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孩子总是在早上咳嗽,调理指南看这里

文 / 奇博士育儿经验
2021-03-31 19:38

春季天气潮湿,对孩子的脾胃来说是巨大的挑战。脾胃功能虚弱,很容易就积食,如果刚好碰上气候变化大,孩子容易受邪生病,一些过敏性疾病都容易复发。所以,每年春季来门诊找我看病的孩子也会多了不少。最近,我看到有些家长在评论区问,孩子早上起床咳嗽了几声怎么办,要干预吗?今天就来说一下这个问题。

孩子咳嗽是最让家长头痛的问题之一,咳起来难断尾,时间一久了又怕伤肺,损伤体质。

但有一种情况在春季很常见,就是孩子早上起床总是咳嗽一两声,但其他时间都不咳,这让家长很疑惑,到底要不要干预?晨起咳嗽大多与孩子受寒,以及一些常见病如鼻炎、过敏性咳嗽等有关。下面就具体讲解要如何调理应对。

春季脾虚易受寒,增强抵抗力做好2点

春季最要警惕的病邪就是湿邪,湿邪困脾,易伤阳气。孩子脾常不足,脾胃功能在春季就更为虚弱。我常说,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的孩子在春季的抵抗力会更弱。

春季风邪当令,《素问·风论》说:“风者,百病之长也”,风邪容易协同其他病邪作恶,风邪打开了皮肤腠理,其他邪气趁虚而入。孩子皮肤腠理疏松,风邪或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侵,肺卫受邪,肺失清肃而发为咳嗽。

虽然春季气温逐渐回升,但气候不稳定,早晚温差大,还时有“倒春寒”。清晨时分,气温较低,孩子阳气较弱,抵抗力差,不能很好地抵御外邪,容易受寒感冒。

这时孩子咳嗽其实是外邪入侵被暂时挡在了咽喉部引起的反应,如果孩子伴有打喷嚏、流清涕、畏寒怕冷等症状,那大概是受寒感冒了,家长要及时干预。

● 家长这样做

1、注意保暖,做好“三暖二凉”

要适时增减衣物,按照“三暖二凉”的原则,灵活穿衣。所谓三暖是指:肚暖、背暖和脚暖;所谓二凉是指:头部和胸部,头部没必要带上帽子,胸部不需要裹得太严实,保持透气与舒适。

2、控制消化,健脾祛湿

每天坚持“10秒判消化”,积食时及时消食导滞,少吃或不吃肥甘厚腻、生冷寒凉等容易生湿的食物,避免滋生内湿。平常可以给孩子吃点热粥,喝热粥可助胃气,胃气充足,促进气血运行,加快人体津液的代谢,湿邪可以从小便、汗液而去。

过敏性疾病高发,顾护脾胃是调理核心

春季是过敏的高发季,空气中花粉等过敏原会导致孩子过敏性疾病的反复发作。春主肝,肝脏在春季活动旺盛,肝木阳气会随着气温回升而逐渐升发,木火刑金,肝气过亢则攻伐肺气。肺主气司呼吸,肺气被攻伐,卫表不固,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就容易复发。

有过敏性鼻炎的孩子,一般都是有咽炎的。鼻腔内的分泌物倒流到咽喉,引起咽喉部的应激反应,造成咳嗽。这种情况在早上起床后会特别明显,因为夜间睡觉时活动少,分泌物排出就少了,到了早上,分泌物倒流到鼻咽部产生刺激,造成咳嗽。

而过敏性咳嗽的孩子,早上起床后多是阵发性咳嗽,但痰不多,喉咙一痒就咳嗽,一动就咳嗽得更厉害,尤其是在孩子深呼吸后,咳嗽会更为频繁。过敏性咳嗽在西医上又叫咳嗽变异型哮喘,使用止咳药基本没有效果。

● 家长这样做:

总的来说,无论是过敏性鼻炎还是过敏性咳嗽,根源都是脾虚,表现为中焦脾土的运作能力不足,这类的孩子大都是虚寒底的。

脾土生肺金,土就是脾胃,是消化系统;金就是肺,是呼吸系统。孩子脾胃健旺,吃进去的水谷精微能被运化吸收,在春季就能与旺盛的肝气相互制衡,达到平和的状态。那么,过敏的问题自然能得到缓解。

所以在春季这么敏感的季节,照料有过敏性病史的孩子,家长要更为用心,调理上要做好以下三点:

1、科学回避过敏原

过敏症状严重的情况下,家长可借助血液过敏原检测手段,辨别出过敏原以后,有意识地帮孩子避免。保持居室清洁,定期清洗空调的过滤网,不在室内吸烟,减少尘螨、细菌、烟雾等对孩子的刺激。外出时佩戴口罩,或减少孩子在户外活动的时间。

2、控制消化,减少积食

家长每天要坚持用“10秒判消化”观察孩子的消化状况,早餐以后看孩子的舌苔、口气、大便、睡眠,有1项或以上不正常,就证明孩子积食了,要及时地用“4招”消食导滞,吃软、吃素、吃少、三焦汤,坚持2~3天。

3、消化好时抓紧时机健脾

消化好时,要抓紧时机帮孩子健运脾胃。日常饮食中可以加入芡实、茯苓、陈皮、太子参、白扁豆、五指毛桃、黑豆等健脾的食药材,还可以用白术佛手汤、健脾养胃方等健脾方。

在过敏症状缓解以后,可以坚持喝乌梅抗敏汁。乌梅抗敏汁具有补益肺脾、敛肺抗过敏的功效,每周喝1~2次,在早上起床后给孩子喝。之前很多家长说,孩子不喜欢吃粥,那么可以把方中的粳米去掉,但要注意,去掉粳米后要在早餐后30分钟左右给孩子服用。

最后,想多唠叨几句,调理过敏性疾病或过敏体质是一个综合的问题,不能总想着简单地靠一碗汤,两碗汤就能解决孩子的问题,也不能总认为多喝汤就是对孩子好。使用食疗,前提一定是掌握顾护脾胃的喂养方法。

此外,食物对孩子体质是有很直接的影响,但是除了食疗,家长还要顾护好孩子的情志,要注意教育的方式,要耐心地和孩子沟通,不要打骂责怪孩子,给孩子的成长多一点时间。

作者简介:单海军,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脑病康复科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擅长治疗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常见病,如:小儿脑瘫、智力低下、抽动症、咳嗽、哮喘、厌食、积滞、泄泻、便秘、反复口疮、遗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