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进行保健——药膳对各种症状的使用
药膳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结合个体差异、季节时令、地理环境而因人施膳。在中医看来,每一种食物都如同中药一样,具有不同的性味,可以根据人们的年龄或体质和患者的病症进行辨证施膳,这是药膳食疗的精髓,也是唯一与现代营养学不同的独特之处。就药膳与病证性质而言,则当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总原则,结合脏腑辨证的特点,选择相应的药物和食物配制药膳。虚证和实证是中医辨证理论里最常见最主要的证型,现将它们应用药膳的方法详细作一下描述。
虚证药膳的应用原则
虚证,既正气不足,可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大类型。
①气虚证:气短自汗,懒惰,语音低微,面色无华,肢体倦怠,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大无力。五脏气虚还各兼见不同症状,如喘咳,气短、痰多清稀、易于感冒,为肺气虚,可选用黄芪炖老母鸡等补肺气;如气虚证兼见食少、便溏、食后脘胀、内脏下垂、失血过多,为脾气虚,可选用人参、莲子、大枣煮粥等补脾气:如气虚证兼见心悸、气短、心前区闷满或痛、脉结代或细弱,为心气虚,可选用人参、西洋参、刺五加等制作药膳补益心气;如气虚证兼见疲乏不能耐劳、胆怯、头身麻木等症,力肝气虚,可选用远志、酸枣仁等制作药膳补益肝气:如气虚证兼见腰腿酸软、小便频清,甚至失禁,为肾气虚,可选用菟丝子、五味子等温肾化气。
②血虚证:面色萎黄或淡白,唇、舌、指甲色淡,毛发枯落,舌质淡,脉沉细。血虚证常见于心、肝二脏。如血虚证兼见心悸、烦躁、健忘、失眠多梦、脉细或结代,为心血虚,可选用夜交藤、合欢花、柏子仁等制作药膳补养心血;如血虚证兼见惊惕头晕、易怒、目暗、肢体麻木震颤、经少经闭、脉细弱,为肝血虚,可选用当归炖乌骨鸡、阿胶猪肝羹、酸枣仁粥等补养肝血。
③阴虚证:潮热盗汗,心烦失眠,口干咽燥,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如兼见干咳无痰、咽干声哑,为肺阴虚,可选麦门冬、沙参、梨子、冰糖等到1制作药膳滋养肺阴;如阴虚证兼见舌尖红或口舌生疮,为心阴虚,可选用生地、玉竹等制作药膳滋养心阴;如阴虚证兼见惊惕、头晕、易怒,为肝阴虚,可选用山萸肉、女贞子、构杞子等制作药膳滋养肝阴:如阴虚证兼见腰疼、下肢酸软、耳鸣耳聋、发脱齿摇、梦寐遗精、眩晕健忘等症,为肾阴虚,可选用熟地黄、桑寄生、枸杞子等制作药膳滋养肾阴:如阴虚证兼见不思饮食、大便燥结或干呕呃逆,为脾胃阴虚,可选用太子参、麻仁、麦门冬等制作药膳滋养脾胃之阴。
④阳虚证:形寒怕冷,四肢不温,舌质淡,胖润齿痕,脉细弱。如兼见心气虚证候,为心阳虚,可选用桂枝、炙甘草等制作药膳温振心阳:如阳虚证兼见脾气虚之症状,及腹中冷痛、口泛清水、白带清稀而多,为脾阳虚,可选用干姜、白术等制作药膳温补脾阳;如阳虚证兼见腰疼、下肢酸软发凉,为肾阳虚,可选用附片、肉桂等制作药膳温肾壮阳;如肾阳虚兼见耳鸣、耳聋者,可配淡菜补肾阳、充髓海:如肾阳虚兼见发脱齿摇者,可选用何首乌等温肾固发;如肾阳虚证见大便溏泄、完谷不化者,可选用山药、干姜等配合温肾止泻;如肾阳虚证兼见水肿、夜尿多,可选用益智仁、五昧子等制作药膳缩泉固肾;如肾阳虚证兼见滑精,可选用金樱子补肾固精;奶肾阳虚证兼见阳瘘、早泄,可选用鹿茸、淫羊藿、韭子等制作药膳温肾助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