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难缠,他们撸起袖子守护您的健康底线:规范治疗,精准切除,自由呼吸!

文 / 广医一院
2017-07-04 17:38

* 征 途 *

天气一冷,雾霾便愈加难缠,

当太阳被雾霾笼罩时,我们的心也不再阳光~

我国肺癌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

我们为自己的健康着急、紧张、担忧……

而在广州,在广医一院,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为了您的肺部健康而不断探索、创新,

他们将胸部疾病微创治疗技术不断推向巅峰,

他们更用自己的声音向世界证明:

中国医生,真行!

疾病折磨20年,她如何成“世界之最”?

四十多岁的胡女士经常见到人会自称是“世界第一”,既不是运动员又不是演艺明星的她 ,为何会出此言呢?

原来,她从20多岁起就开始出现气促、气喘的问题,一直按照哮喘治疗,但是病情却在不断加重。她四处求医,终于找到真正的病因——气管和左主支气管狭窄,必须做开胸手术。可当时,由于疾病的进展和长年服用药物,此前又得过肺结核,肺部组织粘连严重,胡女士在平路走几步都会喘,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对她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为了寻找最佳的手术方案,何建行教授团队足足花了一个月时间,经过反复讨论、推敲、检查,方案一经确定,仅仅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给胡女士完成了“不可能”的微创手术,而胡女士也成为世界第三例接受全胸腔镜下隆突重建手术的患者,与何建行教授团队做过的前两例相比,胡女士的病情复杂程度却是最难的。术后的胡女士身体恢复很快,甚至上楼也不怎么喘了,更有了重新回归社会的勇气和信心。

像胡女士这样曾长年被疾病折磨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游走在生死一线,传统的开胸大切口手术对他们而言,已经是生命所不能承受之重,即使幸运地度过了手术这一关,术后的疼痛、感染、并发症等依然时刻威胁着他们的生命。

人们都说,外科医生就是生活在“刀光剑影”中的侠客,他们每日忙于手术,也真心热爱手术,对于很多疾病而言,没有比外科手术更有效、更立竿见影的治疗手段了,但是,手术真的能“一切了断”吗?一刀下去之后,患者的预后情况又会是怎样的呢?

何建行教授从来不相信“宿命”,如果说,生命有极限,那么,医学就要挑战这些不可能达到的“极限”,胸腔镜的出现、微创的发展、技术的变革、理念的创新、规范的标准,这些都是为了“迎战”无法预知的疾病,而这所有的创新与变革都源于对维持人体免疫系统平衡的期望。

大切口到小切口,还有什么不可能?

既然手术,就会有创口。

传统大开胸手术,给患者带来身心的剧痛。直到“微创”理念的提出,给外科学界带来了颠覆性的医学革命,给无数生存在水深火热当中的患者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曙光。尽管,最早的“微创技术”源于腹腔镜手术而来,但却在胸腔镜的普及应用中而得到发扬光大。

胸腔镜的创立无疑给胸外科带来了巨大变革,与传统开胸手术十几公分的大切口相比,胸腔镜手术只需要切开数个1-2公分左右的小切口,就可以将病灶切除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并发症少。

上世纪90年代,曾主刀开胸手术多年的何建行教授在接触了微创的观念之后,跳出“治病就是治病”的蕃篱,他认为,优秀的外科医生不是只懂得简单的切一切、缝一缝、补一补的操作工匠,而是在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结合指导下完美的“艺术家”。1994年,何建行教授在众多反对、质疑声中开始涉足胸腔镜手术,很多前辈都觉得那是“天方夜谭”。

