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持续肿痛?你需要查查风湿病
图来源/视觉中国
根据中国首个全国范围多中心、前瞻性类风湿关节炎直报(CREDIT)项目的调研结果,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患者群体庞大,约有500万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其平均年龄为52.9岁,女性患者占80.6%,但是普遍存在知晓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低的“三低”状况。第二,致残率高,类风关患者2年致残率达50%,3年致残率达70%。类风湿关节炎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第三,心血管疾病和脆性骨折的发生率高,对于患者的长期预后和存活率可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患者的病程进展,应加以密切监测。
类风湿关节炎是风湿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一种慢性的、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类系统疾病。正常情形下,机体免疫系统具有识别“自己”和“非己”抗原物质的能力,一定限度内的自身免疫应答反应有助于清除体内衰老退变或畸变的自身细胞成分。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表示,一旦自身免疫应答反应超越了生理的限度或持续时间过久,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自身正常的组织当作威胁对其进行攻击,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导致疾病发生,易累及手、足、肘、膝等,关节持续疼痛、肿胀或僵硬。患者的病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会出现骨质损害,进而发展为关节变形,最终失去功能导致残疾,终身难愈,也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无数临床实践证明,坚持规范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预后,减少相关并发症风险,患者不要灰心丧气。
与类风湿关节炎一样,红斑狼疮同属于自身免疫类疾病,累及心、脑、肾等全身多个重要脏器,是一种致死性的疾病。中华医学会风湿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风湿免疫科刘毅主任指出,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呈发作-缓解-复发的交替过程,患者在发病一年内的死亡比例最高。但随着诊断和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生存期显著延长,诊断后5年和10年的生存率分别达到95%和92%。患者只要治疗及时,早期接受规范化和个体化用药,病情完全可以得到控制和缓解。
就风湿免疫科的诊疗现状,专家指出,医师队伍力量相对薄弱,仅一部分医院拥有独立的风湿免疫科,规范化诊疗服务水平还很有限,但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生推行的是标准化规范治疗,不会出现乱诊乱治。曾小峰教授强调,自身免疫类系统疾病患者一定要坚持到正规医院的风湿免疫科就诊、随访、复查。治疗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病情活动期,即诱导缓解治疗,属于急性期用药,常用的有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目的是诱导病情稳定;二是疾病稳定期,即维持治疗,采用羟氯喹等改变病情的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血沉,延缓关节骨的破坏,预防病情反复。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查。
刘毅主任提醒,如果自身免疫类疾病复发,病情会似滚雪球般加重,治疗难度加大。患者不可轻信又一个“电线杆医生”——网络搜索,所谓“秘方”是治不好复发的。曾小峰教授建议患者加强疾病管理,确诊初期每个月评估一次,以后三个月到半年再进行一次评估,平时多加留意病情发展,配合医生根据病情和用药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实现治疗达标。
本文作者潘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