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方】上海名医张耀卿:如何辨治14年哮喘?
经方桂枝汤合二陈汤加减
辨治14年哮喘1则
陈某,男,20岁,工人。1960年11月5日因哮喘反复发作14年入院,同月18日出院。住院号:7617。
患者六岁起即有气喘病史,每年发作,次数较少,持续时间亦短。近数年来,每遇气候变化即发作,尤其与气候转冷有关。发作时呼吸迫促,不能平卧,轻度咳嗽,咳出痰液后,即觉缓解。曾在门诊中药治疗,并在某医院进行紫外线照射治疗,均未见效果。
近十余天来,哮喘又发作,因症状加剧而入院。
入院体检:慢性病容,面色萎黄。端坐呼吸,两肺均可闻及干性啰音,叩诊稍呈匣音。心脏(-),诊断为支气管哮喘。二剂见效,八剂后症状缓解出院。
【初诊】
1960年11月7日。哮喘咳嗽,发则气喘难以平卧,已经十四年。刻诊脉来沉细无神,舌苔白而滑,中有裂纹,质淡红,无绛色出现。面色㿠白,两目黯淡。
痰饮阻于中焦,脾阳失于健运,以致土虚无以生金。观其呼吸之声低微,肺气虚弱可知。叶香岩云:“喘之一症,实则治肺治胃,虚则治脾治肾。”以脾胃为生痰之源,治痰不治脾胃,非其治也。今拟温运脾阳,纳气归肾法。
川桂枝七分 炒白芍三钱 五味子一钱 淡干姜一钱 仙半夏一钱五分 陈广皮一钱五分 云茯苓四钱 清炙草七分 蛤蚧粉一钱五分(分二次吞) 二帖。
【二诊】
11月9日。前投温运脾阳、纳气归肾之剂。哮喘渐平,唯入夜气逆,难以着枕。舌质淡红、边有锯齿之状,苔薄白、中有裂纹,脉象濡软无力。再以原方加味续进。
黄厚附块二钱 川桂枝一钱 炒白芍三钱 五味子一钱 淡干姜一钱 仙半夏一钱五分 川象贝各一钱五分 怀山药四钱 坎炁一条 黑锡丹四钱(包) 四帖。
另:人参粉一钱 蛤蚧粉一钱(分八包早晚各服一包)
【三诊】
11月14日。历进温运脾肾,佐以纳气归窟之剂。咳嗽气喘较平,神疲乏力,夜不安寐。舌苔薄白而润,中有裂纹,脉来沉细。再以原法续进。
川桂枝七分 炒白芍三钱 五味子一钱 淡干姜一钱 云茯苓四钱 清炙草七分 蛤蚧粉一钱(分二次吞) 四帖。
服上药四剂后喘平出院。
按 语
张仲景立桂枝汤法治伤寒表虚证,此人人皆知,然桂枝汤之应用颇广。如《伤寒论》第十八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系指哮喘之因于痰湿壅盛于肺者而言。
哮喘一证,有虚有实,有痰饮,有食积,有气虚,有阴虚等种种不同。而久病辄发者,往往虚实夹杂,尤为难辨,立法处方亦属不易。
若能掌握并灵活应用古人已得之经验,以为辨证用药之依据,庶可免“无盛盛,无虚虚”之诫矣!叶天士“实则治肺,虚则治肾”之法,洵为治喘之纲要。
本案之哮喘,系由痰饮中阻,脾阳失于健运,肺气虚弱,肾气不纳而来。故以桂枝汤温运脾阳,二陈汤和胃化痰,五味子、淡干姜一开一阖,温化寒饮,收敛肺气,于虚证之哮喘,尤为相宜。更加蛤蚧粉补肺肾以纳气,喘逆自平矣。
本文选自《张耀卿内科验案》,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张景仙,蒋见复。转载请注明出处。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邀请您加入“针灸正骨讨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