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到!老慢支,老寒腿,关节炎,老胃病,宫寒今冬不再犯!
今日伏贴身,一年福贴身!
今天就正式入伏了,最热的时候来啦!这也意味着“冬病夏治”的最好时机到了。俗话说:“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夏天一过,秋冬时节病情还是会出现反复或者加重的情况。
患有“冬病”:血压不稳、关节痛、怕冷怕风、小儿咳嗽、鼻炎的人多属于阳虚体质,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伏天是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也是体内寒凝之气易解的时期,此时通过温补阳气,活血通络等治疗方式,可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三伏贴就是中医外治法在冬病夏治中一个很好的体现,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三伏天贴一贴,夏季治病养生轻松搞定!
抓住冬病夏治关键期,用三伏贴贴走“冬病”
三伏贴是我国传统的冬病夏治的方法,由秦汉时期的三伏灸发展而来,被称为世界上最早预防医学手段。过去清朝时候三伏贴用药较猛,要把皮肤贴到起泡才行,所以只需每伏头一天敷贴。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专家呼吸科史利卿主任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专家呼吸科史利卿主任做客北京卫视《养生堂》介绍,考虑到现代人皮肤和其他的一些问题,现在的三伏贴用药温和了很多,所以也把敷贴时间延长到了,防病治病的效果更加突出。
抓住三伏关键时间,每天贴一次三伏贴,对很多老年病都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防止冬天再犯!
这些老年病都很适合贴三伏贴
一般来说,中老年人阳气不足、肺气虚弱及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疾病,在春夏通过三伏贴治疗比其他季节治疗效果好,不仅可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发生,又有助于祛除入侵体内的风寒湿邪,调整机体阴阳,达到调理宿疾和调理体质的目的。
具体来说,适合冬病夏治贴三伏贴的病症有以下几种:
1,呼吸系统疾病
史利卿主任介绍呼吸科适合贴三伏贴的疾病。
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咽炎、阻塞性肺气肿、肺间质疾病、肺功能不全、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体虚易感冒等。
史利卿主任介绍,呼吸科的病主要是咳、喘、痰、热4个方面,除了热以外,咳、喘、痰都是非常适合用三伏贴冬病夏治的。
此外,小儿生理特点为“肺常不足”,加之冷暖不知自调,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常常反复感冒。而如果用“冬病夏治”的方法,来治疗感冒落下的鼻炎是非常好的。
敷贴穴位
1,定喘穴:俯卧位或正坐低头,穴位在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处。
2,肺腧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3,膏肓穴: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宽处(或左右旁开三寸),肩胛骨内侧,一压即疼。
3个穴位组合起来帖三天,比如说头一次贴定喘穴和肺腧穴,第二次贴定喘穴和膏肓穴,第三次贴肺腧穴和膏肓穴。
先用棉签将姜汁(可以自己在家榨新鲜的)涂在穴位上,有利于局部毛细血管的扩张,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擦到皮肤觉得开热偏红一点,再贴三伏贴。
2,风湿性疾病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专家风湿科朱跃主任
老寒腿、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寒性关节痛、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颈椎腰椎退行性病变、颈、肩、腰腿痛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专家风湿科朱跃主任介绍,风湿病通过三伏贴治疗,主要适应证是那些寒性的、怕冷怕风的、脾肾阳虚的病人出现关节疼、肌肉疼。另外就是慢性疾病造成的关节疼痛,比如长期的劳损造成膝关节出现不适,也就是骨性关节炎的病人,都适合贴敷三伏贴。
朱跃主任
还有一些人还没有达到骨性关节炎的程度,照X光片看不到他有骨刺或者退行性改变,但是关节已经有不适症状,这类病人也是适合三伏贴的。
敷贴穴位
脾腧穴在第十一胸椎的棘突下,旁开1.5寸。
朱跃主任介绍,风湿科贴敷分两大块,一部分是用来调节人的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也就是肾和脾,风湿病人往往都是虚性体质,很多人都有脾虚和肾虚,之所以得风湿病就是因为脾肾阳虚,外邪乘虚而入,所以贴脾腧穴(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和肾腧穴(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养先天脾胃。
肾腧穴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另一部分就是用来缓解疼痛,贴阿是穴上,也叫不定穴,这类穴位随病而定,也就是说哪里痛就贴哪里。
3,消化科疾病
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老胃病,慢性胃炎等。
胃病是中老年人秋冬高发的疾病,很大一部分人都有常年的老胃病,反反复复发作,常年食欲不振,导致免疫力越来越低下。通过三伏贴的方法治疗胃病,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效果,也可以保护肠胃健康。
敷贴穴位
1,中脘: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2,胃俞穴: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脾俞穴: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4,妇产科疾病
一年四季手脚冰凉,夏天都能感觉骨头里凉,这是很多月子病女性都有的毛病。大部分女性都是寒性体质,生完孩子后还很容易出现血气不足、血虚,导致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以及盆腔炎、宫颈炎等妇科炎症。
三伏贴是在三伏天阳气最旺之时,将经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穴位,达到温经散寒、活血通脉、调理脏腑功能的效果,主要用于治疗女性痛经、宫寒、月经不调、产后痛、慢性盆腔炎等寒症。
敷贴穴位
1,中极穴: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
2,归来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三伏灸是将蕲艾、白芥子、延胡索、鹅不食草、小茴香等几种中药碎后加入蕲艾精油、生姜提取物混合,搅拌均匀而成的。
三伏贴注意事项:
(1)贴药后皮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如贴药后出现水泡,可以用芝麻油调配艾草灰涂抹或者涂抹红霉素软膏,戒食易化脓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芋头等。
(2)贴敷当天最好不要用冷水洗澡,以免把“阳气”赶跑。个别出现皮肤过敏的,可搽抗过敏药膏处理,三伏贴当日禁食生冷刺激食物,油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禁食鸡、鸭、鹅、牛、羊肉,虾、螃蟹等海鲜,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3)贴三伏贴后皮肤可暂有色素沉着,但会消退,且不留疤痕,不必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