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类风湿关节炎,我们需要更多的“他”
周六,潮湿闷热,中午了,他从医院的大楼走出来,进了边上的咖啡馆,还是那个熟悉的卡布奇诺,同时要了一杯水。作为医生,他知道咖啡很好,但是脱水,还是补充点水分好。娃娃脸加上喜欢中医养生,给他也带来一些不快。
领导总觉得他没长大,明明快40了,却总觉得他是小伙子,所以自然是活儿多、累点。无数次,门诊的患者,按岁数其实可以叫做他们大姐大哥,却经常唤他作靓仔医生,还经常把带教的研究生误作主任。他的心里并不舒服,但也无奈何,因为谁都怕变老。是的,是人都怕变老,但是在儒家社会,变老,无论你成功与否,都会获得别人一份自然的尊重。
为了赶下午杏儒堂的门诊,他不得不挤进周六的地铁。广州的潮湿,让人群充满一种特殊的味道,有点洁癖的他最反感边上有口臭的人,经常想上去告诉这个人,该到医院检查一下了,他甚至已经在观察这个口臭的人的一举一动,心里在开着调理的中药方子。职业病!
一位广州三甲大医院的副教授,买了一个离市中心很远的偏远地区的房子,经常早上6点起床赶往市区的医院总部开会。的确很穷酸。想想从小学做到博士后:小学6年,中学6年,大学5年,硕士3年,香港的博士4年,博士后3年,读了快27年了。博士毕业后到医院从住院医干起,拿着微薄的工资,应付着科研、临床、教学的三座大山,应付着紧张的医患关系,遇到形形色色忘恩负义的人间丑恶。
他苦苦撑着,没有逃离。
其实他的同学中逃离的人很多。当时博士毕业,一起回来的好朋友,一个去了欧洲奥地利,一个去了美国纽约州。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至少在周末,他们的朋友圈都是鲜花和假日。说到工作压力,谁都有,到哪里都有,但是自从离开医院去国外工作,他同学的笑脸多了很多,朋友圈也从各种“悲伤,中年医生猝死工作岗位”或者“愤怒,医闹无耻,到底还有没有人管”变成了“哇,冬日的国王湖别有一番风趣”、“你的人生一定要经历一次4月的荷兰”......
夜深了,他忙碌在电脑前,因为有很多评审邀请,从基金到论文,从中文到英文。他必须要做,只有这样才能知道最新的风湿病领域的研究,知道国内国外这些同行在做什么。而且通过评审,可以扩大他在这个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有不少国际期刊找他约稿,谈谈风湿病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或者临床应用情况,因为在这个领域,他是被认可的,虽然没有高官爵位。不过人的经历有限,他也只能选择性的接受邀请。
他是凭着兴趣在做事情!他的同事这么说。
黄闰月大夫看了上面的故事,心里明白:人生,还是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哪怕做些牺牲。我经常会给我的风湿病人“喂鸡汤”:不要放弃,也不要惧怕。
很多风湿病人在诊断明确后首先选择的是不相信。经典的,有一位大姐:怎么可能?类风湿不是老年人才得的病吗?我这么年轻就有了,类风湿不是“不死的癌症”吗,我这后半生怎么办?
黄闰月大夫纠正了她两点:
1. 类风湿关节炎不是老年人专利,30-50岁区间是高发阶段。
2. 类风湿关节炎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有点夸张,虽然难治,但只要规范合理用药,找到最优化的治疗方案并坚持,一定会控制的很好,生活质量和寿命一点都不比普通人群差。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个常见慢性病,无法治愈。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年女性终生患类风湿关节炎的风险是3.6%(28个女性中有1个),成年男性则是1.7%(59个里面有1个)。中国人群呢?没有调查数据!我们的西医一直在跟跑,会不会跑丢不知道。但是中医不能跟跑,必须领跑!
其实,中医药在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病治疗中不仅可以发挥主导作用,作为健康调养、提升患者整体生存质量都有很大的潜力值得挖掘。2014年,由国内几个大型三甲西医院完成的中药雷公藤多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数据,在线发表于国际风湿病学界最权威的《风湿病学年鉴》杂志,引起了全球的注意,CNN跟进报道!
从此,雷公藤多苷成了中国风湿界的一张名片!中国的西医风湿界,再也没有中西之间的嫌隙了。随之,像痹祺胶囊、昆仙胶囊等中成药或中药复方制剂也成了香饽饽,很多西医界的重量级人物开始拿来做临床再评价或者安全性大队列分析。
几千年来,中医药治疗类风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到了清代,《医学心悟》的蠲痹汤成了集大成者。方中有羌活、独活、肉桂、秦艽、海风藤、桑枝、当归、川芎、乳香、木香、甘草等,尤其适用于肾虚寒湿、痰瘀互结的患者。这个方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第一批经典名方。黄闰月大夫据此简化出类风湿患者调养用的“益气祛风茶”春季宜养肝,风湿病友益气祛风正当时!
黄闰月大夫的团队,充分学习了国医大师李济仁老先生、朱良春老先生的治痹学术思想,进一步在蠲痹汤的基础上优化出了“化瘀强肾通痹方”。为了知识产权的保护,我们申请了专利。毕竟,在很多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上,我们是落后于韩国和日本的。
随着国家《中医药法》的颁布,一个中医药全面振兴的时代开始了!在这个新时代,没有中西医的嫌隙,必须携起手来,把属于我们自己原创的东西继承好、发展好!
当然,我们不能排斥小分子靶向药和生物制剂等新型药物的应用,毕竟是单靶点治疗,见效快,但也有不适用的人群,还有远期的副作用问题。单靶点与中医药的多靶点联合,才能系统的调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已经紊乱的免疫系统,这是必由之路!
在这个必由之路上,我们尤其需要更多的本文开头提到的“他”!请给这些“他”们以更多的信任、爱护和支持,否则,有谁能把这些事情做好,能真正的为风湿病患者们考虑呢?
每一个人,都当扪心自问!
#清风计划##情感##你不知道的中医#
@头条养生@头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