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张仲景的一个千古名方,仅仅4味药,专治类风湿导致的关节疼

文 / 健康好生活哈
2020-12-01 11:07

类风湿,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该病女性好发,发病率为男性的2-3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发年龄为40-60岁。

之前就有这么一个女性,35岁,什么毛病呢?就是双手指关节疼痛两年。就诊之前,因为不慎受到风寒,所以症状加剧了。来看病的时候,双手指关节疼痛不已,局部肿胀,屈伸不利。就全身来看,恶风、出汗。舌淡苔白而滑,脉象沉弦。

其实,这个患者的问题,属于阳气亏虚、外感风湿。怎么知道她阳气亏虚?你看啊,她脉象沉,舌淡苔白,周身恶风寒,而且容易出汗,症状受风寒而加重。这些都在说明,她阳气亏虚。阳气不能卫外,所以恶风寒。阳气虚不能固表,所以多汗。阳气不养筋脉,所以风寒之下,筋骨疼痛。舌苔水滑,说明阳气亏虚,寒湿内蕴不散。

这个阳气亏虚,就是她"正虚"的一面。阳虚,意味着正气不足。正气不足,风寒湿邪就容易欺负你。所以,她的关节就肿胀疼痛。患者关节不红,说明尚无热象。

这个情况下怎么办?补阳气、祛风湿。不去补阳气,扶正的事儿没做,你就去祛风湿,这等于熊瞎子掰苞米,一场空。你去扶正,不去除风湿,那也会劳而无功。

怎么才能兼顾呢?医圣张仲景早就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告诉我们答案,这就是"甘草附子汤"。

这个甘草附子汤,原方组成就是甘草、附子、白术、桂枝。四味药。其中的附子,一方面可以温阳扶正,峻补阳气,一方面可以祛风除湿散寒。白术苦温,健脾燥湿,可以配合附子温阳,也有一定的祛风湿之效。桂枝,走而不守,通行经脉阳气。甘草调和诸药,缓和燥性。所以说,这是一张既能温补阳气,还能驱散肢体风寒湿邪的配伍,用于"表里阳气俱虚而风湿偏盛"的治疗。

准备制附子12克,白术12克,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木防己12克,炒薏苡仁12克。结果,患者药用4剂,关节肿胀就明显减轻了。肢体渐渐有了温度,舌淡苔白,不见水滑之象,脉沉而不弦。这个时候医师把薏米去掉了。连服9剂,患者诸证悉平。

根据病症,在原方基础上加入防己利水消肿止痛,加上薏苡仁利水除痹。后来,水湿之气渐去,表现为舌面水滑之象消失,就把薏苡仁去掉了。总的来说,它还是在仲景甘草附子汤的基础上做了加减。

现代社会阳气亏虚、外感风湿之人很多。张仲景原话说,此"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用于治疗阳气亏虚、风湿相博的类风湿。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适用于这个方子,还是要先咨询中医师在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