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又犯了,是“上火”了吗?

文 / 健康的那些知识
2021-02-21 18:48

春节假期,各类美食轮番上场,火锅、烧烤、干果、炒货也比平日来得更猛烈些,门诊有不少患者提问:“医生,过节我的口腔溃疡又犯了,是不是上火了?”

究竟怎么回事儿

龙华医院中医外科邢捷副主任医师

为大家介绍口腔溃疡的病因与防治

口腔溃疡的病因

口腔溃疡是一种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溃疡性损伤病症,发作时常伴有疼痛。它的病因主要有局部创伤(包括物理性损伤、化学性损伤),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激素水平改变、口腔菌群失调、系统性疾病、免疫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药物因素、精神紧张等。临床多见复发性口腔溃疡,因其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发现,免疫因素在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中有着重要作用,目前临床诊治更加重视调整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免疫功能。

如何治疗口腔溃疡

对于口腔溃疡的治疗,目前主要以消除病因、调节免疫、对症治疗为主,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相结合,对于复发性口腔溃疡,多应配合全身治疗。

口腔溃疡常用的局部治疗方法有外用口腔溃疡贴片、膜剂、粉剂和含漱液等。口腔溃疡贴片含有青黛、冰片、维生素B2、维生素C、丁卡因等成分。膜剂含有的药物包括维生素、中草药(如草珊瑚、青黛)等。常用的粉剂有锡类散、青吹口散等,具有解毒化腐、清热止痛的作用。含漱液临床常用氯己定含漱液,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局部治疗的外用药物可以单用一种,也可以多种合用,比如先用含漱液清洁口腔粘膜,再用粉剂或口腔膜剂。

口腔溃疡属中医“口疮”“口糜”等范畴。《素问·气交变大论》指出“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者甚。”说明口疮发病与“火”关系密切。清代名医齐秉惠《齐氏医案·口疮》记载:“口疮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各经传遍所致,当分辨阴阳虚实寒热而治之。”可见,口疮起病不全是上火,与心、脾、肝、肾息息相关,治疗当明辨虚实。临床常见的证型有心火上炎证、心脾积热证、脾胃湿热证、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气血两虚证、脾肾阳虚证等。中医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辨证论治。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经久不愈、大而深的口腔溃疡,必要时须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预防口腔溃疡应注意日常生活的调摄。

◆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避免口腔黏膜损伤和局部刺激。

◆ 保持心情舒畅,自我减压,适时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 注意饮食营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补充微量元素锌和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品。

◆ 少食辛辣刺激、油炸、烧烤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同时也要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专 家 简 介

邢捷,龙华医院中医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第一批上海青年医师培养对象,上海中医药大学金牌教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蛇伤与蛇毒医学专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医外治与外用药物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中医周围血管病分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分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5项。擅长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甲状腺疾病、淋巴结肿大、周围血管病、丹毒、痛风等。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下午