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0万哮喘患者里,为什么超过70%从未被诊断?

文 / 健康报社
2019-07-02 22:33

近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我国学者完成的《中国成人哮喘流行状况、风险因素与疾病管理现状》研究结果,明确了我国成人哮喘流行状况: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为4.2%,患者总人数达4570万,远超以往估计,导致巨大疾病负担,且哮喘患者诊断率、治疗率均极低,警示亟待加强对哮喘的规范诊断和治疗。

这是继去年明确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总人数约1亿之后,《柳叶刀》发表的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又一项重大成果。据此,该研究负责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中日医院呼吸中心主任王辰院士疾呼,我国呼吸疾病流行状况与疾病负担长期被严重低估,补齐疾病防控中的“呼吸短板”刻不容缓。

权威数据

20岁以上人群哮喘患者4570万

王辰院士表示,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以20岁及以上城乡居民为调查人群,采取严格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在我国六大行政区域的10个省份,开展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确保研究结果具有良好的全国代表性。对超过5万名受访者进行实地调查,详细收集了呼吸疾病相关信息、体检数据等,且全部受访者均依照国际标准进行规范肺功能检测,这保证了研究可以开展针对性综合分析。

基于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代表性人群数据计算,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为4.2%,患者总人数达4570万。

王辰院士进一步指出,在受调查人群中,26.2%的成人哮喘患者存在肺功能气流受限,这代表着我国约有1310万名成人哮喘患者已经出现了肺功能受损;15.5%的患者1年内曾因症状加重而至急诊就诊,这超出了英国同一指标近一倍;还有7.2%的患者1年内曾因症状加重而住院治疗。

王辰院士说,这些数字背后隐含的信息是,我国哮喘规范化防诊治水平亟待提高。调查数据本身也对上述判断做出了最直接的呼应:71.2%的成人哮喘患者从未被医生诊断,仅有23.4%曾接受过肺功能检测,仅有5.6%接受了糖皮质激素治疗。

全面了解流行状况是有效防控疾病的基础。不同于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我国长期以来缺乏慢阻肺、哮喘等慢性呼吸疾病全面的流行现状数据。

王辰院士介绍,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始于2010年的全国性呼吸疾病流行状况研究,依托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由全国13家呼吸领域优势单位联合展开,旨在详尽了解我国呼吸疾病的最新流行状况。

“可靠的数据才能产生权威的结论。我们的研究通过了国际权威期刊的检视,特别是肺功能调查的质控达到了绝对的国际标准,让参与研究的每一个人都感到欣慰。”王辰院士感慨道,持续几年扎扎实实的现场调查中,每一家单位都经历了很多令人难忘的艰辛。

突出短板

呼吸疾病长期被社会各界低估

“现在我们有了权威的研究数据,这些数据生动地告诉我们什么叫‘常见病’,什么叫‘疾病负担沉重’。”王辰院士表示,在呼吸系统疾病领域,我国一直缺乏全面的、反映现状的研究数据,以作为相关卫生政策制定的依据。

此前,我国慢阻肺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停留在2004年,且只有40岁以上人群的研究数据;而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更是存在严重空缺。

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得出的权威数据显示,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约为1亿,20岁以上哮喘患者人数约4570万,而此前医学界对这个数字的普遍估算为4000万和1800万~2400万。

在国家有些统计数据中,呼吸系统疾病被严重“肢解”,这是慢阻肺、哮喘等的流行状况和疾病负担长期被低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王辰院士表示,按照目前的统计口径,在进行相关疾病数据统计时,肺心病被归入了心脑血管疾病、肺癌被归入了恶性肿瘤、肺结核被归入了感染性疾病、尘肺被归入了职业病,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各界造成了呼吸疾病“表现温和”的错觉,掩盖了呼吸疾病严峻的发病形势。

王辰院士指出,国家卫生政策制定缺乏准确、科学的数据基础,社会各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已经导致呼吸疾病成为我国疾病防控中的突出短板。“这块短板不仅短而且宽,甚至快成了一块底板。”王辰院士说,我国在制定卫生健康和疾病防控各项政策时,必须把呼吸疾病放在重要位置来考量,“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已经为此提供了确切的科学证据。”

目前,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仍为横断面研究,而队列研究能够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自然转归提供最高等级的人群科学证据。

