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同普痛风专科吴建设:如何区分骨关节炎与痛风关节炎?
提起痛风,很多人都不陌生,毕竟随着人们饮食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群中患痛风疾病的人数越来越多。当痛风发作时,患处多以脚上第一跖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手指关节等部位较为常见,患处通常会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现象。然而有很多的患者朋友,甚至是部分非医师常常会将痛风性关节炎与骨关节炎弄混。今天我们来跟大家好好聊聊该如何区分这两种疾病。
1.痛风性关节炎与骨关节炎定义
痛风关节炎是一种由尿酸盐结晶(MSU)在关节及其周围积聚引起的无菌性关节炎疾病。该病的全球患病率从0.1%到10%不等,每年发病率0.3^ 6/1000。
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关节炎,其是由滑膜关节组织异常而引起的一种无法修复的关节损伤。全球大约有15%人口患此病。
2.发病机制
痛风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痛风的形成与尿酸有很大的联系,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生成尿酸600毫克,排出600毫克,保持平衡状态。如果摄入过多高嘌呤食物或者体内嘌呤代谢紊乱,那么这个平衡就会被破坏,出现高尿酸血症,血液中的尿酸超过人体溶解浓度,就会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关节软骨周围,破坏关节,出现痛风性关节炎。
骨关节炎发病机制:骨关节炎又称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病变,系由于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好发于负重关节及活动量较多的关节(如,颈椎、腰椎、膝关节、髋关节等)。过度负重或使用这些关节,均可促进退行性变化的发生。
3.临床表现
痛风关节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骨关节炎是退行性病变,它们的临床表现要从风险因素、发病速度、好发部位以及症状四个方面来谈:
风险因素:痛风风险因素主要有超重或肥胖;高血压;饮酒;利尿剂使用;富含肉类、海鲜和高果糖饮食;肾功能低下。骨关节炎风险因素主要有:年龄增加;肥胖;过多关节负荷职业(如运动员、反复蹲起的工作、提重物);反复关节创伤。
发病速度的话,急性痛风起步,可发展成慢性痛风。而骨关节的话则是一种慢性的过程。
好发部位:痛风的好发部位有小关节,如足部、脚踝、膝盖、手腕及手指关节。骨关节炎的好发部位有负重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和手。
症状:当急性痛风发作时,下肢多发单关节炎,患处会出现红、肿、热、痛的现象,甚至会出现功能障碍的情况。当其发展为慢性期后,如果仍不能控制住血尿酸水平的话,会出现痛风石。骨关节患者则会出现关节肿胀、运动受限、关节畸形和压痛的情况,并且每天早上或休息后会出现关节僵硬的情况。
4.诊断方法
诊断方位分为三种,即血液检查、关节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血液检查:痛风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进行血检时要注意是不是有高尿酸血症存在。而骨关节炎的话则血检是正常的。
关节液检查:痛风患者关节滑液检查,可在偏光显微镜中鉴定出滑液中含有的MSU晶体。骨关节炎则是关节滑液中观察到非炎性反应,即白细胞计数<2000 / mL,清晰,黏稠。
影像学检查:痛风患者X线可见关节或关节周围软组织致密结节;超声可见关节软骨“双轨征”; CT:可见溶骨样病变,对痛风石的特异性超过超或MRI。骨关节患者X线平片上可见关节间隙变窄,骨赘,以及软骨变化。
5.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根据要实现的目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总得可以概括为非药物性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三块。
其中,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主要是降尿酸,而骨关节炎治疗则是减轻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非药物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应做到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如减肥、避免摄入啤酒、烈酒、碳酸饮料,限制肉类和海鲜的摄入量等。骨关节炎非药物治疗适用于轻度症状的患者,主要要进行的操作是:减重、适当运动、理疗、关节矫形器。
药物治疗:痛风患者用药的话,在急性期,口服NSAIDs、全身皮质类固醇或口服秋水仙碱中的一种或多种联用;在缓解期或慢性期,应长期服用降尿酸药(别嘌醇、非布索坦、苯溴马隆、丙磺舒等)。对于骨关节炎患者来说药物治疗适用于中重度症状的患者,他们常用的药物有:止痛药(对乙酰氨基酚、NSAIDs、阿片类药物)、关节内类固醇、关节内透明质酸。
PS:用药的话应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不可盲目乱用药。
手术治疗:痛风患者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对于骨关节炎患者来说,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疼痛影响人体功能的患者,手术治疗方式有关节镜清理和灌洗、关节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