推动北京市在加强控烟与肺癌防治科普宣传方面做出了积极的突出贡献。

支修益介绍,通过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府监察员的提案和建议,希望北京市市委、市政府和宣传部门重视肺癌防治的科普宣传。“当时,我们与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开辟了‘肺腑之言’肺癌防治系列谈,让更多的临床医生能够走出医院诊室、走进媒体访谈间,让社会和百姓知道肺癌是可以有效预防的;早期发现的早期肺癌,是可以通过外科手术达到根治的治疗效果;即使对于局部中晚期肺癌,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也能有效延长生命;针对晚期肺癌患者,可以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和镇痛治疗,在延长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肺癌患者的生命质量。”

在老一辈胸外科专家辛育龄、徐乐天、蔡廉甫教授的推荐下,支修益成为北京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委员,由学会委员发展为学会常委、副主任委员和常务副主任委员兼胸外科学组组长,在学会主任委员徐乐天和王天佑教授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并策划北京胸外科学会日常的学术交流活动,成功策划并主持召开了第1~6届北京地区胸外科年会和第1~3届华北地区胸外科学术研讨会,推动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胸外科事业和肺癌防治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从医34年:这辈子和肺癌摽上了——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肺癌学组组长支修益教授访谈

科室团队合影

学会经营和管理阶段:承担更多责任的第三个10年

支修益教授告诉记者,在执掌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阶段,除了关注本专业和本学科的学科进步与发展外,特别重视调动承办学术年会和地区学术研讨会的医疗机构和胸外科医师的积极性,推动当地的胸学科学科发展和肺癌防治工作的进步与发展,特别要推动从胸外科单学科、单一治疗模式,尽快转变为肺癌临床多学科、预防和治疗并举的肺癌治疗模式。

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更好地推动我国肺癌防治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在从医第三个10年到来的时候,从美国迈阿密大学癌症中心研修回国的支修益,痛苦地做出了新的选择——离开了培养抚育他20年的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医院,在时任首都医科大学杜金香校长、北京市卫生局金大鹏局长、北京医学会蔡志敏秘书长和宣武医院张建院长的大力支持下,在宣武医院建立了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

在时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建院长的鼎力支持下,作为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和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的支修益教授开展了多项工作来促进胸外科和肺癌学科的进步与发展:第一,参与创建了首都医科大学胸心血管外科学系并担任胸外科学组组长,进而首都医科大学又拆分出成立了胸外科学系、心外科学系和血管外科学系。第二,在首都医科大学的鼎力支持下,参与创建成立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并担任肿瘤学系副主任兼肺癌学组组长,整合了首都医科大学肺癌相关学科专家资源。第三,在宣武医院张建院长的支持下,从北京市和全国网罗了多位胸外科和肺癌学科骨干,大胆引进人才,搭建起目前在全国有很高影响力的胸外科人才梯队和专家团队,并在首都医科大学徐群渊、吕兆丰和王晓民校长的大力支持下,打造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的国际品牌。近15岁的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已经成为支修益教授实现自己梦想的理想舞台。第四,在原卫生部医政司授权和领导下,牵头组织全国胸外科和肺癌防治领域的专家,制定《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和胸外科常见疾病临床路径,为我国肺癌规范化诊疗和临床路径做出了积极贡献。第五,通过几十年的临床年实践,支修益教授充分认识到肺癌预防和早诊早治的重要性,他以人大代表和政府监察员的身份积极参政议政,近20年来积极向各级政府发出呼吁,重视与新闻媒体合作,向社会宣传肺癌早诊早治和控烟戒烟的重要性,提醒民众一定要重视防治“三霾五气”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科学有效地预防肺癌。

除了在医院胸外科和肺癌学科建设方面开展了许多工作外,在医学会、医师协会和健康教育学会层面,支修益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和贡献:他于2008年创建成立了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开展了许多积极推动首都胸外科学科和事业的工作,得到了胸外科学界的认可和称赞;同王天佑教授等一起参与创建成立了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在我国普胸外科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为了更多地聚焦肺癌防治和微创外科手术,支修益在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和中国医促会胸外科分会的框架内都成立了肺癌专业学组,2013年创建成立了中国胸外科肺癌协作联盟、中国控烟协会肺癌防治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促会肺癌预防与控制分会,为此他走遍了全国各个省份,付出了许多辛勤汗水。他骄傲地说:“不论是在首都医科大学或宣武医院,无论是在首都医科大学或其他各省市医科大学,不论是在北京医学会和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学会,还是在全国其他省市医学会,成立胸外科分会或胸外科学会肺癌学组时,几乎都有我的身影。我只是众多在默默推动我国胸外科和肺癌防控事业发展的普通志愿者中的一员。”

为了促进我国肺癌防治领域医生的交流,支修益教授牵头,与吴一龙教授和叶玉坤将军等于2004年9月在南京创办了“中国肺癌南北高峰论坛”,在中国胸外科和肺癌防控领域很有影响力,一路走来已经召开了七届,每一届都有非常精彩的内容和主题。