王辰院士表示,研究团队的下一步目标,是努力将其发展延伸为具有良好全国代表性的精细化呼吸疾病队列研究,“第一次重复调查已经在今年3月启动,实施难度很大。但队列研究是战略性的、金矿式的研究,我们咬咬牙坚持下来,将会产生更加重大的意义。”

分级诊疗

专科医联体助力提高防治水平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明确提出了慢性呼吸疾病的防治目标,到2025年,我国70岁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较基线要降低15%,40岁以上居民肺功能检查率要达到25%。而我国目前慢性呼吸疾病的防治现状,与此目标还有极大差距。

王辰院士表示,推动控烟工作是呼吸疾病防控的重中之重,是最具可行性和挑战性的疾病防控手段,我国应在加强控烟宣传、以多种形式强调吸烟严重危害的同时,在各级医疗机构普及临床戒烟干预。同时,研究结果已经佐证,我国慢性呼吸疾病规范化诊疗现状令人担忧,将基层作为慢性呼吸疾病防治的主战场,制定基层防治指南,培训防治技术,加强医患宣教,提高疾病诊疗的规范性迫在眉睫。

“慢阻肺、哮喘等慢性呼吸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有着庞大的患者人群,规范的诊断治疗应该也必须普及到基层。加强专科医联体建设,是实现分级诊疗的有效路径。”王辰院士指出,从关注特定病种的角度出发,通过建设专科医联体,打通医学中心、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乃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高效地完成培训、转诊、远程会诊等体系建设。从理论到实践,我国的呼吸专科医联体建设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应该加快推广。

王辰院士强调,呼吸专科医生要在推广普及疾病知识、诊治技术等方面承担更多责任,让基层医生和患者像了解高血压、糖尿病一样了解慢阻肺和哮喘,“小型肺功能仪绝不贵于五导心电图仪的价格,肺功能检查的操作时间也不长于心电图检查。一定要让这样的概念在基层深入人心”。

此外,针对哮喘的规范化治疗,王辰院士特别指出,吸入性药物的使用率低是其中最关键的问题。“2018年调整后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新增了20多种呼吸疾病用药,其中包括多种吸入性药物,这大大提高了此类药物在基层的可及性。”王辰院士表示,我国呼吸疾病用药的基本药物标准已经与发达国家趋同,这为我国从基层做起,逐步加强慢性呼吸疾病防控水平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专家声音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邬堂春教授:

如果一种疾病没有可靠的基线调查数据,疾病防控中的很多工作就可能被忽视,这就是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的重要意义,向我们严谨地证实了慢性呼吸疾病的严重疾病负担。

这项研究绝不应就此止步,继续开展调查随访,未来一定能找到更为重要的证据,得出更为重要的结论。在未来的研究中,应更加注重基础、临床、公卫三者之间的密切合作,为疾病的精准预防、精准治疗、精准干预找到更多依据。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沈华浩教授:

弹指一挥间,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已经持续了近10年时间,呼吸医学界精诚合作,完成了一项里程碑式的壮举。调查研究的过程十分艰辛,但也给每一位研究参与者带来了快乐和收获。新一轮重复研究已经启动,相信中国呼吸医学界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徐永健教授:

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有三点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第一,区域性医学中心做科研要围绕人民群众重大疾病的防治需求来展开;第二,完成重大的科研任务,要有一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第三,构建多学科、多中心密切协作的体系,参与人员要本着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做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申昆玲教授:

1990年、2000年、2010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分别完成了一次全国流调,城市0~14岁儿童的哮喘患病率分别为1%、2%和3.02%,每10年增长1个百分点。根据3.02%的患病率推算,我国目前的哮喘患儿数量已超过1000万。

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为即将开展的第四次全国儿科哮喘流调做了一个很好的典范,希望我们能够在儿童哮喘方面,补充同样严谨的流调结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黄克武教授:

超过七成哮喘患者从未得到医生的诊断,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基层慢性呼吸疾病防治能力的薄弱,出现这种情况有基层设备、知识欠缺的原因,也有医患疾病意识淡薄的原因。

可喜的是,我国的呼吸专科医联体建设已经有了一些探索,基层用药也有了政策保障,目前的窘境一定会在未来得到扭转。

文:健康报首席记者 刘志勇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2YW08MV4】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