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案例合集:你将对颈椎病有更深入的理解

文 / 脊柱科普
2018-12-21 02:06


在做一个决定之前,或者在听到自己患了什么疾病之时,大家或许都会想“别人是怎样的”。今天,小编从7月、8月、9月及10月入院的颈椎病病人中,抽出几位经历典型的病人的情况分享给大家。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人常诉说反复颈痛(酸痛、刺痛),手臂局部成片的麻木、痹痛感。这种疼痛感、这种麻木感、这种痹痛感,谁痛过谁知道。而他们的忍耐力,小编表示十分敬佩:

他们忍受了这么多年的疼痛、麻木


通过收集这些病人的病历信息,小编对病人的强大的忍耐力表示十万分的震惊。难以想象他们是怎么忍受这些年或是麻木、或是痹痛的症状。


2010年前的某一天,郑三爷突然发现左上肢麻木,以左手尺侧手臂(小指那一侧)及手指明显。但65岁的郑三爷这点麻木不是十分影响生活,能忍。这么将就着过了8年,在10天前(10月9日)竟然右手也开始麻了。这一次,73岁的郑三爷在家人的陪同下,经过熟人介绍,从潮州赶来广州,找到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脊柱外科的张忠民主任医师看诊。


▲ 郑三爷:左上肢麻木8年余,右上肢麻木10余天


另一位方大爷,3年前(2015年)出现双下肢麻木疼痛,以双大腿、小腿后侧明显,活动时麻木疼痛症状加重。还有双下肢乏力、酸痛感、足踩棉花感。

2年前(2016年)出现右上肢麻木感,以右手绕侧(拇指一侧)、拇指、示指、中指及环指明显,伴有右手精细活动受限。予以针灸、物理治疗等对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上述症状逐渐加重。2个月余前(约2018年5月),最长行走距离为100米时出现双下肢麻木疼痛感。



▲ 方大爷:脊髓型颈椎病



“反复颈痛”的你,要注意了


以下三位脊髓型颈椎病的病人,病程在2-3年间。他们则以颈痛和上肢麻木为主要症状,前来手术的。


▲ 黄姨妈:左上肢麻木8年余,右上肢麻木10余天


ps:这“直棍子”样的脖子,跟小编的一模一样~



▲ 卢四爷:颈痛并双上肢麻木3年余,加重1个月



▲ 胡二姨:颈痛并双上肢麻木2年余,加重2月余



不过不必惊慌,不是所有反复颈痛的病人都像上诉病人一样,需要手术。我们在门诊每天都遇到反复颈痛2、3年的年轻人因担心需要手术而十分焦虑。但其实,门诊上90%因单纯的颈痛前来就诊的病人,无需手术,甚至还不需要特别的治疗。这样的颈痛,多是因为我们的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有的变直,有的反屈),这,是与大家的工作、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疼痛多能忍,麻木、乏力怎么忍?


同样是颈椎病,有的患者以疼痛为主要困扰前来就诊,但有的患者则是因“麻木”前来就诊。像下面金二叔一样:



1年前(2017年)在无明显诱因下金二叔出现双上肢麻木,以双手掌、手指、左前臂、左臂明显,以左手绕侧手指(即拇指)麻木最为严重。曾于当地医院就诊,患者要求保守治疗,但是效果不佳。

这一年来病情逐渐发展。前来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就诊时,患者的双手已出现精细活动受限(即持物易坠落),左手较右手严重,伴有双肩外侧疼痛、左前臂发冷感。


▲ 金二叔:因“双上肢麻木1年余”前来就诊



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人不同,脊髓型颈椎病的病人多以四肢力量或功能方面的症状为主要困扰。比如说,下肢乏力、双腿发紧、抬步沉重,或者更严重的是足踩棉花感、走路打漂、容易绊倒、跛行(走一段路下肢乏力明显,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才能继续行走)、上肢则出持物跌落。也就是说,疼痛并不是困到患者的主要症状,麻木感、乏力感才是。


▲ 陈三舅:因”右上肢麻木并四肢乏力1月余“前来就诊



▲ 方二爷:因“右上肢麻木并四肢乏力1月余”前来就诊



▲ 谢大奶奶:因“四肢麻木乏力4个月余”前来就诊



▲ 陈小舅:因“颈部酸痛并四肢乏力2月余”前来就诊



最后,针灸推拿热敷牵引皆无效


接下来,这4则病例的病人都比较“折腾”:从开始的保守治疗(热敷、止痛治疗、牵引、脱水等)有效,逐渐发展到保守治疗无效后寻求传统医学的针灸、推拿治疗,效果不佳,最终熬不住了才“迫不得已”选择手术。

