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寒腿、风湿反复发作,当心骨关节“减寿命”!养骨用3招通络活血

文 / BTV我是大医生
2020-11-08 10:16

随着冬季的临近,气温一天比一天低,冷风一吹,不少人的关节就犯病了:风湿、类风湿、老寒腿……有时候比天气预报还准!

很多人以为多穿点、泡泡脚就能解决问题,但其实没有那么简单!稍有不慎,延误了治疗时机,就可能缩短骨关节的寿命。

以类风湿为例,据我国首个全国范围多中心、前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直报项目的调研结果显示,我国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群体庞大,但只有不到44%的患者会进行比较规范的治疗,病情缓解率仅有17.7%。

秋冬换季过程中,受寒冷天气刺激,很多骨关节疾病隐患一一暴露,哪些症状可能是疾病的信号呢?

1

秋冬3大关节病高发

千万别忽视

案例

厦门65岁的郑阿姨最开始出现关节不适的时候,并没有在意,只是寻找一些偏方来缓解,却并无效果。3年之后,她的双手已经呈天鹅颈样改变,完全无法抓握,必须依靠家人照顾。经医生诊断,她患上的是类风湿性关节炎。

由此可见,遇到不明原因的关节问题时,一定要及时就医诊疗。特别是秋冬高发的风湿、类风湿、老寒腿,大家要善于分辨相应的症状,提高警惕。

1风湿性关节炎:发热、关节酸痛

风湿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以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受到天气的影响相对更大。发作时常常引起全身大关节的对称性、游走性酸痛,比如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腕关节等,并伴随有红、肿、热的炎症表现。

根据症状、流行病学及免疫学分析,风湿性关节炎与人体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因此发病时可能引起全身的炎性反应,出现脉搏加快、多汗、体温异常升高、周身疲乏、食欲缺乏、烦躁等状况。

通常急性炎症症状会在持续2~4周后消退,容易反复发作,但不会遗留关节变形。

2类风湿性关节炎:贫血、晨起僵硬

类风湿性关节炎则常常引起超过5处的小关节肿胀、疼痛和变形,比如手、足、腕、踝及颞颌关节等,每日晨起后容易关节僵硬超过30分钟,病情越重晨僵持续时间越长。

约30%~70%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会有慢性疾病性贫血,病情越严重则贫血程度也可能越严重,常规血检即可查出红细胞数量和血小板数量减少。

类风湿性关节炎常常会形成类风湿结节,也就是关节处的肉芽肿,患病时间越长越容易造成畸形,比如梭形肿胀、尺侧偏斜、天鹅颈样畸形、钮扣花样畸形、仰趾畸形、外翻畸形、弯曲呈锤状趾以及足外翻畸形等。

3退行性骨关节炎:休息痛、萎缩

退行性骨关节炎其实就是老寒腿,属于骨骼老化的退行性病变,它会引起肉眼可见的关节肿胀、压痛、周围组织水肿等,常常在休息后出现疼痛,稍微活动即可缓解,但活动过度又会加剧疼痛。

退行性骨关节病除了有晨僵以外,平时只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就可能引发关节僵硬,活动时还会产生摩擦感或“咔嗒”声。

在病情非常严重时,可能出现以萎缩为主的关节变形,同时还伴随有明显的肌肉萎缩现象。

2

保暖就能防病吗?

少犯6个错误

保养关节需要长期坚持好的生活习惯,但有不少人在养身时常陷入一些误区,得不偿失。

1错误一:只重视了保暖

很多人认为自己的骨关节疾病是天冷受凉造成的,只要做好保暖工作,就不会患病,这其实并不准确。

骨关节疾病形成原因往往十分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细菌和病毒感染、激素分泌、免疫水平变化、肥胖、年纪增长、职业或生活习惯等都有关,寒冷只是不利因素之一。

