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生警告!宝宝口呼吸毁牙齿!毁智商!3种情况速去医院
宝宝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口呼吸!麦咭提醒家长们,千万不要小瞧口呼吸这件事!它不仅危害娃的颜值和智力,而且还有三大隐藏疾病,一定要重视起来!
不过如果情况严重,就可能要遵医嘱手术治疗了!
3. 体重超标如果宝宝体重超标,可能会使气道变窄,易塌陷,就会张嘴用力呼吸。而且越胖,发生的风险越高。这种情况下妈妈们要注意宝宝的营养搭配,不要过度喂养,必要时可以咨询医生控制宝宝体重。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以上这些情况导致的口呼吸,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对症治疗,治好相应的疾病,口呼吸自然就缓解了。当然导致娃口呼吸,还有另外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不良习惯导致的口呼吸。这种情况,需要家长及时干预和纠正,赶紧往下看!
孩子的成长过程十分关键,父母一定要时时刻刻关注孩子,保护孩子,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童年。
口呼吸带给娃的三大伤害!
不要觉得口呼吸是小事,等你了解它背后的原因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之后,你就会知道“出大事了”!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1. 毁娃颜值宝宝长期用嘴呼吸会影响面部发育,比如:嘴唇肥厚,下巴后缩,腭盖高拱,牙列拥挤,上前牙突形成龅牙。你看下面这个小朋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本来好看的宝贝,真的会越长越丑。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另外,用口呼吸的孩子为了获得更多氧气,还会无意识地往前伸脖子,时间长了,就会出现耸肩、驼背、脊柱弯曲等情况。不仅影响体态,还可能打击孩子的自信心。2. 毁娃智力口呼吸的同时,可能会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引起慢性缺氧。还会导致宝宝的睡眠质量下降。出现黑眼圈、夜磨牙,精神不振,反应迟钝,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等现象,甚至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3.毁娃口腔长期用嘴呼吸的孩子容易出现蛀牙、牙龈炎、牙周病、口腔溃疡等疾病,而且唾液的减少还会引起口臭。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既然危害如此大,那家长就赶紧自查,看看宝宝是不是口呼吸吧!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①雾镜测试法在孩子熟睡的情况下,找一面镜子,然后镜面朝上放在孩子鼻子下方,再用同样的方式把镜子放在孩子的嘴巴前方。观察对比镜子上的雾气,如果是鼻子呼出的雾气多,孩子就是正常用鼻呼吸;反之,如果是嘴巴呼出的多,那就是口呼吸。②闭唇测试法依然是趁孩子熟睡的时候,把孩子的嘴唇闭上,持续1-2分钟,看看孩子有没有因为呼吸不顺畅而挣扎。如果孩子出现挣扎现象,说明孩子可能有口呼吸的现象。如果孩子睡眠平稳,那说明孩子张口睡觉只是暂时性的,鼻腔通气没有异常。③纸片测试家长可以将卫生纸撕成长条,等孩子熟睡,分别贴近口唇外和鼻孔外,观察纸片的颤动,来判断孩子是否张口呼吸。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如果经过以上自测方法,判断孩子出现口呼吸症状,那么接下来就要搞清楚,孩子为什么会口呼吸?其实导致孩子口呼吸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孩子本身可能存在一些器官的实质性疾病.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偶然一次的感冒或不舒服造成习惯性短暂口呼吸。那么接下来,麦咭就教你分情况应对!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孩子口呼吸,3大隐藏疾病别忽视!
正如麦咭刚刚提到的,孩子本身存在一些器官的实质性疾病,最终可能会导致口呼吸。1. 鼻炎鼻窦炎鼻腔是气道的开端,宝宝因为感冒或鼻炎、鼻窦炎导致鼻黏膜充血呼吸不畅,从而引发孩子口呼吸,这很常见。当然鼻炎的类型不同,用药和疗程自然不同,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2. 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到了孩子3-6岁爱生病的年纪,腺样体和扁桃体会出现增生肥大。同时肿大的扁桃体、腺样体又会进一步堵塞气道,使鼻气道压力增加,就会再次提高口呼吸的发生率。家长要尽早带宝宝到医院检查。对于轻度的腺样体肥大,我们可遵医嘱采用药物治疗☟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不过如果情况严重,就可能要遵医嘱手术治疗了!
3. 体重超标如果宝宝体重超标,可能会使气道变窄,易塌陷,就会张嘴用力呼吸。而且越胖,发生的风险越高。这种情况下妈妈们要注意宝宝的营养搭配,不要过度喂养,必要时可以咨询医生控制宝宝体重。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以上这些情况导致的口呼吸,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对症治疗,治好相应的疾病,口呼吸自然就缓解了。当然导致娃口呼吸,还有另外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不良习惯导致的口呼吸。这种情况,需要家长及时干预和纠正,赶紧往下看!
3
4招帮宝宝纠正习惯性口呼吸!如果发现时,宝宝尚属年幼,那么只要在有效治疗原发疾病后,再及时矫正口呼吸,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得到补救。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① 矫正宝宝呼吸姿势,平时训练有意识的闭嘴。也要多多练习用鼻子呼吸,睡觉时尽可能侧卧,都可以改善口呼吸的习惯哦。
但是训练闭嘴这件事,不能硬来,比如有些妈妈给娃用“闭嘴神器”☟
其实,这种所谓的神器是有风险的,容易造成娃窒息,千万别乱买。④ 生活中还要注意让宝宝做到“5不要”,尽可能地矫正口呼吸: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宝宝年龄较小,对于这种坏习惯没有很好的认识和理解,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要耐心帮助孩子纠正,让孩子慢慢改变这种不良习惯。孩子的成长过程十分关键,父母一定要时时刻刻关注孩子,保护孩子,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童年。
★本文涉及的相关知识已由专家审核:
王冬辰,三甲医院儿内科主治医师,儿科硕士,从事儿科临床工作五年,专业方向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擅长儿童内科常见疾病及新生儿常见病的诊疗。(ID:kexueyuer2012),专业出版传媒机构专业团队打造的母婴知识平台,百名儿科医生及育儿专家入驻提供权威内容支持,您想知道的产后母婴护理、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疫苗接种、过敏防护、成长发育、宝宝疾病等,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转载请联系原账号授权。科大大小助手:kexueyuer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