这其中来自茂名市48岁的李三姨(化名)最为典型。




这10多年来,李三姨的左颈、肩背部反复酸痛,休息、热敷甚至是止痛药治疗时可缓解。但是来院就诊前1个月,突然出现左上肢放射性疼痛,于是在2018年8月28日前往当地医院诊治。医生予以中药、针灸治疗,但无效。

10天后,再次予以颈椎牵引治疗,症状稍缓解,可是颈痛发作频繁。经过熟人介绍,特意从茂名来到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找到张忠民主任医师治疗。在2018年9月20日在门诊被主任以“神经根型颈椎病”收治入院。10月3日手术,术后疼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 李三姨:术前MRI与术后X光



和大部分病人一样,为了避免手术治疗,他们都“竭尽所能”。牵引、针灸、推拿治疗是常见的保守治疗方法,保守治疗的效果如何,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来做判断,在此按下不表。下面这位黄三叔经过“脱水治疗”,却是效果欠佳。


▲ 黄三叔:术前MRI与术后X光



廖四爷(化名)4年前第一次发病:右上肢刮骨样疼痛和乏力。而后的每一次发病,他都只接受牵引等保守治疗,长达4年。可保守治疗的效果逐渐减退。2018年8月23日前来就诊时,廖四爷的右上肢上臂已经出现肌肉萎缩。



▲ 廖四爷上臂肌肉萎缩


▲ 廖四爷:术前MRI与术后X光


11月26日,在张主任的门诊,廖四爷回来复诊。情况还不错,上肢刀割样的疼痛已经消失,照了CT内固定也长得很好,但是萎缩的手臂还没得到恢复,还需要接受康复治疗。


写到这里,大家发现了没有?

使病人来就诊的主要症状(主诉)都是类似的:多年反复的颈痛、四肢麻木疼痛、四肢乏力症状。但是病程长了后,多数的病人疼痛已经消失,随之而来的是麻木、乏力的症状。

达到手术指征的颈椎病,病程基本很长。颈椎病的治疗其实是梯度疗法。从出现初始症状开始,就应该积极进行保守治疗,注意日常生活习惯,减缓病情发展。而不是抱着“忍一忍就过去”这样的想法。


更加重要的是,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一样(⚠️下期预告: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下期文章主要内容),不要以为这是老年人的专属病种。曾经,这是多发于老年人,因为老年人在年轻的时候多重体力劳动加上椎体的退行性变。随着我们的生活习惯的改变(自愿的被网络绑架、越减负越繁重的学习等等),伏案动作越多越多,无疑是的投身颈椎病的怀抱,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同样有年轻化的趋势。


看着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暴涨的手术病人,看着满眼红血丝的我科医生,内心有点复杂。

我想,我们更有责任去科普如何防止颈椎病,如何选择对颈椎最好的运动,如何进行对颈椎最好的生活,如何避免和我们打交道。所以我们在社区医院、在学校、在工厂都开展了科普讲座。


好的,感谢大家耐心看完。本期内容到此结束,内容稍长,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对颈椎病及颈椎病手术的感性上、理性上进一步认知。最后奉上颈椎病最常见的两种分型: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的知识卡片。


知识卡片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人常诉说反复脖子痛(酸痛、刺痛),手臂局部成片的麻木、痹痛感。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本因就是突出物压迫神经根(无论是单侧的颈脊神经还是双侧),像皇帝与领土的关系一样,不同国家的皇帝所管辖的国土都是不一样的。不同节段的颈脊神经所管辖的手臂区域是不一样的。比如脖子下段、肩背部一片由第6、第7颈脊神经支配。手前臂内侧及大拇指一片是由第6颈脊神经支配。

需要注意的是,疼痛、麻木的症状有区域之分,但是成片存在,而不是特定点的疼痛或麻木。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则不同,它是一种隐形侵袭。其本因是突出物压迫颈脊髓。

脊髓是什么呢?脊髓就像是一条主干道,分出来的支路就是神经,支路上行走的是大脑传递出来的不同种类的信息。

当脊髓受到压迫,前期症状轻(因为主干道一般很宽阔,轻度的压迫症状不严重),一旦症状显现,通常比较严重。而且因为受压的是主干道,所以区域特征没有支路受压的明显。所以脊髓型颈椎病的病人多以四肢力量或功能方面的症状为主要困扰。比如说,下肢乏力、双腿发紧、抬步沉重,或者更严重的是足踩棉花感、走路打漂、容易绊倒、跛行(走一段路下肢乏力明显,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才能继续行走)、上肢则出持物跌落。

可预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