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治不愈的慢性鼻炎,应求助艾灸!
艾灸温运阳气,治好慢性鼻炎!
曾经有一位灸友患有慢性鼻炎,西医屡治不效,遍服多种中药,病情毫无缓解的趋势,终日鼻塞流涕,后改用艾灸,一举而定,从未复发。
治疗鼻炎的几个要点:
1、一定要灸满40天,期间每10天停灸一天,除此每天都要认真灸。
2、40天治疗期间,要果断的拒绝冰冷的食物!绝不可喝冰的、吃冰的的东西。
3、治疗期间,要保暖,三餐要全,不可熬夜,必须吃早饭。
4、准确取穴:迎香、印堂、太阳、鼻梁、攒竹、两个肺俞、关元、神阙。鼻涕多可艾灸:上星、禾髎。
5、艾灸时间:面部穴位总共至少需要35分钟。关元和神阙各灸15分钟,两个肺俞各灸15分钟。
6、如果你选择了艾灸,却没有做到以上几点,那是因为你病的还不够严重、你花的冤枉钱还不够多。细节决定成败!
气是生命的主宰
古达医书里有很多关于气的介绍,如——
“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说明的是气在生命维持中的重要地位。
“百病皆生于气”,说明气与病的关系密切相关。
“气有余便是火”,“气滞血瘀”等,说明气虚、气实、气滞均可引致疾病,没有得到好的治疗则就成为治愈艰难的慢性病。
所以,调理内科杂症往往需要独辟蹊径,取温运阳气、调气、降气、利气、升气各种方法治疗难病而往往有奇效,下面着重介绍下温运阳气!
艾灸温运阳气,扶正气祛邪气
温阳的方法用之得当,可以改变正邪的关系,扶正而祛邪,其中,艾灸就是温运阳气的不二选择!
“艾叶味辛、苦,性温;归脾、肝、肾经;芳香温散,可升可降”我来说这个可升可降,就包含了,艾叶可以止血活血,它具有治疗的双重作用。
艾灸双向调整作用
①当你淤血,瘀滞,寒凝,气滞的时候,艾灸可以帮助你疏通,帮助你消融;
②当你需要调养的时候,当你宫寒不孕,胎动不安,心腹冷痛的时候,他可以帮助你温经散寒,消炎止痛,安抚胎儿。
这就是艾灸的双向调整作用,对于气血的调整是很有效的。
气通血活,疾病不留
《普济方》说:“人之一身不离乎气血,凡病经多日疗治不痊,须为之调血。”
《医学准绳》说:“夫人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滞不行,故百病由污血者多。”
很多古医书都指出瘀血与疾病关系密切相关。
人的血液畅通,身体才能健康,就好比河流里的泥沙或是人们乱扔垃圾,就会导致喝到堵塞,不能正常流动,而血液也是如此,如果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或是血流迟缓,血管壁不光滑,就会导致瘀血阻滞,血液流通不畅、阻滞就会成为健康的隐形杀手。
简而言之,生命就是气血的运行,气为万物的主宰,一切疾病皆因气血出了问题。气虚、气郁、血虚、血瘀……万变不离其宗,解决了这些问题,则病自愈。
血瘀主要表现有哪些?
一般而言,凡离开经脉之血不能及时消散和瘀滞于某一处,或血流不畅,运行受阻,郁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态,都叫血瘀。
血瘀常见原因:
①气滞→血行不畅→瘀血(气滞血淤) ②气虚→运血无力→瘀血(气虚血淤)③血寒→寒主凝滞 ④血热→血受煎熬 ⑤湿痰阻遏→脉络不通→血瘀。
体内瘀血阻滞常表现为身体特定部位的疼痛,痛处固定,以刺痛为主,还是那句话,痛则不通。
血瘀主要表现有:
头痛、头晕、失眠、健忘;胸痛、胸闷、心悸;肢体发凉、麻木、疼痛;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等。
在体征上可见:
面色发黑、没有光泽;口唇、舌头颜色紫暗;皮肤干枯、粗糙、脱屑、瘙痒;体内有肿块,疼痛且长期不能缓解。
艾灸如何活血化瘀?
补气、活血、化瘀,艾灸要穴——
1、三阴交:三阴,足三阴经也。交,交会也。三阴交穴名意指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
2、血海:血海穴,是足太阴脾经的一个普通腧穴,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
3、合谷:合,汇也,聚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合谷名意指大肠经气血会聚于此并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
4、曲池: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有清热解表、疏经通络的作用;
5、足三里: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有生发胃气、燥化脾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