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哮喘,可能是这种真菌病!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呼吸保卫战》第13期来了!
患者,男,54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年,加重伴喘息1月”于2019-12-19入院。▍现病史:患者自2018年12月起反复出现咳嗽、咳痰,为黄黏痰,无发热,无胸痛、咯血,无胸闷、气急,反复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2019年11月再发上述症状,并出现喘息,经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无缓解,12月16日当地医院行胸部CT提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并感染,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19-12-19入住我科。▍既往史及个人史: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最高170/90mmHg,口服氨氯地平,血压控制尚可。有吸烟史20余年,约15支/天,已戒烟1年余。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神清,精神尚可,呼吸稍促、双肺呼吸音粗,闻及少许干湿啰音,无胸膜摩擦音。心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及杂音,腹部平软,无腹壁静脉曲张,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外院检查:2019年12月16日外院胸部CT提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并感染;血检验:总IgE>2500IU/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79×10 /L,嗜酸性粒细胞比例16.9%。初步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急性加重,支气管扩张伴感染。初步治疗: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多索茶碱平喘,盐酸氨溴索及乙酰半胱氨酸化痰,补钾,外送真菌相关检查。血常规:白细胞(WBC)8.67×109396×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19.80%↑,嗜碱性粒细胞绝对数(BA)0.09×109/L↑,嗜酸性粒细胞绝对数1.72×109/L↑,单核细胞绝对数0.70×109/L↑;凝血功能:正常。肝肾功能电解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2.00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2.00 U/L↓,碱性磷酸酶(ALP)75.00 U/L,L-γ-谷氨酰基转移酶(r-GT)21.00 U/L,总胆红素(TBIL)13.40 μmol/L,白蛋白(ALb)41.04 g/L,钾(K+136.00 mmol/L↓,肌酐(Cr)66.64μmol/L,尿酸(UA)280.00μmol/L;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A 4.04 g/L↑,免疫球蛋白G 16.00 g/L,免疫球蛋白M 0.81 g/L,补体C3 1.20 g/L,补体C4 0.17 g/L,类风湿因子15.70 IU/ml↑,转铁蛋白2.18 g/L,C反应蛋白7.03 mg/L↑;免疫球蛋白IgE 34500 IU/ml↑;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13.12 ng/ml↑,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 5.13 ng/ml,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 1.59 ng/ml↑;特异性抗体检测:外送血曲霉特异性IgG阳性,烟曲酶特异性IgE 2.15kUA/L;肺功能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2019-12-26胸部CT平扫示:1、两肺内支气管囊柱状扩张伴多发感染,左下肺支气管内黏液栓形成,请治疗后复查。2、左侧少量胸腔积液、胸膜增厚。
《呼吸保卫战》第13期来了!
病例简介
▍基本信息患者,男,54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年,加重伴喘息1月”于2019-12-19入院。▍现病史:患者自2018年12月起反复出现咳嗽、咳痰,为黄黏痰,无发热,无胸痛、咯血,无胸闷、气急,反复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2019年11月再发上述症状,并出现喘息,经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无缓解,12月16日当地医院行胸部CT提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并感染,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19-12-19入住我科。▍既往史及个人史: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最高170/90mmHg,口服氨氯地平,血压控制尚可。有吸烟史20余年,约15支/天,已戒烟1年余。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神清,精神尚可,呼吸稍促、双肺呼吸音粗,闻及少许干湿啰音,无胸膜摩擦音。心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及杂音,腹部平软,无腹壁静脉曲张,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外院检查:2019年12月16日外院胸部CT提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并感染;血检验:总IgE>2500IU/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79×10 /L,嗜酸性粒细胞比例16.9%。初步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急性加重,支气管扩张伴感染。初步治疗: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多索茶碱平喘,盐酸氨溴索及乙酰半胱氨酸化痰,补钾,外送真菌相关检查。