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哮喘患者最关心问题!一文搞定!

文 / 医学界呼吸频道
2021-08-31 00:29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一文解读哮喘与新冠的关系! 哮喘是一种慢性异质性呼吸系统疾病,其本质是一种炎症。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喘息、胸闷、气急或呼吸困难等。全球有超过3亿的哮喘患者。我国大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在大于20岁的人群中,哮喘的患病率为4.2%,约有4500万成年哮喘患者。有41%的哮喘患者急性加重的原因是病毒感染,主要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图1新冠疫情爆发后,随着疫苗生产技术的成熟,疫苗接种也逐步普及。研究表明,疫苗能有效降低新冠感染的风险并减少发生重症的机率。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1年8月16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87537.1万剂次。但今年7月份以来,我国出现新冠疫情复燃,本土病例与日俱增,新冠的升级防控再次让全民警惕。那么,哮喘患者是否不易罹患新冠?哮喘患者能否接种疫苗吗?面对新冠,哮喘患者还有哪些注意地方?下面一文为你详细讲解!

文献说!哮喘患者不易患新冠?

首先,我们通过文献的研究了解新冠患者中哮喘的发病率、发病风险、加重风险等。发表在顶级期刊《J Allergy Clin Immunol Pract》杂志的一项纳入106例新冠患者的研究发现,哮喘不是感染新冠肺炎的危险因素,且新冠肺炎不会引起严重哮喘加重。另一项研究发现,哮喘患者感染新冠病毒不会增加其住院天数(图2)。

图2 哮喘与肺哮喘的新冠患者住院时长无明显差异呼吸顶级杂志《欧洲呼吸杂志》在8月份发表的荟萃分析显示,新冠阳性的患者中哮喘的患病率为8.08%,风险比为0.83(95%CI 0.73-0.95,p=0.01),可见哮喘患者感染新冠的风险更低。而哮喘组和非哮喘组间的住院、ICU、呼吸机使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图3 与无哮喘者相比,哮喘患者感染新冠的风险更低哮喘的患者是不是觉得,原来哮喘患病还有患出了一种优越感!

划重点!

哮喘患者不易患新冠的可能解释

正如前文所述,其他病毒(如鼻病毒等)会引起哮喘的急性加重,那为什么又不易感染新冠病毒,且感染后症状相对较轻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新冠病毒引发肺部感染的主要途径。研究发现,新冠病毒通过气溶胶进入肺部,主要与I型和II型肺细胞上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结合,引起肺部感染(图4)。该阶段可引起“细胞因子风暴”的高炎症综合征,包括发热、弥漫性肺泡损伤、多器官衰竭等。

图4

这就需要聚焦与与新冠病毒结合的明星受体ACE2!一方面,干扰素能上调ACE2,但对于哮喘患者而言,气道产生抗病毒干扰素(IFN-α/β/λ)减少,所以哮喘患者中ACE2的表达水平较正常更低。另一方面,哮喘患者的2型细胞因子(如IL-13)表达升高,而2型细胞因子能下调ACE2,进一步降低肺中ACE2的表达。

指南述!

哮喘患者在疫情期间仍需药物治疗

《2021版全球哮喘管理和预防策略》(2021GINA)指南建议,新冠肺炎期间应当勤洗手、戴口罩和保持物理距离等保护措施,这不仅可以减少新冠感染风险,同时降低了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风险。有些哮喘患者就好奇了,既然哮喘能够减少新冠感染风险,那是不是任由哮喘发作,不必吃药了呢?当然不是!指南指出,哮喘患者仍应遵医嘱,坚持使用吸入控制药物,不能随意停用任何治疗哮喘药物。停药前,一定要首先咨询医护人员。此外,哮喘得到有效控制,能减少去医院的机会,降低了新冠暴露的风险,不也能有效预防新冠肺炎感染吗?

医生说!

哮喘患者能接种新冠疫苗吗?

哮喘患者往往在接触外界过敏原时,发生1型超敏反应,引发哮喘发作。一些哮喘患者可能还伴有过敏性皮炎、鼻炎等,属于典型的过敏体质。那么这类人群能打疫苗吗?会因为打疫苗引发过敏吗?我们先来学习一下疫苗的禁忌症:1、对疫苗的任何一种活性成分、非活性成分或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反应者;2、既往发生过疫苗过程中,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或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5、妊娠期妇女。(见图6)

图6 新冠疫苗接种禁忌症海报,来源:央视新闻专家指出,哮喘患者在良好控制阶段,且无上述新冠病毒疫苗禁忌症者,一般可以进行疫苗接种,而且在接种后,应继续维持原有疾病的治疗,不主张停药。同时,GINA指南指出,对于有食物、昆虫毒液或其他药物过敏者,新冠疫苗接种没有增加过敏反应的风险。所以,满足符合条件的哮喘患者,还是尽快去接种新冠疫苗吧!让我们为钟南山院士提出的“群体免疫屏障“贡献一份力量吧!

参考资料:

[1]Lovinsky-Desir S,et al.Asthma among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VID-19 and related outcomes.J Allergy Clin Immunol.2020 Nov;146(5):1027-1034.e4.doi:10.1016/j.jaci.2020.07.026.Epub 2020 Aug 6.PMID:32771560;PMCID:PMC7409831.

[2]Huang K,China Pulmonary Health(CPH)Study Group.Prevalence,risk factors,and management of asthma in China: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Lancet.2019 Aug 3;394(10196):407-418.doi:10.1016/S0140-6736(19)31147-X.Epub 2019 Jun 20.PMID:31230828.

[3]Grandbastien M,et al.SARS-CoV-2 Pneumonia in Hospitalized Asthmatic Patients Did Not Induce Severe Exacerbation.J Allergy Clin Immunol Pract.2020 Sep;8(8):2600-2607.doi:10.1016/j.jaip.2020.06.032.Epub 2020 Jun 27.PMID:32603901;PMCID:PMC7320869.

[4]Sunjaya AP,et al.Asthma and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Risk: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Eur Respir J.2021 Aug 12:2101209.doi:10.1183/13993003.01209-2021.Epub ahead of print.PMID:34385278;PMCID:PMC8361304.

[5]为什么哮喘患者不易罹患新冠肺炎。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6]GINA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