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不好,所以颈椎疼!一张治颈椎病的方子,补肾养骨,请体会

文 / 佳音健康达人
2021-02-10 00:47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五脏病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跟你聊聊颈椎病。

人到中年以后,颈椎不好的现象时有发生。我告诉你啊,这可能和肾虚有关系。

何出此言?

早年,我在学习中医方剂学的时候,听到了一则用六味地黄丸治疗颈椎病的故事。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年58岁,姓岑。

这人啊,大概从5年前开始吧,颈椎就挺不好的,主要是右侧肩颈部位疼痛,右上肢疼痛。拍片子显示,这个人第6、7颈椎前缘有骨质增生,生理弯曲变直了。也就是说,这个人肯定是有颈椎病了。

他做过很多治疗,包括牵引、按摩等,都不行。后来,他决定看中医。

刻诊,见颈部和右侧上肢疼痛麻木,胳膊举起来很费劲。细问得知,患病以来睡眠不好,晚上常常仅能睡四个小时左右。白天的时候,常常伴随耳鸣、眩晕、腰膝酸软,看舌脉,发现舌淡、少苔,脉象细数。

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师果断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熟地黄、山药、党参、桑寄生、鸡血藤各20克,山茱萸、茯苓、白芍、木瓜、威灵仙、牡丹皮、泽泻各15克,制川乌6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一共是6剂。

结果,六剂用完,患者肩颈的疼痛减轻,头晕现象缓解,睡眠质量改善。接下来,患者坚持治疗一个月左右,诸证悉平,随访一年,未曾复发。

方子和医案,我说完了。现在,咱们一起探讨其中的奥秘。

我前面跟你讲过了,这是一张利用古方六味地黄丸治疗颈椎病的案例。

六味地黄丸,是宋代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里记载的配伍。它其实是把张仲景的“金匮肾气丸”进行了改装,去掉附子和桂枝,干地黄变成熟地黄。它最初是治疗小儿肝肾先天不足,发育迟缓的。可能,钱乙自己也想不到,这个方子到后来,被应用得越来越广泛,最终成了滋补肝肾精血的一个常用方。

现代中医临床用这方子,主要适应症就是舌红少苔,脉细数,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盗汗、自遗、潮热,手足心热,口干舌燥等等。总之,是肝肾阴虚所致。四十岁以后的人,肝肾精血日益不足,就容易出现上述现象。

现在,你再看看上文颈椎病患者的状态:脉细数,少苔,腰膝酸软、耳鸣乏力……这些是不是和六味地黄丸的适应症很类似啊?

没错。从辨证的角度讲,这人的确有肝肾阴虚的问题。

那么,他的这个肝肾阴虚,和颈椎病之间,有联系吗?

有啊,而且联系密切。我跟你讲啊,人的肝肾啊,主筋骨。肝肾阴虚,意味着精血不足。精血不足,筋骨就失去了养分。我们的腰椎不好、颈椎不好,都有可能和肝肾阴虚、精血不足有关系。为啥四十岁以上的人,颈椎和腰椎都容易出现问题啊?原因就在于肝肾阴虚的倾向,随着年龄增长而日益加剧。

肝肾精血不足,筋骨失养,这就意味着人“正气不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不足,则外邪容易侵犯人体。所以,患者在经受风寒湿邪袭扰的时候,抵御能力降低。外邪缠绵留恋于筋骨之间,使得病痛日益严重。

你看,这就是中医对此例颈椎病的病因剖析。至于说骨质增生啊、生理曲度改变啊,这些问题,中医看不见,所以就不去看,转而用另外一种思路来看待问题。你看这是不是挺有意思啊?

好了,阅读到这里,你就该明白上文医案中,配伍的方义了——

熟地黄、山药、党参、桑寄生、鸡血藤各20克,山茱萸、茯苓、白芍、木瓜、威灵仙、牡丹皮、泽泻各15克,制川乌6克。

这里头,熟地黄、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丹皮,就是标准的六味地黄丸的组成。其中熟地黄、山药和山萸肉,滋补肝肾精血。泽泻、茯苓、丹皮负责泻热化浊,好让精血补益得更加通畅。

在这个基础上,用党参、桑寄生、鸡血藤来进一步补益脾肾、养血活血。利用制川乌、威灵仙、木瓜、白芍来祛风、除湿、止痛。

这就是基本意图。

由此可见,颈椎病这个问题,有些时候,的确可以看作是一个“内科病”。肝肾阴虚,精血不足,是它发生和不断加重的内因。肾不好,颈椎就不好。通过补益肝肾的办法,可以起到一定疗效。我不敢说,这样的思路适合所有人,但是它是非常有价值的临床经验,值得向我的读者作以介绍。

文中配伍,虽然来自一线临床,但是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加减变化。所以,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不宜盲目照搬。

好了,这个事儿就说到这里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