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医话|这鹅不吃的草,对鼻炎竟有这种奇效!

文 / 九派新闻
2021-11-22 09:29

医学指导:广东省名中医、岭南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主任医师、学术带头人李云英教授。

本专栏将定期推送中西医耳鼻咽喉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养生保健科普知识,为您耳鼻咽喉的健康保驾护航!欢迎持续关注!

在农村野外,有一种“鹅不食”的野草,其具有通鼻窍,对鼻炎有不错的治疗作用。它也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在中医经典著作中,就有对其的描述:《本草汇言》“石胡妥,利九窍,通鼻气之药也。”《本草纲目》“鹅不食草,上达头脑,而治顶痛目病,通鼻气而落瘪肉。”等等。今天我们一起了解这味中药吧!

01

“鹅不食草”名字的由来

为什么这味中药叫“鹅不食草”呢?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农家的孩子,自幼患鼻炎,长年鼻塞流黄脓,鼻涕腥臭,邻居的孩子都不愿和他一起玩。

幸好孩子家里养有一群鹅,他每天都与鹅为伴。一天,他赶着鹅群到一个山边的地方吃草。饿坏了的鹅群见草就吃,惟独有一种又鲜又嫩的青草,鹅群却一口都不吃。小孩觉得很奇怪,于是用竹竿把鹅群赶到草旁,鹅群只低头闻闻,又跑开了。小孩心里好奇,拔了一株用鼻子闻了一下,忽然打了几个喷嚏,鼻子顿时不塞了。后来,他每天都拔一点来闻闻,慢慢地不鼻塞了,也不流浓臭鼻涕了。同村还有几个患鼻炎的孩子,也用这种青草塞鼻,都很快治愈了。

从此以后,这种草的药用功效逐渐流传开来。因为鹅不肯吃这种草,人们就给它取名“鹅不食草”,沿用至今。

02

“鹅不食草”的功能主治

鹅不食草别名又有食胡荽、野园荽、鸡肠草等等,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常见于农田间。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归肺经。

功效:发散风寒,祛风胜湿,通鼻窍,止咳,解毒。

主治:风寒感冒,鼻塞不通,寒痰咳喘,疮痈肿毒。

用法:可煎水服用。也可煎水熏蒸或研成粉末外用。

用药禁忌:阴虚内热,大出血后,孕妇都不宜服用。

03

“鹅不食草”的临床应用

风寒感冒:鹅不食草辛温解表,长于通鼻窍,用于风寒感冒而见鼻塞、流涕、头痛者,可与细辛、白芷、苍耳子等药配伍。

鼻渊鼻鼽:治反复发作的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和过敏性鼻炎导致的流脓涕、鼻塞患者。民间常用其捣汁,滴于鼻内,通鼻窍效果较快,鼻塞不通属于风寒所致者可配伍苍耳子、辛夷、白芷等。风热者,可与薄荷、黄芩、野菊花等药同用。

寒痰咳喘:本品性辛温,入肺经,兼能化痰、止咳、平喘,治寒痰所致咳嗽痰白稀多,可配伍麻黄、细辛、百部等药。

疮痈肿毒:外用解毒消肿,《泉州本草》以鲜品捣敷局部,治疗蛇伤肿痛。

03

“鹅不食草”的验方介绍

《贵阳民间药草》:治伤风头痛、鼻塞,目翳者,用鹅不食草(鲜或干均可)搓揉,嗅其气,即打喷嚏,每日二次。

《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治疗鼻炎:将鹅不食草研成细粉吸入鼻孔,每日数次;或用棉花浸湿拧干后,包药粉少许,卷成细条塞鼻,20~30分钟后取出,每日1次;或取粉末与凡士林制成油膏,放置鼻腔内,1小时后取出。

治单双喉蛾(扁桃体炎):鹅不食草一两,槽米一两。将鹅不食草捣烂,取汁浸糯米磨浆,含服。

看到这里,我们都知道了,鹅不食的这味田间野草竟如此好用,有鼻炎困扰的不妨一试,但是注意要咨询有经验的中医师后方可使用哦!

医学指导:李云英,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岭南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的学术继承人。

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中联耳鼻喉口腔分会副会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嗓音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精编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副主编。

曾获“中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医务工作者”“南粤巾帼好医师”“南粤优秀教师”“首届颜德馨优秀中医药人才奖”“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 “羊城好医生”等称号。

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四十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诊治耳鼻喉科疾病,尤对咽喉嗓音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

擅长:鼻炎、声嘶、咽喉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中耳炎、耳鸣耳聋、眩晕、鼻咽癌、喉癌等耳鼻喉科常见疑难病症的诊治。

出诊时间: 周一上午、周四下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门诊);周二上午(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门诊)。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 李云英 王岸玲

执行编辑:张靓雯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