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有多要命?很危险!颈椎不好的人,一定要看
有一种心脏病就叫做颈源性心脏病,主要症状包括如心前区作痛,心律失常,还会有胸闷不适感、心悸、气促等。
颈椎病有多要命?很危险!更可怕的是,医学上还发现颈椎病至少可引发全身70种病症,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病症。
吞咽不畅、视力障碍、腹胀便秘、高血压、胸痛、猝倒、下肢瘫痪、老年痴呆等都是脊椎病的并发症!
这种看着不起眼的疾病,竟然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
颈椎病怎么形成?颈椎病是现代人的常见疾病,当长期保持同一姿势伏案工作或学习的时候,上体前倾,颈椎紧张了,首先压抑了督脉。
督脉总督一身的阳气,压抑了督脉也就是压抑了全身的阳气,于是,久而久之,整个脊柱就容易变弯,人的精神也差了。
人的精神,不是被脑力劳动所消耗掉的,而是被错误的姿势消耗掉的。
中医怎么看?中医对颈椎病的分型主要有以下五种:风寒闭阻证、血瘀气滞证、痰湿阻络证、肝肾不足证及气血亏虚证。
一、辩证:①风寒闭阻: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颈肩和上肢出现窜痛麻木,以痛为主症,头感沉重,颈部活动僵硬,恶寒畏风,其病情随天气变化减轻或加重
②血瘀气滞:舌质暗,颈肩和上肢出现刺痛,痛处固定,并伴有肢体麻木;
③痰湿阻络:患者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细,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
④肝肾不足:舌红少苔,失眠多梦,眩晕头痛,耳聋耳鸣,颈部隐痛为主,伴有四肢麻木和头痛症状;
⑤气血亏虚:舌淡苔少,脉细弱,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四肢麻木,面色苍白且倦怠乏力。
但是现实生活中,肝肾不足型和风寒湿型这两种情况较为常见。风寒湿型很好理解,我们现在主要解释一下肝肾不足型。
中医认为,肝主筋。肝肾不足就会导致筋骨失养,筋骨失养便容易引发颈椎、腰椎劳损等情况。
而导致肝肾不足的原因也有很多熬夜、工作生活压力大、饮食问题等。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作息饮食也会对颈椎病有一定防护作用。
二、护理方法:针对肝肾不足型和风寒湿型两种颈椎病要注意日常护理。
1、肝肾不足型:
①环境:房间环境应温暖避风,房间亮度适当调低,减少噪音影响。
②睡眠:若患者出现失眠症状,则泡脚后再入睡;若较为严重可给予耳穴埋籽干预,同时在入睡前对其神门穴、交感穴和双足涌泉穴按揉 3 min;
③饮食:以益肾补肝食物为主,如动物肝脏、木耳等,同时可适当配合通络活血、补肝肾和强筋骨的中药配合治疗。
2、风寒湿型:
①环境:房间环境应避风、向阳、温暖且干燥,若天气潮湿需及时对房间进行干燥除湿,且患者应适当减少室外活动,在夏季时患者应减少固定空调或风扇的使用,并注意颈部保暖;
②饮食:以易消化和温补性食物为主,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建议患者每日饮用一杯薏米水或薏米粥,以达到祛湿效果。
3、情志护理:
不管是中医还是现代医学都认为情志问题会影响身体健康,诱发疾病。
在《艾灸法联合中医护理在颈椎病颈痛中的应用效果》中,研究人员发现颈椎病颈痛患者情志主要以怒、喜、忧为主。
颈椎病人长期处于怒、忧的状态,患者的颈部肌肉则会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从而易导致肌肉血液循环失调,出现疼痛症状 。
因此针对这三种情志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
①怒、忧患者则以心理疏导为主;
②喜则以鼓励为主,并注意避免患者因乐极生悲而造成的情绪落差及对病情的负面影响。
4、按摩护理:
取患者的风池、风府、曲池、天宗及中渚等穴位进行按摩。
方法:按摩时用拇指对患者的穴位进行按、揉,直至按摩部位发热后即停止。
对患者颈肩部硬结、压痛点及条索状物等部位,推、拿、滚的手法对其进行按摩,同样待按摩部位发热后停止。
研究还发现,艾灸配合上述中医护理方法可以干预颈椎病,可以提高颈椎病的治愈效果。
5、艾灸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颈痛患者中医辨证以为肝肾不足型和风寒湿型为主,因而治疗颈椎病应以强身保健和扶正祛邪为主要原则。
艾灸主要是通过对患者的关键穴位进行熏烤,艾柱燃烧后可内注热气到患者体内,从而起到通络活血、温煦气血及补益强壮的作用。
因此,艾灸应用于颈椎病颈痛治疗中可起到强身保健和扶正祛邪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颈痛症状,同时对其体质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艾灸取穴:百会、神庭、风府、大椎穴、肩井、肩髃、曲池。
成人艾条悬灸每穴15分钟,艾灸仪艾灸40-50分钟。
6、治疗颈椎病特效穴
——后溪穴,小肠经上的一个穴,把手握成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
功效:能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
临床上,颈椎出问题了,腰椎出问题了,眼睛出问题了,都要用到这个穴,效果非常明显。
按摩方法:我们坐在桌子旁,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每次刺激3~5分钟,每个小时刺激一次就足够了。
昨天写文章的时候,枸杞也用针扎了自己左边的后溪穴,确实脖子轻松了很多。
(注: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针灸。)
希望以上方法可以帮助大家缓解颈椎问题,但是注意如果有严重的颈椎问题请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注:本公众号为中医健康知识交流共享平台。文章仅供学习参考,如涉及用药疗方,请在执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本文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供交流学习使用(非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