血常规:白细胞(WBC)8.67×109396×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19.80%↑,嗜碱性粒细胞绝对数(BA)0.09×109/L↑,嗜酸性粒细胞绝对数1.72×109/L↑,单核细胞绝对数0.70×109/L↑;凝血功能:正常。肝肾功能电解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2.00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2.00 U/L↓,碱性磷酸酶(ALP)75.00 U/L,L-γ-谷氨酰基转移酶(r-GT)21.00 U/L,总胆红素(TBIL)13.40 μmol/L,白蛋白(ALb)41.04 g/L,钾(K+136.00 mmol/L↓,肌酐(Cr)66.64μmol/L,尿酸(UA)280.00μmol/L;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A 4.04 g/L↑,免疫球蛋白G 16.00 g/L,免疫球蛋白M 0.81 g/L,补体C3 1.20 g/L,补体C4 0.17 g/L,类风湿因子15.70 IU/ml↑,转铁蛋白2.18 g/L,C反应蛋白7.03 mg/L↑;免疫球蛋白IgE 34500 IU/ml↑;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13.12 ng/ml↑,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 5.13 ng/ml,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 1.59 ng/ml↑;特异性抗体检测:外送血曲霉特异性IgG阳性,烟曲酶特异性IgE 2.15kUA/L;肺功能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2019-12-26胸部CT平扫示:1、两肺内支气管囊柱状扩张伴多发感染,左下肺支气管内黏液栓形成,请治疗后复查。2、左侧少量胸腔积液、胸膜增厚。
修正诊断: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及IgE高,外送血曲霉菌特异性IgG阳性,曲霉特异性IgE>0.35kUA/L,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考虑诊断为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
12月26日加用醋酸泼尼松片30mg/日+伏立康唑口服。经治疗,患者咳嗽、咳痰、喘息较前明显减轻,无发热等症状,查体:双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患者病情稳定,于2020.01.02出院。随访:后患者多次入住我科:2月内激素(醋酸泼尼松)的用量降至15 mg/日口服,后每2周减5mg。2020年2月12日患者咳嗽明显改善,未诉咳痰。胸部CT示:两肺支气管囊柱状扩张伴散在少许感染,较2019-12-26片比原支气管内粘液栓基本消失。2020.10.10胸部CT示:两肺支气管囊柱状扩张伴散在少许慢性感染灶,较前片比大致相仿,请结合临床随访。患者住院期间及门诊随访血指标(总Ig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 专家点评ABPA是烟曲霉致敏引起的一种变应性肺部疾病,表现为慢性支气管哮喘和反复出现的肺部阴影,可伴有支气管扩张。少见情况下,其他真菌也可引起与ABPA相似的表现,统称为变应性支气管肺真菌病(ABPM)。研究显示ABPA在哮喘中所占比例为1.0%~3.5%,因此对于难治性哮喘患者应警惕ABPA的可能性。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还可见低热、消瘦、乏力、胸痛等。咳棕褐色黏冻样痰栓为特征表现。诊断ABPA通常需要相应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和血清学检查结果,包括:1、哮喘病史;2、血清TIgE升高(通常>1000U/ml);3、血清曲霉SIgE升高;4、皮肤试验曲霉速发反应阳性;5、血清曲霉sIgG升高和/或沉淀素阳性;6、胸片或胸部CT显示支气管扩张。中心性支气管扩张是ABPA的重要特征,影像上可表现扩张的支气管内充满指套样、牙膏样、树芽样黏液栓。此种支气管扩张在经过有效治疗后部分患者可以恢复。其他有助于诊断的辅助检查还包括: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胸片或胸部CT提示片状游走性阴影。1、相关疾病:(1)哮喘;(2)其他:支气管扩张、慢阻肺、肺囊性纤维化等。2、必需条件:(1)烟曲霉特异性IgE水平升高或烟曲霉皮试速发反应阳性;(2)血清总IgE水平升高(>1000U/ml)。3、其他条件:(1)血嗜酸细胞计数>0.5×109个/L;(2)影像学与ABPA一致的肺部阴影;(3)血清烟曲霉特异性IgG抗体或沉淀素阳性。诊断ABPA必须符合第1项、第2项和第3项的至少2条。根据ABPA有无合并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可以分为ABPA血清阳性型(ABPA-S)和ABPA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型(ABPA-CB)。ABPA-S型为疾病的早期阶段,后期可逐渐进展为ABPA-CB型。该患者有咳嗽、脓痰和喘息的临床表现,具备哮喘、支气管扩张的肺部相关疾病史,血清总IgE升高,同时血液嗜酸细胞升高,血清烟曲霉特异性IgG及IgE升高,具备了上述三项的标准,所以ABPA诊断明确。结合后期的治疗效果,更加支持该诊断。ABPA的治疗包括控制症状,预防急性加重,防止和减轻肺功能受损,药物治疗主要抑制曲霉变态反应,清除气道内曲霉定植,防止支气管及肺组织出现不可逆损害。首先需要避免变态原的接触,比如避免长期住宿在潮湿发霉的地下室、园丁工人避免清理植物根部的淤泥等。其次口服激素是治疗ABPA的基础治疗,激素的治疗需要个体化的治疗,这又涉及到ABPA的临床分期:Ⅰ期(急性期)激素治疗敏感、Ⅱ期(缓解期)、Ⅲ期(复发加重期)激素治疗反应良好、Ⅳ期(激素依赖期)、Ⅴ期(终末期)。往往对于Ⅰ期、Ⅲ期患者,通常使用泼尼松起始量0.5mg/kg,1次/d,2周,继以0.25mg/kg,1次/d,4-6周,然后根据病情逐渐减量,一般每2周减少5-10mg,总疗程6个月以上。对于Ⅳ期患者,可能需要小剂量激素维持治疗。抗真菌治疗可通过减少真菌定植、减轻炎症反应而发挥治疗作用。对于激素依赖患者、激素治疗后复发患者,建议使用抗真菌治疗,药物可选择伊曲康唑或伏立康唑等。后期的随访中,症状缓解、肺部阴影消失、外周血嗜酸细胞下降、血清TIgE降低并稳定可视为病情缓解,TIgE水平是反映疾病活动的重要指标,治疗目标是是IgE水平下降35%-50%以上。如果IgE水平较基础水平有两倍以上的升高,需要警惕ABPA复发可能。另外重组人源化IgE单克隆抗体-奥马珠单抗治疗可改善患者症状,减少急性发作和住院次数,改善肺功能,减少激素用量,目前主要局限于病情严重或其他药物治疗不满意时,研究报道样本量偏小,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验证其疗效。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