第一届在江苏南京金陵大厦举办,因此也叫金陵论坛,是我国肺癌防治领域最具有开创意义的品牌论坛和会议。

第二届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常委会会议厅隆重召开,第一次把中国控烟与肺癌防治提上日程,并发表了著名的《北京宣言》。

第三届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办,这届肺癌南北高峰论坛团结并聚集了中国抗癌协会、中华医学会、中国癌症基金会和中国控烟协会的中国声音,还融入美国的国际肺癌研究协会的同志准备的资料。在会上,专家发出呼吁,希望利用该平台在探讨肺癌的诊断新技术、治疗新药物、专科医师培训的学科进展的同时,呼吁大家要重视肺癌防治科普宣传,进一步加强多学科协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王辰院士、钟南山院士在会上做控烟宣传,也创建了中日韩肺癌论坛,启动了海峡两岸的控烟预防合作。

第四届中国肺癌南北高峰论坛在广州举办,时值广州亚运会召开,在会议提出了“无烟亚运、无烟亚洲”的宣言。由于外伤,作为论坛主席的支修益拄着拐杖上台宣读了会议宣言,当时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院士号召更多的呼吸内科医生积极关注肺癌防治和早诊早治。支修益教授回忆说:“广州肺癌防治高峰论坛我记得很清楚,那届有800多呼吸内科医生参加,是我国胸外科学界、呼吸学界开始关注肺癌、走近肺癌的转折点。”

从第五届中国肺癌南北高峰论坛开始,会议定为每两年举办一届,举办地点固定在北京。后来,支修益又担任了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中国控烟协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也陆续成为了联合办会单位。有了这些国家层面学术组织的加入,同时也团结几十家媒体对会议进行宣传报道,形成合力,向政府、向社会发出呼吁,希望全社会能进一步重视肺癌早诊。

第八届会议即将召开,中国医学促进会也将加入,本届年会的主题是“推动控烟立法,重视肺癌防治,规范临床诊疗”。支修益教授介绍说:“到现在为止,经过我们多年的努力,中国已经有18个省(区、市)出台了地方的控烟法规,北京、上海还出台了‘史上最严’的控烟法规,达到了很好的控烟效果。我们希望更多的无烟城市推动立法进程,更希望从国家层面为控烟立法。另一方面,目前相关省市的肺癌筛查项目发展势头良好,全国已有约50个筛查点,我们希望截至2020年能增加到100个筛查点,使早期发现肺癌成为可能,这也是此次肺癌南北高峰论坛的初衷。”

从医34年:这辈子和肺癌摽上了——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肺癌学组组长支修益教授访谈

支修益教授与患者交流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的下一个10年

支修益教授指出:“30年前,一经确诊就已进入晚期或局部晚期,而失去外科手术机会的肺癌患者比例高达85%以上,如今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这一数据已经降至60%以下。虽然我国的肺癌防治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仍任重而道远。”他认为,还需在如下方面开展肺癌防治工作。

第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在癌症高发地区推动癌症早诊早治,推动癌症筛查项目,并计划到2030年使中国的癌症病死率下降15%。因此,希望全国范围内更多的胸外科医生和肿瘤科能共同参与和携手合作,关注胸外科和肺癌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第二,加强医师基础技能培训和培训基地的建设,严格准入,并加强肺癌专科人才建设,培养出一系列优秀的专门从事肺癌诊疗及研究的人才。目前新技术不断涌现,特别是微创技术、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系统等,但这些都离不开基本训练。不论做什么手术,都需要扎实的胸外科基础。同时,一名外科医生应该有很好的绘图能力,如果能把绘图和3D打印结合起来,会大大方便手术前与患者间的沟通,还可以减少很多医患纠纷,避免医疗矛盾。

第三,锁定肺癌高发地区和高危人群,推荐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筛查,以早期发现肺癌,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若患者病灶小于2cm,其五年生存率接近100%。因此,如果能推动肺癌的筛查力度,普及胸部CT,肺癌的五年生存率将能提高15%以上,病死率也会明显下降。

第四,提出口号,让全社会关注一个被“气”出来的病,提醒大众要关注“三霾五气”,即不仅要关注室外的雾霾,更要关注室内的烟霾和内心的阴霾。对医生来说,一定要重视疾病的二级预防。

第五,医生和医学媒体要重视科普宣传工作,让更多的患者了解肺癌,不恐惧肺癌,早筛查,早治疗。

从医34年:这辈子和肺癌摽上了——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肺癌学组组长支修益教授访谈

小结

支修益教授见证了我国肺癌和胸外科事业发展的轨迹,也为守护我国人民生命健康奋斗了几十年。他曾多次提出,他这辈子就和肺癌摽上了,真心希望能有更多和肺癌摽上的人出现,集合全国各方力量,共同为实现肺癌的早诊早治,维护人民健康而努力。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7年第16期】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创刊于1986年,为中华医学会机关报。本报以“传播医学信息,引领临床实践”为办刊宗旨,积极打造“中国医学学术发布首选平台”。

欢迎订阅信息导报

邮发代号:2-683;

订阅单价:半月刊,4.8元/期,115.2元/年。

咨询电话:010-85158530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