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病情控制不理想?小心你的心脏亮红灯!
来源:风云健康
早在1976年,一项大型前瞻性研究纳入了114342名没有冠心病、没有类风湿关节炎的护士,观察了20年,其中527例后来出现类风湿关节炎,她们发生心肌梗死频率272次/100000人年,远高于正常人群。即便校正了传统的引起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如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BMI指数、吸烟、缺乏体育运动等因素后,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仍然是正常人群的2倍。
类风湿关节炎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一项危险因素。
类风湿关节炎也是血管杀手
类风湿关节炎不仅增加心肌梗死的危险,也同样增加脑卒中的危险,而动脉粥样硬化则是它们最常见的原因。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全身高炎症状态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从而增加了心肌梗死的危险。
粥样硬化的炎症假说越来越得到重视,即炎症会加速粥样硬化的形成,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往往处于高炎症的状态,约有7%的患者在40岁前便可在颈动脉超声中发现斑块,而正常人群很少这么早就发病。
控制病情是关键
因为类风湿关节炎的血管病变也是炎症引起,因此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成为预防心脑血管问题的关键。
积极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是降低心血管危险的关键。
甲氨蝶呤和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是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非常有效的药物。这两种药物不仅能有效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阻止关节破坏,多数研究结果也支持它们能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心血管危险。
如一项从2001年观察至2009年的研究,纳入1829例新诊断、无冠心病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结果显示服用甲氨蝶呤2年以上的患者和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2年以上的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分别降低了67%和76%。
发现心血管问题后该怎么做?
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中的两种的患者需要特别当心自己的心血管问题:
1)病程超过10年
2)类风湿因子和抗CCP阳性
3)有关节以外的临床表现,如出现类风湿结节、下肢皮肤发红溃疡、间质性肺炎等。
为减少心血管问题的风险,我们有如下建议:
a)戒烟。吸烟会同时增加类风湿关节炎和冠心病的发病风险,且吸烟者的疾病活动度更高但治疗反应差。
b)控制体重。即尽量保持适当的BMI指数。BMI指数(即身体质量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成人的BMI数值:过轻:低于18.5。适中:20-25。过重:25-28。胖:28-32。非常肥胖, 高于32。适当的体重不仅可以减轻关节负担,同时有利于血压、血脂、血糖代谢,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c)注意监测血脂。
d)对于有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的患者,推荐使用他汀类降脂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类降压药。
e)谨慎使用糖皮质激素和环氧化酶-2抑制剂。
总体来说,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与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生有关的全身炎症疾病,这些意外的发生极大地影响患者的预后,应当引起患者和医生足够的重视。只要积极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病情,心脑血管的危险也会大大减少。
—END—
类风湿讲堂是类风湿的健康管理平台,欢迎订阅,也欢迎类风湿患者加入类风湿交流群(543175878)交流分享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