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论》里一个祛风湿、止疼痛的方子,对风湿、骨质增生有奇效

文 / 装修科普
2019-09-15 18:16

一到夏季,人们纷纷加入祛湿的行列。为什么要祛湿?因为湿气又被称之为“万恶之邪”,即便是比较有名的中医,也不太喜欢湿气为病。那么,湿邪侵袭人体,会有什么表现呢?中医认为,湿邪致病一般分为外湿和内湿两种,如果是外感湿邪,临床上常见恶寒发热、虽然出汗但热不退、头身沉重、或疼痛如裹、四肢困倦、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如果是湿浊内阻肠胃,临床上常见胸闷不舒、胃脘或腹部满闷、不思饮食、饿不知饥,小便不利、大便溏泄等症状。

而在治疗湿气的一众方药里,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先生,有一首名方,堪称祛湿经典,那就是“羌活胜湿汤”。在《脾胃论》中对于羌活胜湿汤的适应证是怎样描述的呢?“如肩背痛,不可回顾,此手太阳气郁而不行,以风药散之。如背痛项强,腰似折,项似拔,上冲头痛者,乃足太阳经之不行也,以羌活胜湿汤主之。”

从李东垣的描述上看,羌活胜湿汤不仅仅是祛湿,还能祛风、止痛,是一首治疗风湿在表的方子,适用于肩背痛不可回顾,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等病症,舌脉上常以舌苔白、脉浮为辨脉要点。现代研究发现,羌活胜湿汤还可以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症、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只要辨证属于风湿在表即可。

湿邪这种病邪最容易与风邪搅在一起,二者风邪又是最善于变化的,所以风湿二邪相互搏结,就会变生很多奇病。就拿风湿在表来说,这种证型的发病原因大多是汗出当风,或者久居潮湿之地,风湿之邪侵袭人体肌表导致的。风湿邪气首先进攻人体的太阳经脉,太阳经脉经气不畅通,就会出现头痛、身体沉重,腰脊疼痛,难以转侧。遇到这种证型,治疗原则应该以祛风胜湿为原则,所以羌活胜湿汤就刚好能够起到祛风、除湿、止痛的作用。

既然羌活胜湿汤这么厉害,那它究竟是由哪些中药组合而成的呢?据《脾胃论》记载,羌活胜湿汤由“羌活、独活各一钱,炙甘草、藁本、防风各五分,蔓荆子三分,川芎二分”组成,煎服方法是用两大杯水煎成一大杯,去渣后温服,一般选择饭后服用。如果湿邪较重,肢体酸楚更甚的,可以酌加苍术、细辛两味药来祛湿通络;如果是郁久化热的患者,可以酌加黄芩、黄柏、知母3味药来清里热。

那么,羌活胜湿汤为什么这么奇妙呢?关键还是在于它的配伍。这个方子以羌活、独活两味辛苦温燥之药为君药,两味药辛能祛风、苦能燥湿、性温散寒,能够起到祛风除湿、通利关节的作用;尤其是羌活善于祛上部的风湿,而独活偏于祛下部的风湿,这样两味君药在一起,相互配合,能够散去全身上下的风湿,还能通利关节而止痹痛。以防风、藁本为臣药,起到祛风湿、止头痛的作用。以川芎、蔓荆子为佐药,起到祛风止痛的作用。以甘草为使药,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

综合来看,羌活胜湿汤在祛风湿、止疼痛方面的确颇有见地。正如清代名医张璐在《张氏医通》中评价道:“此治头项之湿,故用羌、防、芎、藁一派风药,以祛上盛之邪。然热虽上浮,湿本下著,所以复用独活透达少阴之经。其妙用尤在缓取微似之汗,故剂中加用甘草,以缓诸药辛散之性,则湿著之邪,亦得从中缓去,无藉大开汗孔,急驱风邪之法,使肌腠馁弱无力,湿邪因之内缩,但风去而湿不去也。”

当然,上面这些方法,未必放之四海而皆准。滑膜炎,关节炎,风湿病,肩周炎,颈椎病严重者也可用膏药贴辅助治疗,如下图这一种药贴,此药是由多种中药熬制而成,能直达病灶,从根本上来治疗疾病。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类风湿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这类骨科疾病有这九成以上的治愈率,一般2-3个周期即可痊愈,现在陶保也方便,足不出户就能找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