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寒腿就疼?竟然是膝关节“发炎”了!一个动作就能缓解,别再只盯着保暖了!

文 / 云南中医
2021-01-14 09:36

本公众号由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进行关注。

天冷了,有些人的膝盖,比天气预报还准:一降温,膝关节就隐隐作痛;睡觉盖厚被子,仍会感觉腿发凉……

对于这种关节冷痛的症状,我们经常称之为“老寒腿”。

很多人以为多穿点、泡泡脚就能解决问题,但其实没有那么简单!

老寒腿,病根儿在这

“老寒腿”虽然带了一个“寒”字,但还真不是“冻”出来的毛病。其实,“老寒腿”只是一种俗称,膝关节骨关节炎、“受寒血液循环障碍”、“全身气血长期不足”、“上了年纪快走过度损伤双膝关节”等是诱发“老寒腿”的原因。

在临床中,膝关节骨关节炎是引起“老寒腿”的重要原因。那么,关节为什么会“发炎”呢?还得请您往下看~

膝关节由三块骨头组成,正常情况下,关节骨骼表面有一层透明的弹性结构,称为软骨。

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软骨好比车子的避震弹簧,在关节活动时,它会变形,让两个骨头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进而减轻关节之间的磨损。

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就会慢慢“老化”,不但会变薄、变脆,还可能会因为外伤而出现破碎甚至大面积剥脱。

如果软骨被磨损殆尽,在活动时就变成了骨头和骨头之间的“生”磨。关节的这种硬性磨损,就会引发无菌性炎症,出现疼痛、红肿、关节僵硬等症状。

注意:这些表现都是“老寒腿”:

轻度:膝盖间断性的隐痛,晚上睡觉时感到“膝关节怎么摆放都不舒服”。

中度:膝关节活动时发生摩擦声,有的人久坐后突然感到膝关节像“上了锁”一样动弹不得,上下楼时膝关节疼痛难忍

重度:持续性膝关节疼痛或者夜间疼痛,甚至膝盖变形变大。

“老寒腿”已成“小寒腿”

老寒腿带一个“老”字,也确实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不过,近年来却成为80后、90后等年轻人的多发病。尤其是现在超重的人越来越多,而膝关节负重越多,软骨磨损的几率越大。

对于女性来说,经常穿高跟鞋走路,膝盖老是弯着,对关节的损伤也很大,加上腿部肌肉力量弱,就容易诱发老寒腿。

此外,司机、重体力劳动者、运动员、模特等,由于职业原因导致膝关节磨损多,这些人的膝盖往往更脆弱。

因此,想要远离“老寒腿”,大家务必记住这几个字:胖人减肥、不要负重、选双好鞋、护好关节、避免受凉。

一招缓解“老寒腿”

尽管“老寒腿”发作时,患者常出现关节僵硬、疼痛、畏寒等症状,十分影响个人状态,但仍不建议大家自行用药治疗,以免给身体带来更大损害。

除了要及时就医咨询外,大家还可以通过下面这个方法缓解不适症状。

取坐位,两手扶膝,然后依次做下面这些动作:

两只手的手心正好护在膝盖上,双手按住双膝的同时,加以按摩,向外按摩膝盖骨的周围36圈,再向内按摩36圈,以膝关节内有热感为佳;

双拇指尖按压两侧内膝眼10下,再于两侧外膝眼按压10下;

用拇指尖在膝盖骨周缘找压痛点,在压痛点上点按,每一压痛点压5~10下。

特别提醒的是,如果疼痛十分严重,大家一定不要擅自按摩,及时就医检查治疗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别坐着不动

有人说,老寒腿患者要“省”着点用腿,其实这话本没有错,但这不意味着就要一直歇着不动。

因为,放弃运动容易导致下肢肌肉萎缩无力,膝关节透明软骨退变,反而可能加重病情。合理的运动,还可以防止骨关节炎复发。

因此,中老年人做运动要量力而行,平时锻炼的强度不需要过大,每周进行3~4次,每次20~30分钟,开始2个月可以锻炼强度低一点,逐渐加量,贵在持之以恒。

如果您没有时间运动,不妨多做下面这两个小动作,有益关节健康,怎么做都不会错!

▶ 疼痛发作期:仰卧抬腿

仰卧床上,左腿伸直或稍微弯曲,右腿绷直向上抬高15度左右,保持1~3分钟后换腿,每天做3~4次。

▶ 疼痛缓解期:坐位抬腿

【动作一】身体坐直,两手下垂,两脚抬起绷直5秒,做8~10次,促进血液回流。

图源于BTV我是大医生官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动作二】脚尖绷直,上下摆动,做5~8次,然后放下双腿。

【动作三】两腿自然伸直,向外侧摆动。

【动作四】弹力带固定在膝关节处,两腿向外侧分开,根据个人情况,重复5~8次。

小贴士:并非所有的腿疼都是“老寒腿”!

秋冬季节,以下两种疾病也会导致腿疼,大家千万要注意区分——

▶ 风湿性关节炎:发作时常常引起全身大关节的对称性、游走性酸痛,比如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腕关节等,并伴随有红、肿、热的炎症表现。

▶ 类风湿性关节炎常常引起超过5处的小关节肿胀、疼痛和变形,比如手、足、腕、踝及颞颌关节等,每日晨起后容易关节僵硬超过30分钟,病情越重晨僵持续时间越长。

秋冬季节,一旦出现这两种疾病,大家千万别拖延,赶紧到正规医院去看病吧!自己治不好的,千万别侥幸!

特约审稿:葛元靖

云南省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现任云南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云南省学会研究会理事长,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长、云南省针灸学会秘书长,同时还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等职,曾任昆明市中医医院副院长,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长期致力于中医药临床、管理、学术交流和中医药文化的科学普及工作,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医疗临床学术交流和管理工作。擅长:尊伤寒扶阳之法、倡疏调气机之要解决临床之疑难杂症,综合调治、突出中医临床思维之优势和特点,疗效显著。对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采用中医之法辨证论治、屡起沉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