因此在重视保暖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避开其他致病因素。

2错误二:忽视骨质健康检查

很多人的常规体检项目里并没有骨骼健康相关的项目,只要骨关节没有不适感,就不会主动去检查,这也是错误的做法。

人们的骨骼质量在30~40岁达到峰值,之后就会开始走下坡路。很多骨关节疾病就始发于这一阶段,如果忽视了检查,很可能错过最佳的预防时期。

高危人群可定期进行MRI检查、关节超声等检查,多关注常规血检中的红细胞、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以及C反应蛋白等炎性指标。

3错误三:随意按摩、理疗

风湿、类风湿等往往存在细菌或病毒感染,发病时不可随意进行按摩、针灸、热敷、偏方理疗等治疗手段。

否则容易让感染扩散,导致细菌或病毒侵入心脏或肺部,引起更严重的后果,比如心包炎、心肌炎、主动脉炎、慢性心内膜炎、胸膜炎、肺动脉炎等。

4错误四:过度运动

随着年纪增长,骨关节必然会发生一定的退化,因此中老年人做运动要量力而行。特别是患有骨关节疾病之后,即便没有发病,也不宜剧烈运动。

建议患者不做单一的、机械的,劳累膝关节、肩关节、腰椎关节的运动,比如长跑、打球、登山、跳绳等,可适当增加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达到身体微微出汗的程度即可。

5错误五:喝骨头汤补钙

饮食调养只是辅助治疗手段,如果病因不除,单纯“补骨”是很难起效的。很多骨关节疾病并非是缺钙、骨质疏松症造成的,盲目补钙反而可能促使骨钙丢失、结石增多。

另外,骨头汤不补钙,更何况骨头汤嘌呤、脂肪含量过高,即使是健康的人也不适合长期大量饮用。

6错误六:盲目泡脚

泡脚是常用的保养手段,但并非是万能的治病“良药”,也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实际上老年人因为神经感官迟钝,对温度不敏感,也容易因盲目泡脚而造成烫伤,特别是糖尿病人,水温不宜超过40℃。

不适合泡脚的人,也可以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其他的保暖活血方法,比如用花椒皮暖脚。将双脚踩在干花椒皮上轻轻搓动,可按摩脚底穴位,还能暖阳气、散寒气。

3

秋冬保护骨关节

每天这么养

夏季暑热湿邪较重,因此到了秋冬季节就是关节病的高发期,更需要我们温补阳气、祛湿防病,大家可以参考以下的保养方法。

1腿脚练一练

膝关节向来是关节病高发部位,通过适当锻炼腿脚,可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改善下肢关节疼痛和骨质疏松。

【动作一】身体坐直,两手下垂,两脚抬起绷直5秒,做8~10次,促进血液回流。

【动作二】脚尖绷直,上下摆动,做5~8次,然后放下双腿。

【动作三】两腿自然伸直,向外侧摆动。

【动作四】弹力带固定在膝关节处,两腿向外侧分开,根据个人情况,重复5~8次。

2痹症通一通

类风湿关节炎,在中医上属于痹证,“痹”者“闭”也,不通则痛。国家级名老中医张炳厚有一个针对各种骨关节炎、风湿病及痛风等疾病的痹症“三两三”药方,可帮助通经止痛。

痹症“三两三”

【材料】当归、川芎、忍冬藤各三两,全虫三钱,三七粉三分。

【做法】具体用法用量需咨询医师。

【提示】当归辛温而润,既能养血又能补血;川芎善行血、散血、理气;忍冬藤可清热解毒、疏散风热、通经止痛;全虫可息内风、解痉挛、止疼;三七粉有活血、止血、通脉、化瘀、补益的功效。

3橘皮贴一贴

有风湿、老寒腿的人可以把橘子皮晒干和桂皮按照5:1的比例磨成细粉,加黄酒调和,然后贴敷在阳陵泉穴的位置,每天晚上贴4个小时,贴上半个月,能帮助祛湿、活血、护腿。

如果您想及时收到更多健康知识

简单三步,置顶大医生公众号吧~

☟☟☟

泡脚虽养生,但七类人可能是“找病”!避开五大误区,这样泡才安全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