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体的湿气重不重?这几招帮你看出来
都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中医认为,湿是六大致病因素之一,湿与寒在一起,称为湿寒;与热在一起,被称为湿热;与风在一起,被称为风湿;与暑在一起,被称为暑湿。
湿气为重浊之邪,容易滞留于人体脏腑经络之间,阻碍气机,使脏腑功能出现失调,经络阻滞不畅。如湿阻胸膈,气机不畅则可出现胸膈满闷;湿阻中焦,则可引起脾胃功能失调,出现脘痞腹胀,食欲减退;湿邪停聚于下焦,者可导致肾脏和膀胱气机不利,出现小幅胀满、小便淋漓不畅等。
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痰湿有关。
那么,体内湿气重,平日里我们该应该如何排湿气呢。
第1招:勤运动
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第2招: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攸关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易无限量食用。如生菜
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第3招:祛湿食疗是首选。
1.白扁豆白芷茶药王《千金方》中有记载。
白扁豆白芷茶含白扁豆、白芷、茯苓、薏仁、马齿苋,均是药食同源的药材,能从根源除湿。茶中富含大量的有效元素,具有健脾和胃、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良方
2.陈皮茯苓茶
做法:茯苓5克,陈皮2克。茯苓、陈皮洗净,放人保温杯中,在杯中冲入热水,等待5分钟即可饮用。功效:健脾利湿,化痰减肥,健脾燥湿,化痰祛脂。
3.薏仁黄芪茶:
用薏仁、乌梅10克,黄芪、白果、太子参5克泡水,每天数次代茶饮用,薏仁主要有清热、利湿的作用。经常饮用此茶除了能清热、除湿还有健脾和胃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