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哮喘联盟将在全国开展哮喘义诊
5月6日,中国哮喘联盟、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在京召开“2019世界哮喘日新闻发布会”。图为发布会现场。千龙网记者 欧阳晓娟摄
千龙网北京5月7日讯(记者 欧阳晓娟)5月7日是第二十一个“世界哮喘日”,记者6日从中国哮喘联盟、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在京召开的“2019世界哮喘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全球至少有3亿以上,其中70%都为过敏性哮喘,我国有3000万以上哮喘患者。截至目前,哮喘防治随着科技进步取得长足进步,仍是世界公认的医学难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疾病中四大顽症之一,它也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世界第二大致死和致残疾病。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呼吸道的慢性炎症疾病,长期存在。2018年GINA指南将哮喘定义为一种异质性疾病,通常以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发作时间和严重程度不一,同时伴有可变的气流受限。当呼吸道的这种炎症程度越重,正常呼吸就越困难。如果没有采取任何抗炎的措施,将会导致支气管阻塞或挛缩,甚至可能因呼吸困难而危及生命。近年来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增加。
我国相继发布了“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控制的中国专家共识”“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诊断和处理中国专家共识”等重要指导性文件,对哮喘的诊断、治疗、预防和管理工作起到了很好地指导作用,但目前国内外哮喘控制现状的调查结果仍不甚乐观。
“哮喘治疗的目标就是控制哮喘症状,维持正常活动水平,减少未来急性发作、固定气流受限和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殷凯生作“哮喘的全程管理:诊断、治疗和随访”主题报告时表示,哮喘治疗要以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控制水平为基础,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应为每例初诊患者制订书面的哮喘防治计划,定期随访、监测,并根据患者控制水平及时调整治疗,以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
根据最新的数据,2016年我国城区哮喘总体控制率为28.5%。中国哮喘联盟总负责人、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林江涛作“我国哮喘的管理现状及未来工作的挑战”主题报告时表示,正确使用峰流速仪和准确记录哮喘日记是哮喘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是客观判断哮喘病情最常用的手段。但2016年调查中仅10.1%的患者使用过峰流速仪。林江涛建议,呼吸专科医师在患者教育中有提升的空间,应进一步加强呼吸专科医师的哮喘管理培训,转变观念,从而推动哮喘管理工作。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学科带头人周新在会上作“重症哮喘治疗进展”的主题报告。他表示,重症哮喘的住院和急诊就医频率明显增加,卫生资源消耗巨大。重症哮喘发作是导致哮喘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重症哮喘诊断和评估的四个步骤:第一步:明确哮喘诊断;第二步:明确是否属于重症哮喘;第三步:明确影响哮喘控制的共患疾病和危险因素;第四步:明确重症哮喘的表型,实现个体化治疗。重症哮喘的处理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1.患者教育与管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掌握吸入装置的使用方法,提高自我管理水平;2. 环境控制:有效避免过敏原,减少或避免空气中有害刺激因子,戒烟;3.心理治疗:认知重建、疏导疗法、家庭心理疗法或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4.药物治疗:患者根据医生指导规范用药。
记者还从会上了解到,“世界哮喘日”前后,中国哮喘联盟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主题为“全程管理,控制哮喘”的大规模哮喘患者义诊、防治知识大讲堂、世界哮喘日主题海报张贴等一系列活动,将慢性气道疾病哮喘防治深入到基层单位,活动得到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哮喘联盟分支机构、哮喘学组委员所在单位、全国哮喘研究协作组成员单位、哮喘专病门诊、中国哮喘联盟网站编委及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所在单位的积极响应。
据了解,中国哮喘联盟自2005年成立以来,覆盖我国大陆地区30个省市,39家中心,联合国内相关行业组织,聚集广大专家、学者、医护人员、媒体开展了大量的哮喘防治工作。该联盟联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历经十余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哮喘规范化诊治的推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的哮喘防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