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而不同,论痛风与强直性脊柱炎的肾虚之异同。

文 / 黄教授谈风湿
2019-03-25 08:08
同而不同,论痛风与强直性脊柱炎的肾虚之异同。

痛风和强直性脊柱炎,中医经典理论分别是“痛风”和“大偻”,都属于“痹证”范畴,与类风湿关节炎同属于风湿类疾病范畴。中医学的这个认识与国际风湿病界认识上也是高度一致的。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均由美国风湿病学会或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制定,而不是骨科或者内分泌科。

同而不同,论痛风与强直性脊柱炎的肾虚之异同。

“痛风”这个病名,来自于中医。元代朱震亨著《丹溪心法》曰: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是也。他方谓之白虎历节风证。“白虎历节”应该指的是痛风的急性期。

已故国医大师朱良春老先生认为:中医学讲 的“痛风”并不仅仅是西医学讲的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疾病,还包括了很多自身免疫性关节炎急性期的症状表现,由于西医在国内借鉴了“痛风”这个病名,对于中医师来说在辨治上需要认清。为了帮助中医师更好的辨病辨证,于是根据痛风的病理特征和现代医学研究,提出了“浊瘀痹”的病名。

朱老认为,湿浊瘀阻才是痛风发病的主要原因,而“浊瘀痹”之所以有湿浊内阻,根本原因还是脾肾这两个先后天之本在功能上不协调,或由脾虚或由肾虚,日久痰湿内生,瘀阻脉络,伤及筋骨关节,痹阻不通则痛。所以,在治疗上重在“泄浊化瘀、调益脾肾”。

黄闰月医生拜师的是朱老的好朋友、同样是首批国医大师的李济仁老先生,他在痛风的认知上是与朱老高度一致的,但更强调顾护脾胃。所以,在临床上,黄闰月医生根据二老的经验、现代中药学研究和痛风患者的临床实际,提出了“提壶揭盖”法健脾益肾、祛湿化浊的治疗法则,并给出了很多具有实际意义的调养方法和治疗原则: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不治疗真的没关系吗?(附:提壶揭盖降尿酸)

妥妥的干货:痛风降尿酸用药需要多久?所谓“治本”是怎么回事?

广为熟知的提壶揭盖茶(黄芪、桔梗、车前草)和金狗化浊茶(烫狗脊、金钱草)都是很好的痛风或者高尿酸血症调养方,源自于黄闰月医生对中医学痛风病的深刻认识。当然了,肾茶也不错,可以在上述茶方中替代车前草用于有肾结石痛风患者的日常保健调养。但是,记住了,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最终都是要规范降尿酸的,这不一定是根本,但一定是治好的关键!

同而不同,论痛风与强直性脊柱炎的肾虚之异同。

大偻与肾虚的关系最为直接,肾为先天之本,所以强直性脊柱炎不是遗传病,但是具有一定的遗传特征,这一点是对中医学理论的最佳佐证。强直性脊柱炎以腰骶部疼痛为主要症状,且随着病情发展累及整个脊柱而发生竹节样病变。《素问·脉要精微论》“腰为肾之府”,《灵枢·经脉》说肾经“贯脊属肾”。所以,无论是病因还是病位,强直性脊柱炎都与肾虚最密切相关。

名老中医焦树德老先生曾经最擅长的就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他的“补肾强督治偻“法已传承下来,并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方剂比较大,讲究辨证的同时大量的补益肝肾药物及虫类药物是这一法则的集中体现。由于方子大以及虫类药物,很多患者虽然疗效可以但是不能坚持,尤其是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如何充分利用中医药的优势来及时干预强直、避免致残是我们这代中医人的重要课题。

黄闰月医生主张:借鉴焦老注重补肾的理念,桑寄生、杜仲、狗脊、鹿角胶等应该是可以作为常规的中药用药,但是绝不能排斥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等这类新型药物的使用。强直的治疗,一定要及时有效的抗炎,否则一旦启动骨破坏进程,病情控制就非常困难了。毕竟强直大部分都发病于正值大好年华的青壮年男性,有效控制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一辈子的生活质量问题,更是很多家庭的希望和支柱所在。

强直的治疗就像打功夫,讲究的就是快准狠,但是你也不能一直如此,否则也会误伤。所以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物在控制病情后,都会减量,甚至停用中医药的最大优势就是益肾!肾主骨生髓,益肾壮骨可以帮助防治骨破坏,不过目前没有循证证据,只有我们做的痹祺胶囊的骨保护研究有一定的依据。冬至天寒,风湿实苦,但是春天还会远吗?——类风湿请强化骨保护

不过痹祺胶囊没有在强直性脊柱炎中做过研究,也不是补肾的中成药,而是补益气血的中药加上活血通络的地龙和抗炎的马钱子粉。

所以,每次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友来开方,黄闰月医生都是以益肾为主,但讲究的是有补有泻,而不是一味的补。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认为用六味地黄丸就可以了,错!

强直的肾虚一般以虚寒为主。我们团队曾经对门诊的强直病人做了统计,发现90%以上是肾虚督寒型,这个时候用六味地黄丸是不合适的,包括金匮肾气丸,都与强直的病机对不上。要知道,强直是肾虚太甚,风寒湿邪深入骨骱而成,必须要合理组方,方达病所。

同而不同,论痛风与强直性脊柱炎的肾虚之异同。

总结:痛风与强直都与肾虚密切相关,所以很多强直的病人也有痛风。强直的辨证要么肾虚督寒,要么肾虚湿热,而痛风的辨证较多,但总不离脾肾两虚的底子。黄闰月医生创制的提壶揭盖化浊膏是痛风和强直的病友都能用来调养和保健的,可以保护肾脏的同时,活血通络、健脾益气。但是痛风与强直的肾虚又是不同的,必须厘清,才能更准确的辨证治疗:

  1. 程度不同。强直是肾虚太甚,风寒湿邪深入骨骱而成,而痛风的肾虚主要体现在水道通调的功能上,即不能高效率的把体内湿浊排出。
  2. 兼夹证不同。强直一般从肾虚开始,长期使用中药或者西药,或者病程日久而有脾虚和肝郁的表现;痛风虽然也是肾虚为本,但发病的直接因素可能与脾虚最相关,比如长期肥甘厚味,脾虚湿滞、诱发和加重了肾的功能失调。
同而不同,论痛风与强直性脊柱炎的肾虚之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