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颈椎病”如何预防及治疗
“电脑颈椎病”又被称为颈型颈椎病,是指具有头、颈、肩、臂局限性疼痛及其相应压痛点,X线片上有颈椎生理曲线改变和椎体间不稳定及轻度骨质增生等退行性变化的颈肌症候群。颈型颈椎病也称局部型颈椎病,非手术疗法多可治愈,但易反复发作。故很多作者很少在教科书中提及此型。
颈型颈椎病的主要有十大治疗措施,而重在预防。要认真寻找病因,改善生存条件和工作环境;要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是治疗的主要治疗手段,若能坚持,远期效果往往出人意料;牵引已在国内外广泛流行且行之有效,要因人而异,选择进行;急性期围领固定或推拿按摩短期效果极佳,应辨证施治,适可而止;封闭选择得当,有时可“针到病除”,应用广泛,但长期疗效缺乏有力数据支持;药物和理疗是颈型颈椎病主要的辅助治疗手段,适时应用多能锦上添花。
1.寻找病因,改善生存条件和工作环境,强有力的预防和去除致病因素。如避免高枕睡眠,主张颈、肩、背部保暖;长期伏案半小时,要伸伸懒腰,深吸一口气;要坐如钟、站如松.、走如风、卧如弓;要调整桌椅高度和斜面,使颈部不可过屈或过伸;要做好工间操等。
2. 牵引:其机制和效果至今缺乏科学结论,但却在国内外广泛流行且行之有效。它能使颈部制动、保持中立位的正常颈姿。其作用有:
1 增宽椎间隙、恢复颈推的稳定性及其正常生理功能。
2 缓解肌肉痉挛,剥离、松解粘连组织,消除炎症、水肿。
3 牵开嵌顿的关节囊,以促进椎体滑脱和钩椎关节错位的整复。
4 增大推间孔、椎间隙,牵开有皱褶或骨化的韧带,使受压的神经根、脊髓得以缓解,改善其血液供应,有助于神经组织功能的恢复。X射线研究证明:经牵引后,椎间隙可增宽2.5-5毫米,颈椎管纵径延长10毫米以上.
5 牵开迂曲的椎动脉,恢复颈椎与椎动脉长度的比例关系,保持椎动脉通畅,维持正常脑血液供应,恢复正常脑组织功能。
总之,牵引能调整恢复颈椎的内外平衡,继而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功能。有人研究:颈椎前屈15°,6千克牵引后,患者颈椎间盘压力降低50%,颈椎整体移位平均增加50%。因此牵引可以使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或逐步消失。在牵引状态下,可去除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可减轻肌肉收缩力与诸韧带紧张力对椎间盘及其周围所造成的挤压。使椎间盘及其周围处于不负载状态,有利于椎间盘及其周围的营养供应,使损伤的纤维环及其周围得以修复;有利于椎间盘及其周围的静脉回流,消除水肿并促进炎症消退。
3. 按摩推拿:按摩治疗,是为了缓解急性期颈型颈椎病症状的一种最常见且短期极其有效的方法。按摩能有效促进血管舒张,松解粘连;促进乳酸循环,减少乳酸堆积;缓解肌肉痉挛,降低肌肉紧张。
4.物理疗法:理疗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具有其独特的医疗价值,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辅助手段。颈椎病往往出现顽固的颈肩痛,电疗、热疗都具有良好的缓解疼痛作用。
当颈椎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和脊髓时,可致炎症反应。应用超声波、红外线、电疗、热疗等,可产生促进炎症消退,吸收水肿的作用。
炎症反应日久可造成组织粘连,手术后的病人往往有大量的瘢痕。理疗具有松解粘连,软化瘢痕的作用。
5.功能锻炼:这是一项持久但极其有效的希望工程,若能坚持,长期效果往往出人意料。颈型颈椎病颈肌功能锻炼的目的与作用主要有两方面:
①增强颈部肌肉,增强其对疲劳的耐受能力,改善颈椎的稳定性,从而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反复发作;
②通过颈部各方向的放松性运动,活跃颈椎区域血液循环,消除瘀血水肿,同时牵伸颈部韧带,放松痉挛肌肉,调节颈椎应力,从而减轻症状。
颈性颈稚病在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在症状缓解,可进行以颈肌等长练习为主的锻炼;在症状基本消失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
(1)颈椎活动度训练
(2)颈椎功能锻炼
(3)强化颈肌锻炼
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颈椎活动度训练、功能锻炼和强化颈肌锻炼时一定要注意:如果有较明显或进行性神经根和脊髓受压症状时,应随时停止。并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排除颈型颈椎病以外的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