但何建行教授却在反复练习、反复动物试验中摸索到规律,逐渐掌握了胸腔镜的操作技巧,克服了学习研究最初的困难后,三十余年的辛勤耕耘,在胸腔镜手术及胸腔镜辅助微创胸外科领域不断取得成绩,将很多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从肺叶切除到胸腔淋巴清扫,从肺气肿减容到胸腺切除,从支气管隆突切除重建到支气管袖式切除重建,从复杂全隆突切除重建到胸部肿瘤切除等,这些全部在胸腔镜下完成,同时,针对不同个体的情况,建立了8种个体化切口代替传统切口,刀口形成了一个孔、两个孔、三个孔、四个孔等洞式创口以及胸部小切口、胸腔镜联合胸部小切口、腋下小切口等多种形式,其中还有一些仅有3毫米直径的针镜手术切口更属国际首创。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微创胸外科终于到了普及应用的阶段,而微创肺癌根治也从中得到启发,历经数年“肯定-否定-再肯定”的螺旋交错发展,重新回归到胸腔镜微创肺癌根治术年代,全腔镜手术得到重视并迅速普及。2009年以后,肺癌的根治术从外周型肺癌的治疗又进一步发展到中央型肺癌也可以用全腔镜的方法治疗,技术上的大多数堡垒终于被克服。

如今,在何建行教授的推进下,微创胸腔镜几乎覆盖了全部的胸外科手术,在肺癌中的应用,也从备受质疑成为了指南中推荐的优选方法,患者再也不需经历那种大开胸的痛苦。

切口的微创,不仅是医学技术的发展,更是医者对患者、对生命的仁义敬畏。

切口微创之后,如何进一步减轻痛苦?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胸部手术一定是凶险万分的大手术,即使现在的切口小了,但照样还得打麻药,肯定会插满管子戴上呼吸机,术后还要留置胸管、尿管等,术后久久不能醒来,还要在重症监护室观察24小时后才可以进食、活动……由于术中气管插管还可能会增加引起并发症的风险,包括肺部感染、通气压力肺损伤、肺扩张损伤、支气管痉挛等,还会给声带、咽喉等带来损伤。而留置的胸管、尿管,都会给患者带来术后的不适,增加感染的风险。

能否突破全麻的限制?能否将微创理念进一步延伸?

当切口的微创化已经基本达到,2011年后,何建行教授团队对微创肺癌根治术的探索从切口微创跨越到了麻醉微创,探索出4种模式的麻醉。2011年8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局麻不插管肺叶切除淋巴清扫术,患者在术后恢复很快,而且再也不用经历插尿管、拔尿管的不适感。

自此,何建行教授团队走上了探索“切口微创+麻醉微创”的“双微创”道路。2015年,一名全身重症肌无力患者前来求医,何建行教授团队为其施行了3D-全胸腔镜经右胸胸腺扩大切除手术,整个手术“无管”化:没有气管插管、没放胸腔引流管与导尿管,手术结束后3个小时,患者便可以自行下地,竟然自己走回了病房!

在2015年12月举办的第一届国际“无管”胸外科微创手术培训班上,来自欧美地区等百余名胸外科专家慕名远道而来,现场观摩学习了何建行教授团队带来的“无管”微创胸腔镜手术展示,打破了以往中国专家只能到国外进修学习的“惯例”,中国广州一跃成为了世界瞩目的微创胸外科中心。

一台微创手术涉及切口、切除部位、切除范围、麻醉等多个方面,何建行教授团队在每一个环节上面都有不同的选择,并将之系统化、规范化,根据每个病人的实际情况,为其“私人定制”一套最适合的手术方案,就如同我们买东西,不一定要最贵的,而要追求最为适合的。这种个体化治疗的理念和成果,使何建行教授的团队在2014年获得了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前,“无管”胸腔镜手术不仅可以完成手汗症、胸膜活检、肺大疱切除、周围型结节等较简单的胸腔镜手术,还可以应用到肺叶切除、肺段切除、肺癌根治术等高难度胸腔镜手术,革命性地实现了将部分胸部手术变为“日间手术”,患者在术后4小时内恢复进食与行走功能,年轻的患者甚至可以在术后从复苏室直接步行回病房,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部分简单胸外科手术甚至可以在24小时内出入院。

从长远效果来看,这种“无管”微创胸腔镜手术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得益于“微创”,既把病灶切除,又不会留下明显的疤痕,从身体到心理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地工作、生活。

一定要切肺叶?切了一定要化疗?

