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重症哮喘,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文 / 寻新药
2020-05-07 01:54

哮喘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全球至少有3亿人受到哮喘的困扰。有统计表明,我国的哮喘患者已经超过4000万,且数据仍在持续增长中。

哮喘是什么

外界与肺部输送空气的管道叫做气道,哮喘便是一种发生在支气管和细支气管这类小气道上的慢性炎症,也叫作支气管哮喘。

在哮喘患者的气道中,存在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在它们长期的共同作用下,气道如同管道被腐蚀一样,出现变红、肿胀、变窄、粘液增多等改变,并且异常敏感,这常会导致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

哮喘现在仍然无法根治,只能以药物控制。目前治疗手段是以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结合长效支气管扩张剂为首选。但是即便按照指南进行标准治疗,仍有高达50%的哮喘患者不能达到良好控制。对于这些使用高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或者联用药物仍无法有效控制的重症患者,需要寻找新的治疗方法。

嗜酸性粒细胞与重症哮喘的关系

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它之所以被称作“嗜酸性粒细胞”,是因为这种细胞可以被酸性染料染色。本来它是人体正常的细胞,在杀伤细菌和寄生虫以及免疫反应、过敏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一些严重的哮喘患者体内,人们发现了嗜酸性粒细胞存在着过度生长的情况。它们聚集于气道内,释放多种细胞因子,诱发和加重炎症反应。研究表明,气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是这类患者哮喘加重、难以控制的标志。这一类哮喘也被叫做“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

重症哮喘的免疫靶向治疗

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5(IL-5)是嗜酸性粒细胞生长、活化和存活的主要启动因子,为嗜酸性粒细胞从骨髓迁移至肺部及其他器官的炎症部位提供重要信号。

目前,最主要的研究便是针对IL-5和IL-5受体设计单克隆抗体。通过制造一种抗体,让其选择性识别并结合IL-5(或IL-5受体),阻断IL-5与嗜酸性粒细胞表面的IL-5受体结合,减少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及活化,从而缓解重症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

目前国内多家三甲医院正在开展一个这种类型的单抗与重症哮喘相关的临床研究。

想了解详细临床研究信息:

可拨打热线咨询:400-860-8711

参考资料:

[1] .中华医学会等. "支气管哮喘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17.10(2018):763-769.

[2] .沈华浩:哮喘与嗜酸性粒细胞——一个世纪的对话丨CTS 2018. 呼吸界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仅作科普用途,不作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