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你知道,雾化治疗哪些药物不能使用

文 / 来福士雾化
2019-11-29 16:33

近期这段时间也是流感小高峰,各大儿童医院人山人海,不仅诊室内外等候看病的小病号多,雾化室里的小病号也是人满为患。

雾化吸入治疗目前是限制输液以后的一种常用治疗形式,很多家长也自行购买便携雾化器在家给孩子雾化,但对于雾化的药物却十分迷茫,不清楚哪些可以使用,哪些不可以使用。

一、常见的雾化治疗药物有哪些

目前临床使用的雾化药物有:吸入性激素类药物,扩支气管药物,祛痰药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查体结果以及辅助检查,来确定使用哪一种或者哪几种药物(联合)雾化。

1.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主要作用:减轻气道炎症,有效控制宝宝的喘息及咳嗽症状。

医院的常用药:布地奈德混悬液,10~20分钟就可以发挥抗炎作用,对于急症很有效。

2. 支气管扩张剂

主要作用: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解除支气管痉挛,是宝宝哮喘、喘息的常用药。

医院的常用药:①β2受体激动剂,有明显气管痉挛的患儿(比如急性喉炎),多用到这类药;②抗胆碱能药,多用于急性发病。

3. 祛痰药

主要作用:降低痰的黏稠度,更容易把痰咳出来。

医院的常用药:盐酸氨溴索

以上三类药物是常规雾化治疗用药,如果是需要长期雾化的孩子(比如哮喘),则需定期询医,及时调整用药,尽可能减少副作用。

二、这3类雾化药物千万不要使用

根据今年2月份新出版的

2019年版“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

以下药品不适合用于儿童雾化治疗

1.静脉制剂

某些静脉制剂中含有酚、亚硝酸盐、亚硫酸盐等吸入后可诱发哮喘发作。如氨溴索,国内尚无雾化剂型。非雾化制剂的药物无法达到雾化颗粒要求,无法通过呼吸道清除,可能在肺部沉积,从而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不推荐雾化使用。

2.地塞米松、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

①地塞米松:无雾化剂型,该药进入体内后,需经肝脏转化后在全身起作用,不良反应大;脂溶性低、水溶性高,与气道黏膜组织结合较少,肺内沉积率低,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低,在气道内滞留时间也短,疗效相对也较差。故不适合雾化。

②庆大霉素:无雾化剂型,气道药物浓度过低,达不到抗感染的目的,细菌长期处于亚抑菌状态,产生耐药,同时可刺激气道上皮,加重上皮炎症反应。故不适合雾化。目前我国尚无专供雾化吸入的抗菌药物制剂。

③α-糜蛋白酶:无雾化剂型,对视网膜毒性较强,雾化时接触眼睛容易造成损伤;遇血液迅速失活,不能用于咽部、肺部手术患者;有报道该药对肺组织有损伤,吸入气道内可致炎症加重并诱发哮喘。故不适合雾化。

3.中成药

中成药因无雾化吸入制剂,所含成分较多,安全性有效性证据不足,不推荐雾化使用。

三、家庭雾化的优势

需要长期雾化吸入的患儿均可以考虑家庭雾化给药方式,患儿在熟悉环境中,可避免恐惧造成哭闹,更容易配合;家中雾化操作方便,增加患儿依从性;节省去医院的时间和交通成本。

四、雾化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影响吗?

雾化吸入常用的是吸入性激素,因此有些家长就担心雾化是否会影响到患儿的生长发育。其实这也是不用太过于担心,因为患儿吸入的激素只是作用于局部,吸入的量很少,即使很少量经过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体内也会很快被代谢分解掉,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全身不良反应。

最后再给各位家长提醒一下:

用不用药物,用什么药物,单独使用还是联合使用,多少剂量、多少时长、速度如何...这些都要遵循专科医生的指导,切勿自行用药或者随意增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