年近古稀的王老伯,距离上一次手术已经将近5个年头,虽然他曾经也因为“肿瘤”而感到沮丧和绝望,但庆幸的是,他发现肿瘤时还处于早期,并没有转移,而且肿瘤也比较小,出于求生的本能,他强烈要求医生大胆放心地切,只要能将肿瘤切除干净。手术之后,王老伯的肿瘤切除了,而伴随肿瘤一起被切除掉的还有他的一整个肺叶。虽然王老伯及时做了肺癌根治术,但预后的效果却并没有那么理想,肺功能明显不如从前,爬楼再也没有那么充足的“底气”了。

针对像王老伯这种情况,当初是不是一定要切除整个肺叶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

微创医学本应饱含仁爱,而且博大精深,对于微创技术的探索,是外科领域孜孜不倦的追求。身为医者,需怀仁心,要敬畏生命,珍惜患者在手术台上流淌的每一滴鲜血。

然而,微创并不完全等于切口小、打洞少,而要从整体来考虑,更不能忽略一些更重要的问题——肿瘤学原则,如“无瘤原则”、“肿瘤根治性问题”等。

没有一个医生不希望自己的病人早日康复,没有一个医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病人在接受治疗后能够快乐的生活。但是,疾病可以是相似的,病人却没有完全一样的。手术方案的制定尽管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但倘若没有一个相对标准的量化指标,难免或者出现“小题大做”切多了而影响预后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或者因为切除不够彻底而导致肿瘤转移复发等“舍本逐末”的后果。

这也正是“微创后时代”所普遍面临的两个极端问题。

真正优秀的外科医生,不是头脑简单的操作工匠,而是能够设身处地从患者个体化出发,不断攀登技术的巅峰,还要达到理念的与时俱进与创新。

何建行教授团队已经完成数以万计的各种简单、复杂的微创胸部手术,处理过各种复杂病情的棘手病人,同时也一直在追踪患者的预后情况,从临床中发现,早期肺癌患者在全肺叶切除后,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平衡的破坏,肺功能明显比亚肺叶切除差得多,生活质量也远远大不如从前。还有使许多患者闻之色变的术后化疗,何建行教授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其实并非所有人都需要进行化疗。

尽管何建行教授团队的微创技术已经炉火纯青,但真正的医学大家,绝不是满足单纯技术上的操作创新,而是希望能够制定出治疗的规范,指导更多的医生为患者打造更为精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这样才能真正造福于全人类。

他的团队在2012年和2015年分别在医学的顶尖期刊《柳叶刀》以及《临床肿瘤学》发表过两个国际公认的预测模型,能够很好地甄别患者的复发风险,从而个体化地决定是否接受术后化疗,让本不必要接受化疗的患者免去化疗之苦。而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何建行教授团队更是一年内两次登上《临床肿瘤学》这个国际肿瘤学顶级期刊,这个成就在国际上都是凤毛麟角。一篇文章探讨了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的切除,根据病理研究、肿瘤大小等方面进行分型,从而确定手术治理方案中如何选择肺叶、肺段还是楔形切除;另一篇文章则为早期肺癌手术淋巴结清扫明确了量化标准。

虽然这两篇“高大上”的文章,似乎普通老百姓们没有太多切身体会,但里面的每一项研究、每一个数据、每一个结论都是“从患者中来”,最终目标都是要真正应用“到患者中去”,实际上通过规范化的治疗,使到绝大部分的患者的治疗效果都得到提高。

为了让患者能够在最小的创伤下得到最大的治疗效果,获得做好的生存质量,“逼”着何建行教授团队绞尽脑汁地去探索新的未知领域。经过几年的临床研究与对比试验,现在对于早期肺癌的亚肺叶切除方面以及淋巴结清扫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制定出了相对规范操作的量化标准,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但对于“微创”的深入挖掘却仍然在路上。

外科医生不仅要做在刀尖上行走的“舞者”,

还要成为具有情怀、具有强烈责任感的医者,

从切口微创到麻醉微创,

从自我创新到制定世界规范,

这个过程是曲折坎坷的,

但前途却是充满光明的,

人类伟大的健康事业永无止境,

微创理念则是医生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希望让世界听到更多来自中国医学界的“好声音”,

希望能够造福更多的患者,

让他们重新获得生存的信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